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关于赴渝谈判问题致蒋介石的电报》。1945年8月24日,毛泽东在接到蒋介石第三次电报后回电,表示即赴重庆商讨和平建国大计。
这是关于重庆谈判的档案。还在抗战胜利前夕,1945年8月13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就明确指出:一方面要尽力争取和平民主,使内战限制在局部的范围,或者推迟全面内战爆发的时间;另一方面,也要不怕威胁,准备以爱国的正义的革命的战争,打败一切中外反动派。在国民党方面,蒋介石虽然早就下决心在抗战结束后,通过内战消灭共产党,但他的主力军队都在大后方,部署兵力还需要时间,加上国际上也要求中国在战后保持和平。因而他主动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他料定毛泽东不会去,这样他就可以给共产党安上拒绝谈判、蓄意内战的罪名,把战争的责任推在共产党身上,使他自己在政治上处于有利地位。
蒋介石于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三次致电毛泽东,邀请毛泽东速到重庆进行和平谈判。同时,苏联也要求毛泽东赴重庆谈判。8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会上讲话,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的新口号,认为和平是能争取的,蒋介石有可能采取暂时的和平,将来等待机会消灭我们。这次谈判应该去,不能拖。会议决定先派周恩来去重庆,随后毛泽东再去。8月24日,毛泽东复电蒋介石表明准备随即赴渝。这份档案就是毛泽东亲自起草的复电全文。
为了最大限度地争取国内和平避免内战,让广大人民和各界人士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和平诚意,揭穿国民党的阴谋。8月28日上午11时,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在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和国民党政府代表张治中的陪同下,乘飞机抵达重庆。当时党内外都有人担心毛泽东到重庆后遭到蒋介石的暗算。8月26日,毛泽东在政治局会议上说:我去,可以取得全部主动权。要充分估计蒋介石逼我城下之盟的可能,但签字之手在我。如果我们做出一些让步还不行,那么,城下就不盟,准备坐班房。如果是软禁,那倒不怕,正是要在那里办点事。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以大无畏的勇气,用亲赴重庆这一行动,向国内外宣告:中国共产党是真诚地谋求和平的。
毛泽东等到达重庆,受到各阶层民众的热烈欢迎,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毛泽东在机场向记者发表书面谈话:“现在抗日战争已经胜利结束,中国即将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当前时机极为重要。目前最迫切者,为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
重庆谈判从8月29日开始,到10月10日结束。在此期间,毛泽东直接同蒋介石就国共两党关系的重大问题进行多次商谈。有关国内和平问题的具体谈判,是在中共代表周恩来、王若飞和国民党政府代表王世杰、张群、张治中、邵力子之间进行的。在谈判中,为了争取全国人民所需要的和平民主,中国共产党在谈判中作出了很大牺牲和让步,以推动谈判取得进展。特别是在解放区的人民军队和人民政权这两个最为重要的问题上,共产党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让步。但是,国民党方面按照蒋介石确定的方针,在所谓“政令军令统一”的借口下,执意要共产党“交出解放区”、“交出军队”、“放弃地盘”。
周恩来、王若飞根据事实给予有力驳斥,指出解放区和人民抗日武装力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同日本侵略者长期浴血奋战的成果,完全是属于人民和保护人民的。由于国民党方面不作任何让步,谈判在这一方面没有达成共识。
在谈判期间,中共代表团广泛地进行了争取各方面和平民主力量的工作。毛泽东会见了国民党左派人士宋庆龄、冯玉祥、谭平山、柳亚子、张伯苓;民主人士张澜、沈钧儒、罗隆基、章伯钧、黄炎培;社会知名人士郭沫若、章士钊、马寅初;以及国民党军政要员孙科、于右任、陈诚、白崇禧等。还会见了苏、美、英、法等国的驻华使节,反复说明中国共产党的基本主张。周恩来也多次举行有各民主党派和国际人士参加的座谈会,与各界代表交流对谈判的意见。
经过43天的艰苦谈判,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在重庆桂园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并公开发表。
在会谈纪要中,国民党政府接受中共提出的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双方协议“必须共同努力,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双方还确定召开各党派代表及无党派人士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共商和平建国大计。这是重庆谈判最重要的两项成果。
重庆谈判的举行和《双十协定》的签订,表明国民党方面承认了中共的地位,承认了各党派的会议,使中国共产党关于和平建设新中国的政治主张被全国人民所了解,从而推动了全国和平民主运动的发展。尽管《双十协定》公布后不久,即被蒋介石公开撕毁,发动了大规模内战,但是,重庆谈判还是推迟了内战的爆发,为中国争取了暂时的和平;同时向国内外广泛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扩大了党的政治影响,为后来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进一步赢得了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