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重庆颜值更高 院士专家带来金点子
十月十七日,江北嘴重庆国际时尚发布中心,山水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现场。本组图片均由记者崔力摄
重庆正加快建设“山水之城·美丽之地”,提升城市品质,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10月17日至18日,以“山水城市滨水公共空间品质提升”为主题的山水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在渝举行。
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周绪红,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邓文中,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俞孔坚等多位院士、专家发表主旨演讲和致辞,还有来自海内外相关专业高校、院所、科研单位以及国内相关部门、投资平台的负责人等近700人参会。
正在建设“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重庆,如何让城市变得更靓?论坛上,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从规划、设计、建筑、景观、环境到城市运营等多角度带来前瞻性、针对性的“金点子”,助推重庆颜值更高气质更佳。
山水城市建设,引领城市建设的新方向
重庆又该怎样高品质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
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主任乔明佳表示,把山水城市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打造山、水、城相依的独特城市风貌,不仅是传统山水自然观和“天人合一”哲学观在城市发展中的体现,更是落实“生态兴则文明兴”的生态文明思想和“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城市发展理念的鲜活实践。
日本PCKK国际业务部部长汤浅岳史介绍,日本注重保护环境、节省能源,积极建设智慧城市。
“要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绿色建造技术。”中国工程院院士、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重庆大学原校长周绪红呼吁,可在建设领域广泛应用钢结构。
以滨水地区建设为重点,带动城市更新
山水城市建设,滨江地带是重头戏。住房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宋春华认为,滨水地区要做好总体把控,调动员社会资金参与其中。
华东建筑设计总院院长张俊杰表示,未来滨水高密度核心区的发展必须注重土地集约开发,同时通过垂直分层、整合多元的混合功能业态,充分打造立体的多基面地下、地面、地上的公共活动空间,他强调,城市的可持续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城市更新的需要。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俞孔坚认为,重庆不妨采用“森林桥”的方式建设滨江地带,在桥上种树,将桥与公园结合,打造连通的城市、富有活力的城市。
立体城市建设,少不了桥梁这道风景
重庆作为一个极具立体感的城市,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曹嘉明表示,重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在立体化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的今天,建设立体城市,将使重庆这座山水城市品质提升更有魅力。
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邓文中表示,要在业主经济允许的范围内,设计出最美的桥梁。他们在设计嘉悦大桥时,就把桥塔尽量减矮,与周边环境协调。鉴于重庆夏天很热,设计者还贴心地把人行道放在桥下面,让行人可以在桥上欣赏嘉陵江的景色。
重庆城投集团董事长李明透露,未来的新建大桥上,不仅在桥面,甚至有可能在桥塔上设观光平台。比如朝天门大桥的拱桥,不仅可以作为检修通道,也可以作为游客的观光处,在游客身体允许的条件下登上去,领略山水城市独有的魅力,这一设想正在论证中。
专家观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周绪红:
以绿色化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
劳动力成本上升、能源资源不足的矛盾突出、城市化进程加快……面临诸多挑战,中国建筑业的出路在哪里?我认为,应对建筑业发展的瓶颈,中国必须走新型建筑工业化之路,绿色化有助于中国建筑业转型升级。
绿色化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它包括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人与建筑、自然和谐共处,涉及节能环保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等。建筑要实现绿色化,就要实现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三者之间的深度融合。
