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地方传真

开州:立下愚公志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发布时间: 2019-11-21 15:54:21 | 来源: 重庆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郭颖慧

image.png

大进镇新园村中药材示范基地

image.png

工人装车春橙

2018年8月,开州成功脱贫摘帽,94154人脱贫,贫困发生率由过去的10.37%降至如今的0.97%,这对地处三峡库区与秦巴山区交汇地带的开州区来说,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奇迹。

用“愚公移山”来形容开州扶贫开发工作一点不为过。自去年开州成功摘掉“贫困帽”后,再到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高质量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开州矢志不渝,从方式之变、力量之变、重心之变立下脱贫的愚公壮志。

如今,“摘帽”虽已实现,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壮志和信念犹存。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区干部群众铆足干劲,坚持“四不摘”政策,聚焦“四个深度发力”,尽心尽责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方式之变——从被动输血到产业造血

在贫困人口基数较大的过去,输血式扶贫既是不得已而为之,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扶贫方式,许多贫困人口正是需要救济式的输血,实现了“越温达标”。

“输血式虽解了燃眉之急,但却催生了一大波问题。”开州区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比如,有的贫困户养成了“等靠要”,躺在政策温床上睡大觉的懒惰心理。正因如此,在经过了这一历史阶段后,开州大力推动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

为增强贫困户的造血功能,近年来,开州始终坚持“产业扶贫事关脱贫攻坚大局”定位,在“建起来、售出去、联起来”三个环节全面发力,积极推动柑橘、生猪、中药材、水果等扶贫特色产业发展。

比如组织13个农业产业技术首席专家,研究推出24种产业扶贫增收模式,并对每种模式的投入、产出及收益做出具体分析,将增收模式资料编印成册发给每个扶贫工作团、驻村工作队和结对帮扶责任人,按照贫困农户自愿原则,因户施策指导贫困农户选择1—2个种植养殖模式,做到户户有项目、户户能增收。

与此同时,为让产业扶贫的效果更好,开州积极构建完善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将财政扶贫资金的补助改为奖励、贷款、借款、股份、酬劳等,以此丰富扶贫资金精准的到户方式,放大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譬如“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返租倒包模式,在带动贫困户稳定脱贫增收的同时,也培育壮大了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

此外,在推进产业扶贫的同时,开州也未雨绸缪更加注重电商扶贫,通过统一品牌、包装、产品质量,把养在深闺的农特产品运出大山,提高产品知名度和附加值的同时,也增加贫困户的收入。

开州区义和镇的贫困户过去由于动力不强,发展产业缺乏资金和信心。后来镇里利用110万元到户扶持资金,通过“合作社+贫困户”的利益链接,带动了726户贫困户发展黑羽绿壳蛋鸡2.8万只,实现贫困户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当年成功脱贫。

如今,扶贫产业覆盖全区80%以上贫困户,贫困人口年经营性收入高于全区农村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通过扶贫产业带动,9.47万人越线脱贫,建立起脱贫和防返贫的长效增收机制。

力量之变——从政府主导到大扶贫格局

事实上,在开州脱贫攻坚的历程中,扶贫主导力量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开州区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一部分地区和个体先富起来,让扶贫有了更多有生力量。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后,开州既强调大扶贫格局,又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脱贫攻坚,要举全社会之力。自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开州坚持政府主导、部门支持、全社会共同参与,努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

培育致富带头人带动贫困户脱贫就是开州帮扶力量的创新之举。

近年来,开州区始终把致富带头人培育工作作为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中之重,坚持“能人引路,带贫致富”的思路,在“精确筛选、精心培训、精准扶持、精细管理”四个环节深度发力,强力推进致富带头人培育工作,实现在家贫困人口“闲人变忙人”、“等靠要变主动干”的转变。

立足开州50万人常年在外创业就业的劳务大区优势,引导外出创业成功人员利用资金技术信息优势返乡发展,储备“返乡”致富带头人453人。注重从贫困村的村干部、党员、种养业大户等群体中选人,储备本土致富带头人256人,储备村外致富带头人73人。

为激发致富带头人带动贫困户脱贫的积极性,该区还制定了“1+6”政策体系。出台了《关于落实贫困村致富带头人扶持政策的通知》,区级部门根据职责,制定带贫奖补、就业创业、产业发展、电商扶持、金融扶持等6个文件,形成完备政策扶持体系,做到政策有保障、落实有措施。

同时,坚持实行“走出去、请进来、送上去”的培训模式,组织贫困村致富带头人135人赴山东省寿光市参加培训;邀请山东省寿光市的专业教师和蔬菜专家4批次到开州区培训授课;选送25个致富带头人参加市扶贫办组织的中蜂养殖、水果种植等培训班,进一步提高帮扶技能和帮扶质量。

开州区字轩电子有限公司负责人吴成轩就是一个致富带头人。在他的带动帮扶下,如今已有包括大进镇村民唐建菊在内的20多个贫困户务工增收。吴成轩说,公司提供的就业岗位有40多个,优先考虑建卡贫困户、低保户和残疾户,目前建卡贫困户近20人、低保户3人、残疾家庭2户在家门口就业。

重心之变——从摘帽到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为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区里制定了‘0135’健康扶贫政策,为贫困户看病就医兜底。”高桥镇中山村贫困户刘登春提起这项政策不由地感叹,“这个政策好哦,保证了我们贫困户看得起病、住得上院、看得好病。”

为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全面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今年4月以来开州为贫困户专门制定了“0135”健康扶贫政策——即贫困患者零付费入院;贫困患者在乡镇(街道)医疗机构住院,自负费用控制在总费用的10%以内;贫困患者在门诊就诊,自负费用年累计超过3000元的,对超额部分进行资助;贫困患者个人住院自负费用,年累计超过5000元的,超额部分可享受资助。

这看似细小的变化,却折射出开州扶贫工作向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高质量脱贫迈进。

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直接关系攻坚战质量。今年4月以来,开州把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结合主题教育检视脱贫攻坚存在的问题,并第一时间作出学习整改,目前已排查出208个问题,并逐一分解到部门进行一项项推进、一件件落实,已整改207个,完成率达99.5%。

同时,按照“四个深度发力”的要求,更加集中精力、集中火力,全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推进大进镇等深度贫困乡镇和深度贫困村,向深度改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深度调整产业结构、深度推进农业农村改革、深度落实各项扶贫惠民政策等方面持续用力、精准发力。

截至目前,聚焦“两不愁”,开州建立起健全的企业、村集体、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实施安全饮水工程,确保贫困群众不愁吃、不愁穿。聚焦“三保障”,组织全区教师开展入户劝学、送教上门,对因厌学而辍学的学生进行思想疏导,对因病因残而辍学的学生实行一对一送教上门;精准开展健康扶贫,深入开展“健康扶贫暖心服务”活动,打好“政策宣传+健康体检+家医履约+慢病随访+分类救治”组合拳;同时精准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和易地扶贫搬迁,实现了农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