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聚焦重庆

讲述国庆阅兵背后的故事 一次受阅一生荣光

发布时间: 2019-10-11 10:18:51 | 来源: 人民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荆晓强

武警重庆市总队3名受阅官兵载誉归来,讲述参加国庆阅兵背后的故事——

一次受阅 一生荣光

image.png

李勇(武警重庆市总队供图)

image.png

方芳 通讯员 王肸 摄

image.png

单丽媛 通讯员 王肸 摄

一次受阅,一生荣光。10月10日,参加今年国庆阅兵的武警重庆市总队李勇、方芳、单丽媛3名官兵,在武警重庆市总队举行受阅官兵宣讲报告会,分享他们参加阅兵的经历和感悟。

报告会前,记者见到了他们,听他们讲述参加阅兵背后的故事。

李勇:走了数不清的正步,瘦了20公斤

见到武警重庆市总队参谋部部队管理处副处长李勇时,他黝黑的脸庞上,两道白色的印记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这是我们独有的‘阅兵印’。”李勇骄傲地介绍道,在阅兵训练中,参训官兵要用帽带固定住大檐帽。时间一久,上到将军,下至基层指挥员,脸上都留下了这道醒目的“勋章”。

李勇所在的领导指挥方队十分特殊。首次亮相的领导指挥方队,队员从军委机关15个部门和各战区、军兵种机关、武警部队抽组而成,包括27名将军,平均年龄38岁,年龄最大的59岁。领导指挥方队创造了两个第一:人民军队阅兵史上第一个从领导指挥机构抽组的方队,第一个由将军组成第一排面的方队。为了这一神圣时刻,将军们与年轻队员一起苦练,展现了人民军队领导干部的时代风采。

特殊的方队,也有着和其他方队不同的训练难度。李勇说,在国庆当天受阅的所有方队中,只有领导指挥方队和文职人员方队的官兵佩戴的是手枪。与其他手持步枪的方队不同的是,这两个方队就多了一个训练科目——摆臂训练。“在行进时,我们的目光是斜着的,不会看到摆臂姿势是否整齐划一,因此在平时训练时就要多下很多功夫。”

“阅兵训练很辛苦,半年时间算不清走了多少公里的正步,只知道瘦了40斤。”说着,他从行李箱里拿出一副已被磨薄的鞋子铁掌,在脚后跟比划了一下。记者看到,这是一块巴掌大的铁片,李勇告诉记者,在训练时,由于鞋子磨损特别快,因此会在鞋子上钉这么一块巴掌大有一定厚度的铁片,增加其耐磨程度。“但哪怕是铁片,也磨损很严重,这已经是我参加阅兵训练以来使用的第4副铁掌了。”

方芳:训练场就是战场,战场不相信眼泪

“我做到了,我没有掉过一次队,没有自我放弃,没有怕苦怕累,我坚持到了最后一天,我证明了我是最棒的自己!”接受记者采访时,受阅女兵方队队员、武警重庆市总队参谋部通信大队固定通信中队女兵班长方芳非常开心。

回首几个月的阅兵集训,她感慨道:“训练场就是战场,战场不相信眼泪!”

150多个日日夜夜是方芳这辈子都不能忘记的经历。“由于我们武警比其他三军的战友晚加入两个月,底子相对比较薄弱,进度比其他军种的战友慢了一大截,所以就更要奋起直追。”方芳拿出自己训练时磨破的裤子给记者看。“夏日炎炎,直面太阳,双眼变得通红,还要咬牙继续。”

“正步要求出腿带风,砸地成坑,步幅必须是75厘米,出腿高度是30厘米,踩乐时必须跟上乐点。”方芳说,为了练出这样一条“钢筋铁腿”,她们每天绑着3公斤的沙袋练习原地踢腿。日子一长,前脚掌被砸肿了,砸出了一个又一个茧,每三天就要用刀片修剪一次,不然会疼痛得走不了路。脚腕砸错筋,肿到不敢落地,稍加治疗后又忍着疼痛继续训练……就在这一修一忍中,我慢慢修炼了一条铁腿。方芳告诉记者,想要做到“英武靓丽,忠勇无敌”,达到最优异成果和最完美效果,平时就必须精益求精,做到“零误差”。

“一次受阅、一生荣光,一人受阅、全家光荣。能代表武警重庆市总队参加阅兵仪式,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一份力量,让我感到无比骄傲、无比自豪。”方芳由衷感慨。

单丽媛:训练就是不断挑战自己的过程

受阅女兵方队队员、武警重庆市总队参谋部通信大队固定通信中队女兵单丽媛说,训练没有什么捷径,要想达到目标,就是一个不断挑战自己的过程。她说,为练就最高军姿标准,她和自己较上了劲,每晚额外加练40分钟,摆臂、踢腿各500次,再辅以各种力量练习。因训练刻苦,她的双脚持续肿胀20多天,脚面肿得像馒头,差点连鞋都穿不上。

7月的北京骄阳似火,在挂枪训练中,枪背带上的铁片正好卡在她的左肩膀上面,铁片吸热变烫,透过衣服把她皮肤烫伤。她说,那段时间,只要一挂枪,肩膀就疼得受不了,磨得皮肤通红。

“在训练时的每一步都要忍受衣服与伤口的摩擦之痛,不过每次疼痛来袭,我都告诉自己,要以最好的姿态正步走过天安门。”单丽媛说,在经历了无数次身体的极限挑战,克服了无数次疼痛的反复折磨,手脚肿了又消,茧子层层加厚的她最终战胜了自己。

“究竟行不行,看你拼不拼!”这是单丽媛最喜欢的一句话。刚开始,她最大的问题就是翘脚尖,为了克服这个毛病,她睡觉时压着脚尖睡,半夜经常被脚抽搐疼醒,到了休息时间就利用矫正器材跟自己大脚尖叫板,最终以最饱满的姿态亮相天安门。本报记者 周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