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生态环何

江津:山水田园吸引游客寻找乡愁

发布时间: 2019-10-15 16:17:33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荆晓强

满目青山郁郁葱葱,河流小溪清澈见底,柏油道路干净整洁,农家院落规整有序,山水田林路宅融为一体……走进江津区蔡家镇的乡土田园,一幅独特的乡村美景图精致呈现。

建设好项目

把游客“吸进来”

节假日的早晨,猫山上空气清新、视野开阔。一条条新修好的步道纵横交错,一棵棵红枫树、樱花树随着微风轻摆,游客或驻足欣赏美景,或拍照留念。

“猫山是蔡家的青山,正在全力打造樱博园。”蔡家镇党委书记刁福久介绍,樱博园由福建企业家和本土企业家联合打造,项目分3期建设,计划投资3亿元,在猫山栽种樱花10万株,建5000亩茶绿樱红观景区、1000亩红枫观赏区、400亩极致梅花园、400亩三角梅园等,将茶文化、花文化、禅文化相融合,打造中国第一樱花园。

同时,樱博园还种植了牡丹、蓝莓、杜鹃等,力争形成四季有花开、天天有美景的“茶绿樱红”新景观。目前,景区道路建设、整地造型等基本完成,40余种5000株樱花已栽种完毕,正积极为摩天轮、小火车等游乐设施选址。

清溪沟是蔡家的绿水。总投资10亿元的清溪沟国家农业生态艺术公园项目选址清溪沟村,建设以现代农业生态艺术为主题,现代采摘农业、观光旅游、生态艺术、农耕文化及休闲体验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旅游综合体项目,让农耕文化贯穿其中,吸引市民前去寻找乡愁。

依托猫山、清溪沟,蔡家镇积极推进全域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盘活叶家坝梯田、笋溪河等旅游资源,推出山水田园、休闲养生等多主题、多类型的特色乡村旅游模式。

编织“珍珠链”

把财气聚拢来

国庆期间,来自重庆主城的市民张鹏,在游览完猫山和清溪沟后,回程时顺道去新开村梁杰家庭农场,采摘了一堆瓜果蔬菜,然后又拐进石佛村四社干坝子清水鱼塘,钓了一大桶清水鱼。“每次来蔡家耍,都要把尾箱装满后再回家。”张鹏感叹。

张鹏的自驾路线,正是蔡家镇编织的特色产业“珍珠链”。近年来,蔡家镇利用地理地貌多样、气候类型丰富的自然环境优势,发展清水养鱼、富硒水果采摘等乡村旅游特色产业点,形成了文昌村、石佛村清水养鱼,新开村耙耙柑、富硒西瓜,龙穴村桃子、柑橘,茅湾村手工禅茶等一个个差异化“珍珠点”,进而串成线、连成片,编织成“珍珠链”,让游客慢下来、停下来、一来再来。

这条日趋成熟的“珍珠链”,也吸引了一大批农民工返乡,开启了山里人返乡创业潮。

农民工返乡创业,缺资金、缺技术、缺场地,怎么办?蔡家镇把“健全创业服务体系、 完善创业政策体系”作为服务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重要抓手,一方面鼓励返乡农民工利用闲置土地、厂房等进行创业,一方面健全财政激励机制,积极帮助返乡创业农民担保创业贷款、申请小微企业补偿奖励等,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创造条件。

优质的农业资源优势和丰厚的政策扶持,让返乡创业农民工尝到了甜头。他们陆续开起农家乐、办起养殖场、种上富硒粮食和特色水果,借力旅游业蓬勃发展,使特色农业产业“珍珠链”愈发完整、饱满,成为蔡家美丽乡村的建设者。

推出“吃新节”

让村民富起来

走在茅湾村的田埂上,稻子早已收割完毕,劳作的村民热情地招呼:“来‘吃新’哟!”

“吃新”,是蔡家镇打造的乡村旅游品牌活动,游客在体验“吃新品鲜、感恩惜福”的同时,还可感受田园山水满满的乡愁,带走新米、新黄豆、干豇豆等农家土特产。

茅湾村返乡农民工刘成洋,是“吃新节”的受益者。自2017年推出首届“吃新节”以来,夫妻俩在黄金周和每个周末都是“连轴转”,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一个‘吃新节’,带动了多个乡村产业发展。”刁福久说,首先要做好“食材培植”,还要挖掘“吃的文化”,发现和培育“乡村厨工”,优化“吃的环境”,让游客吃得放心、吃出文化,吃出乡愁。

吃得放心,让蔡家镇涌现出一批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从品种选择到生产过程从严把关,生产出丰富的富硒、绿色、生态农产品。吃出文化,着力挖掘培养乡村餐饮文化,把“吃新节”等节庆活动做亮做响,让大家吃得新鲜、吃得有品位。吃出乡愁,培养出一批乡村厨工,让大家吃出“祖母的味道”。

如今,蔡家镇又依托“吃在蔡家”农旅品牌,积极培育起蔡家“土货联盟”品牌,实现销量、口碑双赢。“吃新节”近2个月的时间里,全镇42户农家乐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增收达300万元。(龙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