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科教文卫

重庆巴蜀小学“学科+”成果推广之“1+1+N”文化互助走进赫章

发布时间: 2019-11-15 17:13:26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吴一凡

中国网11月15日讯   近日,为充分发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教育实践与研究成果的展示交流和跨区域协同发展,重庆巴蜀小学教育集团以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获得者的身份,来到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开展了“学科+”成果推广应用之“1+1+N”文化互助活动。

image.png

活动开幕式

活动中,重庆市巴蜀小学教育集团对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教改成果《基于学科育人功能的课程综合化实施与评价》(简称“学科+”成果)进行了专题展示与推广分享。为了让大家深切感受到“学科内融合”如何落根课堂,重庆市巴蜀小学教育集团的优秀青年教师龙凤执教《带刺的朋友》一课,在学科内融合“化”“联”“跨”“展”策略的指引下,她运用“朋友档案”的作业单,将其融入课堂的书写作业中,并利用巧妙的板书设计,通过引导学生读课文、勾句子、圈词语的方法,抓住文章重点词汇,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并体会文章生动的语言描写。多元的教学方式、精彩的师生互动让来宾们纷纷点赞叫好。

image.png

重庆巴蜀小学龙凤老师执教《带刺的朋友》

课后,重庆巴蜀小学课程部部长、执行校长丁小彦进行了评课。她充分肯定了龙凤老师的学科目标定位准备,体现出了三年级语文教学年段特点。她表示,此次的课例教学活动开展有实效,并巧妙设计识字学词环节,运用工具单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她提出,龙凤老师采用听、勾、读、圈、填、摆、讲等方法,让学生充满兴趣、主动学习,在欢声笑语中孩子们把刺猬偷枣过程充满童趣地复述出来。小组合作学习、工具单使用、学科内融合的“化”“联”“跨”“展”等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image.png

巴蜀小学课程部部长、执行校长丁小彦评课并作讲座

随后,丁小彦校长作了题为《谈谈教师专业成长》专题报告,并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三个方面,通过生动的案例进行了讲述。她强调,老师们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要做到耐心、信心、恒心“三心”;多练、多听、多记“三多”;在学习中、课堂中、研究中不断追求专业成长。

image.png

嘉宾们认真聆听

此次活动的圆满结束,不仅基于重庆市巴蜀小学教育集团对国家扶贫攻坚的积极回应,也是集团对教育部、对中国教育学会关于大力推广教学成果奖,以及对“红樱桃”等重庆市深度扶贫、“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教育部首期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帮扶行动等项目的有效落实,更是对巴蜀坚持近20年的“1+1+N”文化互助项目的持续推进。(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