彭水县三义乡:精准施策帮他化解了致贫风险
中国网10月9日讯 在彭水县三义乡弘升村5组的最高峰,海拔1200多米的大山深处,有一片黄灿灿的烟叶地。烈日当空,一位50岁左右的男子正在地里忙碌着,他将一片片烟叶撇下,打包成捆,再装上车,大汗淋漓地驾着三轮车急匆匆地往回赶……
他叫蔡胜佳,虽然面色黝黑,可脸上却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谁曾想,一年前的他,却整日愁眉不展。
经验缺乏,让他药材种植遭受挫折
年轻时的蔡胜佳靠在外务工养家糊口,不想发生意外脚受了伤,无法继续打工的他只有回到老家务农。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唯一的壮劳力,他仅靠种植农作物勉强度日,靠着勤劳的双手一直苦苦支撑着这个家。
重庆市发改委扶贫集团驻乡工作队入驻三义乡后,为调整产业结构带动农户增产增收,将中药材种植作为脱贫攻坚的四大产业之一,在全乡6个村分别布局了瓜蒌、黄精、玄参、贝母等中药材基地。弘升村积极响应工作队号召,以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贫困户为引领,带动农户种植中药材前胡。作为非贫困户的蔡胜佳十分积极,满腔热血的他流转了村里50亩地种植前胡。由于缺乏经验加上管理不到位,前胡根须成熟后长达20多厘米,但由于他在种植时没有对地进行“起垅掏沟”,导致采挖困难、劳动力投入强度加大。受脚伤困扰的他因缺少劳动力,只有雇人采挖。但由于天气严寒、劳动力组织有难度,其采挖进度滞后。虽然驻乡工作队组织乡村党员干部开展义务劳动帮助其采挖,但由于天气原因,大部份药材错过了采挖的最好时机。村集体和其他贫困农户发展的前胡产业获得了丰收,但蔡胜佳除去土地流转费、劳务费等,整体盘算下来却亏了近5万。
驻乡工作队员帮助蔡胜佳采挖前胡(赵是平 摄)
精准帮扶,让他避免了陷入贫困的风险
前胡种植受挫让本就收入不高的蔡胜佳家庭背负了沉重的经济压力。眼见这个家庭即将滑入贫困线下,驻乡工作队王祖勋会同弘升村干部多次到蔡胜佳家了解情况,一起研究采取相关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的同时,帮助蔡胜佳“量身订制”来年翻身方案。今年初,驻乡工作队争取到鲁渝合作专项资金在全乡发展中蜂养殖,考虑到蔡胜佳以前也有养殖中蜂的经验,来自市地震局的弘升村第一书记郑许东找到蔡胜佳,动员他参与中蜂养殖并担任5组村集体蜂场的管理员,每月有固定的劳务收入的同时,完成产量目标后还有利润分成。蔡胜佳没有犹豫,他信心满满地说,“去年种植前胡,怪自己没有经验也没听技术人员的指导,但中蜂养殖肯定没有问题,家中老父亲是养了十多年圆桶中蜂的老手了,自己也有一些经验,这次还有专业的蜂场和技术指导,一定行的。”于是,他在村集体养殖的中蜂产业入股了900元,自己也养殖了20多桶中蜂,尽心尽力地担任起了中蜂养殖管理员。这次,蔡胜佳的付出没有白费,在他的精心管护下,弘升村养殖的中蜂喜获丰收,他自己养殖的中蜂也已经开始割蜜。他说,担任中蜂养殖管理员,不仅增加了劳务收入,而且系统地学会了中蜂养殖技术。明年他还要在房子周围培育好蜜源植物,在搞村集体中蜂管护的同时,进一步扩大自家中蜂养殖规模,希望来年有更大的收获。
正在收割蜂蜜的蔡胜佳 (罗燕 摄)
烤烟是三义乡的主导产业之一,但种植烤烟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村委会考虑到蔡胜佳家里劳动力的问题,让蔡胜佳尝试着种一点烤烟。可蔡胜佳说,多种一点没关系,现在村里的道路通畅,产业路可以直接到地,我虽然脚有点不方便,但我还可以开三轮车,没有问题。今年烤烟长势良好,蔡胜佳种植的20亩烟又将增加一笔可喜的收入。
种植玉米本是三义乡农民的老本行,但大部分人种植玉米只是为了养猪、养鸡,没有变卖成钱。驻村工作队员王云走访时对蔡胜佳说,种植普通玉米没有太多经济价值,可以种植糯玉米卖出去赚钱。于是,蔡胜佳种植了5亩香甜糯玉米。今年8月,收获嫩玉米2000多斤。驻乡工作队徐杰科联系两江新区金山街道将玉米全部收购,解决了其销售问题,为蔡胜佳增加收入6000多元。
笔者跟随蔡胜佳回到家中,他一边整理烟叶,一边对笔者说道:“虽然去年种植前胡遇到了一些挫折,但是在驻乡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的帮助鼓励下,我今年尝试了多种增收渠道,种植烤烟、玉米、养殖中蜂等。现在压力也没有那么大了,教育医疗各方面都有保障,住上了好房子,开起了三轮车,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我要像村头的标语写的那样,党的政策就是好,我要努力往前跑。”
驻乡工作队常务副队长王祖勋告诉笔者,自发改委扶贫集团入驻三义乡以来,始终把防止返贫和脱贫攻坚摆在同样重要的位置,组织精准识别战队,加大全覆盖走访力度,将非持续稳定脱贫户和临界边缘户作为防贫范围重点,划定预警线,落实专人实行动态跟踪监测,建立完善帮扶机制,因人因户精准施策,防范和化解致贫风险,不让蔡胜佳这样的已脱贫农户再度跌入贫困的深渊。(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