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焦点图

万州:打好“生态牌” 筑牢绿色屏障 长江两岸经果林成生态“守护神”

发布时间: 2019-11-20 11:12:02 | 来源: 华龙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荆晓强

近年来,在实施库区生态屏障建设过程中,重庆万州区坚持“增绿”与“增收”有机结合,大力发展经果林,既解决了生态建设的问题,又调整了产业结构,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同时也有助于巩固建设成果。

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实现富民,走绿色脱贫之路,是必然选择。

瀼渡镇双鸡村紧邻长江边,有一处占地面积达133万平方米的柑橘园。园主程多明告诉笔者,这个果园里一共栽有60000棵柑橘树,其中玫瑰香橙占了六成,W·默科特占了四成。

今年,迎来丰产期的果园亩产近1500千克,产量达到225万千克。

多年前,一直与农业打交道的程多明,借力长江生态屏障建设的东风,将紧邻长江边的双鸡村大部分土地流转过来栽下了柑橘树。一开始并不懂种植技术的他,被各种扑面而来的难题弄得焦头烂额,本以为位于长江边不会缺水,可是没想到由于地形气候条件的原因,这里的降雨少,“常常是不远处在下雨,但基地这一块就是不下。”程多明苦笑着说,尤其夏季正是柑橘生长旺盛时期,需要大量水分。可是因为雨水少,缺水导致果树干枯,落果严重。为解决这一难题,前年夏天,果园争取了专项资金,安装了水肥一体化管道灌溉系统,满山铺就的黑色管网解决了果园夏天干旱的问题,让果子喝上了“甘露”。

image.png

柠檬挂满枝头 通讯员 谭本政 摄

程多明说,这个系统的好处还远不止于此,他为笔者算了一笔生态账:通过水肥一体化管道灌溉系统,一棵成年树的化肥用量减了一半;使用水溶性生物有机肥成本会增加20%至30%,但不会影响土质。

另外,为提升果园果子的品质,他还使用了物理防控技术。笔者看到每棵树上都挂着一个形如柑橘大小的绿色小球。“别看它小,它的用处大着呢!它能引诱不少害虫,使用物理防控技术虽然比传统农药杀虫成本要高,但种出的果实更环保、更能卖出好价钱。虽然用生态农业种植方式增加了成本,但生态得到了平衡,很值得。”程多明说。

在这个基地里,每天固定的有10多名工人务工,他们都是附近的村民,按时上下班,非常方便。陈国飞便是其一,他告诉笔者,自己非常喜欢这里的工作,“挣得不少,上班又近,还能照顾到家庭。”

如今的双鸡村大部分土地都被流转出来,村民不仅变成了工人,可以在基地务工,另外每年还能拿到一定金额的土地流转费。程多明说,全村土地流转费每年75万元,村民务工支出80万元,全村常年基地务工人员60人,人均增收约1万元。

经过多年发展的果园在各方支持下,水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已逐渐完善。目前,基地新建了商品化处理中心,厂房两栋、冻库4座、洗果选果生产线3条,实现了产品的初加工。在程多明的发展规划中,要让果园亩产达到4000千克,总产量600万千克,让果子的品质不断提档升级,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image.png

溪口乡的经果林 通讯员 谭本政 摄

如今的万州,绿色已成为最美的底色,浸染着山水和田园。生态文化,绿色发展有了深刻内涵。

近年来,万州区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践行“一心六型”两化路径,着力打造长江生态屏障三条林带,实现“三带三增”目标,推动长江经济带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发展。

在长江生态屏障建设中,万州区始终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紧密结合,利用三峡后续工作项目(绿化长江)、退耕还林工程、国土绿化提升行动等,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以柑橘类经济林为主),突出经济林的比重,不仅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而且农民的收入也显著增加。

据不完全统计,实施植被恢复项目所营造的经济林已经开始挂果投产,年产量超过5万吨,产值达2.7亿元,整个项目区农户人均年收入增加1700元左右。另外,大力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造林护林责任与增效增收挂钩的模式,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库区生态屏障建设,全区共有29个业主(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和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或合作入股等方式自行投入资金5900余万元,实施库区生态屏障建设造林4200.21万平方米。

同时,万州区在长江干流适合造林绿化的消落带(165~175米)实施以中山杉为主,乔灌草相结合的消落带治理。在新田镇、武陵镇、瀼渡镇、溪口乡、大周镇和百安坝街道等江边消落区共栽植中山杉试验示范林,生长表现较为良好,现已郁闭成林,在长江两岸形成了40公里的绿色长廊,展现了一幅壮丽的水上森林景观。

image.png

绿意盎然的田野 通讯员 谭本政 摄

此外,万州区继续推动实施长江经济带重庆段干流(万州段)绿色生态廊道质量提升工程3580.179万平方米,计划争取资金实施长江经济带万州段干流沿江山地第一层山脊内森林质量提升、两岸堤外50~150米绿化质量提升、沿岸林地“天窗”修复、重要湿地修复、裸露地绿化美化、景观美化改造和码头区域绿地恢复工程共7个子项目,对长江干流消落带、低质低效林分、新造林进行绿化美化治理,选择以香樟、乌桕、栾树、枫香、红继木、黄金叶等为主的阔叶彩叶树种,实现补绿增彩,提质增效,丰富滨水景观。

在长江两岸第一层山脊线范围区域内,万州区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国家重点林业项目后,截至最新源统计数据,长江两岸第一层山脊线范围内生态林带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发挥生态林带涵养水源、固土保肥、防风固沙、固碳制氧以及调节小气候等功能效益。经测算,生态林带年增加森林植被蓄水量24.4万立方米,年吸收二氧化碳86610吨,年释放氧气5978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