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地方传真

潼南花岩镇:果树让荒山变绿产业让荷包变“鼓”

发布时间: 2019-11-29 16:44:17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荆晓强

image.png

花岩镇水桥村鸟瞰图

“再也不用跑到外地去打工了,现在,在家里种水果,就能挣到钱!”潼南县花岩镇水桥村村民张大爷开心的说。日前,记者在花岩镇水桥村看到,一排排果树,沿着地形起伏,有规律地排在基地里,村民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有的除草,有的修枝,一幅热火朝天的景象。“就等着好好施肥、管理,期待来年实现丰收!”张大爷期盼着说。

花岩镇地处潼南西北部,全镇有2个社区,3个行政村,3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606户,户籍总人口12568人;全镇平均海拔约300米,地处北纬30度附近,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平均气温17.7摄氏度,四季均有适合种植的水果。

按照“村村有产业、集体能增收”的理念,近年来,花岩镇龙怀社区支部组织镇村干部在龙怀社区、水桥村栽植果苗约1450株,其中鹅柑约20余亩(1.3余公顷)、李子50余亩(3.3余公顷),围绕打造“全区优质水果生产示范基地”的总体目标,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

“在镇党委、政府大力宣传发展优质经果林的感召下,我回家承包了600余亩(40余公顷)地,种了300亩(20公顷)丑柑、沃柑。”水桥村种植大户范彼告诉记者,“下一步,我要把剩下的土地,全部栽种李子和桃子,带动更多乡亲增收致富。”在石马村,林果种植户史生强对自己的果园也非常乐观,“我种了十几亩优质枇杷,从来不用化肥和农药,都是在镇上的温氏猪场购买的有机肥,将来还可以开发有机果品。”

花岩镇水桥村支部书记范向东向记者介绍,除了带动农民增收、使农业增效、农村增色,该村还积极引导村里的贫困户用土地入股当股东,并优先吸收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就业,酬劳按照每人每天80元计算,让贫困户共享发展红利。

记者了解到,花岩水果品质好、口感佳、价格合理,每到枇杷、梨、李子等水果大量成熟上市的季节,不仅吸引大量游客来采摘,勤劳的村民们还借助镇里电商服务中心销售水果走上致富增收的道路。“不仅可以通过电商渠道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还在分拣、打包、装箱等环节吸纳贫困户加入,给予他们一定的报酬。”花岩镇党委书记代卫东表示。

水桥村和石马村的发展,只是花岩镇大力打造优质水果基地的缩影。目前,该镇正持续优化水果品种结构,不断提升水果品质,“我们计划在现有6000亩(400公顷)水果的基础上,新发展1000亩(66.6公顷)优质柑橘、1500亩(100公顷)优质柠檬、1500亩(100公顷)优质李子、1000亩(66.6公顷)优质樱桃,500亩(33.3公顷)优质枇杷,500亩(33.3公顷)优质桃,形成“1+6”名优果品格局。明年,全镇优质水果种植面积将达到12000亩(800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60%、坡耕地总面积的95%。”代卫东说。

近年来,花岩镇把产业振兴摆在乡村振兴的首要位置,打造全区优质水果生产示范基地,兼顾季节、高低搭配,因地制宜适度增加水果种植品类,努力让花岩“四季有花开,季季有果采。”同时,坚持从整合资源、盘活资产、释放资金活力、转变增收方式入手,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脱贫致富的“金钥匙”,积极推行“党建+合作社+农户,党建+农户”经营模式和“一入两扶三变”的资产收益性扶贫新模式,引入社会投资3500万元,流转土地2000亩(133.3公顷),打造适合农村发展的集体经济项目,不断完善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让群众生活有盼头、致富有奔头。(夏培植)

记者手记:致富“金钥匙”就在村民自己手中

果树让荒山变绿,产业让荷包变“鼓”。近年来,花岩镇围绕围绕打造“全区优质水果生产示范基地”的总体目标,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让村民找到了开启致富大门的“金钥匙”,而这把“金钥匙”就在村民自己手中。

产业是精准脱贫的基础和支撑,产业增收才能实现稳定脱贫。在花岩镇,记者每到一处,都能感受到到群众对小康生活的强烈期盼。该镇用“花”“果”做文章,持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以产业兴旺来壮大农村经济实力,为农村各项发展提供充实的物质基础。

“种植特色水果、在合作社当工人、销售自家农产品,干啥都能挣钱!”村民发出这样的感慨背后,折射出的是产业发展给予农村致富、农民增收的更多路径选择。如今,连片打造的特色水果种植,让一个个小村庄发生着大变化,也让致富“金钥匙”紧紧地攥村民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