工业化是实现绿色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加快建设速度,降低工程成本;信息化是在工业化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系统集成和信息安全等技术,提高建筑业技术、生产、管理和服务水平;智能化在前两者的基础上,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智能化的建筑设计、生产、施工等作业。
目前,我国在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方面有很多案例。大家熟知的BIM(即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就是建筑业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
中科大厦是重庆的一个装配式建筑科技示范项目,全程采用BIM模式。该项目通过工业化手段除粉尘降噪音,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建设效率,装配率达82.68%,实现了高效建设、节能环保的绿色目标。
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邓文中:
造桥要自然、简洁、原创、协调
重庆是山水之城、桥梁之都,如何将桥梁建得更加美丽?我认为,桥梁是城市的一部分,桥的造型应与城市的造型协调。
一座桥如果要造得美,一定要自然、简洁、原创、协调。所谓自然,就是桥的结构形式要自然,让大家看了认同;简洁就是负担小;原创就是“自己的作品”,根据桥的要求和环境,设计最适当的方案;协调则是指桥形与周边环境的配合。
重庆山水交织,环境优美,像诗一般细腻,对桥梁美观的要求很高。景色优美的地方,大桥的结构就应该尽量窈窕。菜园坝大桥的结构是一个拱和两个Y构的结合,看起来非常简洁。这座桥梁选择了通透的桁架作为主梁,看起来比较轻盈;边跨不用竖杆,看起来清爽。在设计桥梁的时候,设计者还考虑每一个看桥的角度,考虑乘客和行人的感受,考虑太阳的角度。因此,菜园坝大桥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都很出彩。
同时要注意到,水位落差是重庆城市桥梁建设必须考虑的一个重点。一般拱桥设计是把拱肋直接锚在地面,但菜园坝大桥附近的长江水位落差达到38米,在设计菜园坝大桥时,就把拱肋抬高,放在两个墩上,使得高水位时这座桥梁拱肋仍处于水的上面。这种做法的另一个好处是,下面采用混凝土更能抵御江水的侵蚀。经过精心设计,菜园坝大桥达到了安全、实用、经济、美观的效果。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俞孔坚:
让江岸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
山水城市如何亲水近水、与水为友?我认为,几乎所有的水问题都能在重庆找到,重庆可谓一个解决水问题的经典案例。
中国人很早就懂得了与水和谐共生的智慧,都江堰就是人与水和谐共生的典范。但工业文明给人们带来抽水马桶、自来水等许多福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与水有关的烦恼,包括洪涝、地下水位下降、环境问题等。
重庆“两江四岸”遇到的水问题是综合问题,包括有的地段出现了走不通、活力缺乏、游憩缺乏、城市景观界面少等问题。此外,“两江四岸”还存在生态修复及洪水、消落带治理等诸多问题和挑战。重庆在治理提升“两江四岸”的过程中,不妨采取“纵向缝合”和“横向缝合”的方式,也就是修建生态设施,把人与水的关系连接好;并实施工业遗产激活计划、工业设施改造以及生态系统建设工程,让“两江四岸”成为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如何用生态文明的理念解决水问题?我认为,当代水问题是综合发生的,要贯彻生态文明理念,必须还河流以完整的意义。我建议,强化交通、航运、防卫等功能,通过建设生态廊道、遗产廊道、休闲廊道、城市景观界面等方式,提升城市滨水设计品质。要以生态与遗产为底,文化为魂,营造富有诗情画意的生活界面,最终回到自然、回到水边。
重庆城投集团董事长李明:
主城8座桥梁有望安装垂直升降梯
桥梁能连接山水,山水城市不仅有山有水,还要注重桥梁美。我认为,桥梁的美有两个层次,除了桥梁结构的美,夜景照明系统也是桥梁之美的重要部分。
据了解,重庆正在实施“灯明景靓”工程,优化主城大桥景观照明效果,提升朝天门大桥、千厮门大桥、东水门大桥等桥梁的照明品质。目前,城投集团已上报了关于朝天门大桥等7座大桥的灯光品质提升项目。“灯明景靓”工程完成后,夜幕中重庆桥梁的色彩感、层次感将大幅提升。未来,重庆的每座桥梁都是一个打卡点。到时候,大家可以坐岸观山,依山望水,凭水踏桥,更好地领略重庆山水城市的魅力。
重庆正加装跨江大桥与滨江路的垂直升降梯,目前正在开展工作的共有8座大桥。比如东水门大桥,在渝中区一侧设置1部直梯和1部扶梯,在南岸区一侧设置1部直梯;朝天门大桥,在长江两侧各设置2部直梯;此外,千厮门大桥、菜园坝大桥、黄花园大桥、鹅公岩轨道专用桥、牛角沱嘉陵江大桥、石板坡大桥等6座大桥正开展方案设计工作,预计2020年6月完成前期工作,力争明年内开工。
重庆有丰富的水资源,但消落带高差很大也带来不少问题,给建筑设计带来了困难。可以通过江岸生态共建,留足河道空间,提高滞洪能力,将水利工程、城市建设、景观工程等有机融合。(记者 廖雪梅 崔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