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走遍主城区56个湖库找污染病因
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处处长刘明君(右二)调研长寿桃花河治理情况。(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2018年全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3.5%,乡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2%,长江干流重庆段总体水质为优,三峡水库成库后水环境保持稳定。截至今年9月,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总体为优,42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2.9%。
全市水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离不开许多坚守在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前沿阵地的环保工作者。
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处处长刘明君就是其中的一员。她常说:“水环境保护、水污染防治工作千头万绪、点多面广,涉及的部门、区县、企业难以计数。我像刺猬,浑身是‘刺’,为的是挑出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督办、督促,促进全市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浑身是“刺”
只为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说明存在的问题逐一得到了解决,也是我这只浑身是‘刺’,到处挑刺、找问题的‘刺猬’最大的欣慰。”1993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刘明君,自2009年来一直致力于水环境保护、水污染防治。
主城区次级河流综合整治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刘明君牵头梳理各条次级河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不挑刺,工作就无法推进,河流治理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刘明君介绍,以流经九龙坡、沙坪坝、北碚三个区,全长88公里的梁滩河为例,这条河既有“散乱污”企业的工业污染、也有城镇居民的生活污水污染、还有长年累积的畜禽养殖污染,河水臭不可闻。“梁滩河的治理,需要流域内的三个区协调联动、统筹治理,还涉及农业、市政等多个部门,涉及的企业更是难以计数,只要有一个环节的工作没有按时推进,河流治理就无从谈起。”
为此,刘明君每个月要到梁滩河流域调研多次,还奔波于各个区县、部门和企业之间,督办督查工作开展情况,“确实像个刺猬,到处扎、到处挑刺”。
如今,虽然梁滩河的水环境质量还不尽如人意,但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水质也提升至Ⅴ类,部分河段达到Ⅳ类。
直击要害
为主城区56个湖库找病因
刘明君像“刺猬”,并不仅仅是因为她对水污染防治工作中所涉及部门、区县的督查、督办,还在于她有着过硬的专业能力,如同“刺猬”身上的一根根刺,总是能直击要害,找准病因并对症下药。
重庆启动主城区56个湖库整治工作时,许多湖库都受到不同程度污染,部分湖库水质黑臭、发绿,周边环境脏、乱、差,群众反映强烈。
“这些被污染的湖库大多在居民区周边,对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为了找出湖库污染的原因,刘明君走遍了56个湖库,发现截污不彻底、雨污分流不彻底等原因是造成湖库污染的主要原因,再加上沉积在湖内的污染底泥形成二次污染,造成湖库水生态系统被破坏。
“比如彩云湖,上游截污不彻底、雨污未分流,又缺少补水源,造成大量生活污水直排入湖,湖水发黑发臭。”为此,刘明君邀请了北大、中国环科院的专家学者和九龙坡区有关部门一起研究制订方案,提出了建设初期雨水收集池及提标扩容彩云湖原有污水处理厂的方案。
“提标扩容后,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为1.7万立方米。这些处理后的污水全都用于彩云湖的补水,增强湖库自净能力。”刘明君介绍,雨季时,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初期雨水收集池收集的雨水补给彩云湖。“平时,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彩云湖周边的生活污水。雨季时,有一部分生活污水就经管道分流给鸡冠石污水处理厂处理,腾出处理能力用于处理初期雨水。”
同时,加快彩云湖周边缺失污水管网建设,解决污水截流和雨污混流问题,并对彩云湖底泥进行适当清淤,结合生态湿地打造,让湖库生态系统逐步恢复。
如今,彩云湖已由原来的臭水凼,成了周边居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不仅仅是彩云湖,主城区的许多湖库,如碧津公园、宝圣湖、沙坪公园湖等诸多湖库,都在刘明君和同事们的对症下药后旧貌换新颜。
“水污染防治,三分治七分管,只有加强运行管理,建立长效机制,才能让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此,刘明君又用一身的“刺”,督查、督办各个运营单位,确保市民身边的湖库常年一汪清水。
勇于突破
用技术创新保障水环境安全
“‘刺猬’就要用好这一身的刺,寻找水污染防治工作中机制体制、技术手段的创新与突破。”从事水污染防治工作以来,刘明君带领着水生态环境处的同事们不断攻克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提升水污染防治的效率与质量。
龙溪河,这条全长221公里,流经梁平、垫江、长寿的长江北岸一级支流,河水曾经被严重污染。2018年12月,重庆市统筹规划精准治理龙溪河流域水环境,作为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中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通报。
从曾经河水发黑发臭到如今基本实现Ⅲ类水质,龙溪河的变化离不开刘明君与同事们的辛勤工作。
“龙溪河流经三个区县,如何让上下游区县协调联动?”刘明君介绍,为了明确上下游责任,推进龙溪河治理,重庆率先在龙溪河流域实施了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并定期召开相关区县和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共同商讨、解决龙溪河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龙溪河治理中所需资金,刘明君与同事们又努力争取,将龙溪河治理项目纳入国家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的16条流域之一。
10月8日,记者来到市生态环境局采访刘明君时,她正与同事们进行水环境大数据综合应用系统测试。
“这个系统可以实现宏观和微观的管理功能,从污染源分布、监测数据分析评估、管理措施落实跟踪,形成以问题为导向的管理手段。”刘明君介绍,系统用数据说话,汇集了400多个地表水监测断面数据,通过对水质超标分析、同环比分析、临界超标预报、风险预测预警、水质排名分析,自动生成问题清单,将原来一周的人工分析时间缩短为1天,保证数据分析质量,极大提升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在刘明君看来,“无论是水环境大数据综合应用系统,还是使用无人机对重点流域和区域进行空中巡查,或者是在重点断面和污染区域装视频监控,技术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护长江母亲河、保障三峡库区的水环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