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贫困孩子读书,他们坚守在大山深处
三尺讲台,四季耕耘。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在忠县黄金镇有这样一群老师,他们凭着执著和信念,坚守在大山深处,为山区贫困孩子撑起一片蓝天……
初冬时节,记者一行驱车约20公里,一路盘旋颠簸来到坐落在大山之中的黄金镇绍溪小学,去感受老师们的辛勤耕耘,分享孩子们的快乐成长。
【从辉煌跌入困境】
绍溪小学始建于1962年。撤乡并镇之前,它是原㽏井区绍溪乡的一所完全小学,鼎盛时期有学生1200多名,并开设有初中班。近60年来,从绍溪小学走出去的大学生有近100人,其中还有考入清华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重点大学的学生,可谓是桃李满天下。
进入21世纪之后,曾经的绍溪乡不复存在,已被几个村所取代。特别是后来大多数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他们或把孩子带到外地上学,或把孩子送到集镇和县城的学校上学,导致绍溪小学的生源不断下滑。目前,绍溪小学仅有学生29名,共有三四五六年级4个班,另外还有一个5名孩子的幼儿班。
【坚守大山播种希望】
记者进入校园看到,这里绿树成荫、花香鸟语,既空旷又安静,其优美环境超乎记者的想像。
校长办公室一幅“以德立人”的书法作品十分醒目,这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正好诠释了校长任利军和学校全体教师的人生准则。
四十出头的任利军个头儿不高,头发稀少花白,语言真诚朴实,他在这里扎根了25年。
是什么动力让他坚守了25年?面对记者的提问,任利军质朴地说:“我的母亲就是绍溪人,我对这里充满了感情。留在这里的孩子都是贫困儿童,他们想读书,需要关爱,我不会放弃每一个孩子,为他们坚守而传道授业是一名老师的义不容辞的职责。”
同样让人肃然起敬的还有一位老师,他叫喻甫轩,从1991年到绍溪小学后,已坚守了28年。他动情地对记者说:“28年来,我教过的学生有的成为律师,有的成为专家,有的成为学者……看到一个个有出息的学生,我为近30年的坚守感到自豪和骄傲。”
女教师卢艳2001年从体师毕业后,就一直在这里当老师。她教的4年级虽然只有几名学生,但她做到兢兢业业上好每一堂课,学生成绩十分优秀。
……
“哪怕还只有一个孩子,我们也要坚守在这里!”这是绍溪小学20名教师的共同心声。他们知行合一,不忘教育初心,牢记教师使命,辛勤耕耘在大山深处,为培育学生全面发展、让山区孩子学会认知,挥洒自己的智慧和汗水。
【用情呵护山区孩子】
绍溪小学地处大山,以前汽车都难以前往,几年前才有了水泥公路。
这里条件艰苦,学生越来越少,一些老师也曾彷徨过、动摇过,想到交通便捷、离县城近点的学校工作。然而每当想起朝夕相处的孩子和那如饥似渴的几十双眼睛,他们便放弃了这些想法。
目前就读于绍溪小学的29名学生,主要来自于绍溪、大山、骑龙等几个村,他们都是贫困儿童。
“与城里孩子相比,山区孩子缺乏自信,缺少父母关爱。”任利军说,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既要做一名称职合格的老师,更要担起“临时父母”的责任,给予他们知识的灌输、生活的陪伴、心理的关爱,让他们学得好、吃得好、成长得好。
今年2月,一位从外地转到绍溪小学读书的孩子,或许是舍不得离开父母,整天郁郁寡欢,既不与同学打堆,也不与老师亲近,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任利军观察发现后,他好几天日夜陪伴他,与他聊天沟通,与他做朋友。后来有几天外出学习,他每天都与孩子通电话,最后终于打开了孩子的心结。
还有一个孩子以前犯了错,从不自我反省,总是把责任推卸给别人,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任利军得知后多次与他交心谈心,教育他要与同学和睦共处、互帮互助,做一名心理阳光的孩子。
最近这个孩子又与同学发生了摩擦,他自我反省后,第一次把认错信交到任利军手中。“孩子犯错是难免的,关键是要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能主动与老师交流,然后再加以改正,这是我们老师希望看到的结果。”谈到这个孩子的转变过程,任利军如是说。
采访中任利军告诉记者,作为一名老师,对于山区孩子的教育,不只是简单地知识灌输,重要的是教育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引导他们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最好的自己,让他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目前绍溪小学的29名孩子,个个都乖巧听话、勤于学习、热爱劳动、以礼待人、互相关爱。
为尽快缩小与城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差距,目前,绍溪小学正在探索智能化教育教学模式,他们将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平台,让山区孩子了解外面精彩的世界、融入现代信息化时代。( 余鸿 熊康琼 彭群英 张耀升 聂治彬 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