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榜样力量

双石明天更美好 ——记重庆黔江区扶贫书记王运洪

发布时间: 2019-12-09 16:08:39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荆晓强

image.png

王运洪与村干部一起查看人饮工程线路。

不久前,我接到通知在老干局参加退休党员组织生活会,学习座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那天到会的党员很多,年近九十高龄,已然行动不便的老同志都未缺席。主持人在开场白上明确强调,今天到会的每位党员都要围绕会议主题发表意见。因为人多,每人发言限时五分钟。

会上,我认真听完大家的发言,其中,一个名叫王运洪的扶贫书记,践行党员宗旨,真扶贫、扶真贫的故事让我感动不已,久久挂怀,总是萦绕在脑海里。会后,我又屡屡从旁人口里得知,区上的父母官,差不多每位常委领导,在这个深度贫困村检查指导工作时,相继都给予过肯定和表扬。人民日报、新华社、半月谈、中国网、重庆日报等国家级、市级媒体记者,也都报道过这位扶贫书记的动人事迹。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于是我约访了这个在扶贫工作中的真人。

王运洪,男,现年52岁,大学文化,一米七左右的个头,胖瘦适中的身材,一张古铜色的脸,镶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饱满泛光的额头仿佛蕴藏着无穷的智慧。通过接触和摆谈,我发现他是一个话语不多肯干实事的人。后来我又和几个朋友一起多次去双石村,实地踏看并走访了当地群众,村民们对他都赞不绝口。

中塘乡双石村,由行政区划调整前的南山、高石、马石三个村合并而成。在2017年10月全区扶贫工作会上,双石被确定为新一轮深度贫困村。地处重庆市渝东南的黔江区,历史上素有“山高坡陡石旮旯,红苕洋芋包谷粑,要想吃顿白大米,除非妇女生娃娃”的形象描述。而对双石村的描写则更是凄凉“马岩上下三层岩,红苕洋芋顿顿来”。据老一辈回忆,解放初评阶级成份,全是贫雇农,没有一个地主富农,可想生存条件之恶劣,贫穷落后之深沉。过去的马岩素以民风刁悍而闻名,山上有向氏、杨氏、吴氏等武术门派,加之地处渝鄂两省市交界之处,这里的群众工作不好做,也是远近出名的。

鲁迅先生早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就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都是中国的脊梁。”王运洪这个已年过半百的共产党员,刚卸下金溪镇平溪村扶贫的担子,又来到双石村挑起第一书记的重任。从2017年11月初开始,一头扎进马岩这座大山。用了不到一个星期,踏遍了全村17.6平方公里的每一座山梁、每一条沟壑、每一户人家。面对这个贫瘠的大山村,他在心里打定主意先干几件让村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

制约双石村发展的首要问题是饮水难。该村海拔在850米至1100米之间,地处山巅,土质松散,保水难蓄水亦难,全村九百多户人家常年饮用积存在瓦缸里和屋顶上的望天水。“宁请客人吃顿饭,不让客人喝口水”,“一水”多用就是这儿饮水难的真实写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过去乡村两级干部也没少花心思,先后修建了一些水池、水井,但大多成了白天装太阳、晚上装月亮的摆设。水乃生命之源,双石村饮水难成了王运洪的心头之痛。为寻找水源,他走遍全村每一个角落,为寻求解决方案,他孜孜不倦多方求证,明确提出了解决全村人饮水的思路。庚即,他又奔走于水务局和自来水公司,汇报双石村群众饮水难的苦楚和自己的构想。部门领导看着这位扶贫书记把老百姓的事装在心里,能够把情况搞得这样清楚,把问题分析得这样透彻,也为双石群众的饮水着急。于是局领导亲自带队,召集班子成员和技术员,多次到双石村踏堪调研。

为确保项目实施的科学性,2018年的7月,区水务局还从市上请来专家规划指导。7月的天气,酷暑当头,炙热难耐,王运洪每天与市上派来的技术员一同上山,一同下山,脸晒黑了,皮肤晒破皮了。该项目的设计负责人发出感叹:王书记,你为了双石人民吃大苦受大累,实在是难为你了,请你放心,我们一定用最好的方案,最好的设计,解决双石群众的饮水。

根据设计要求,全村集中供水,水源点放在何处?三组村民杨绪维家的一丘水田成为不二选择。而村民王兴斌告诉王运洪,马岩有“三杨”(意指三个姓杨的人),只要其中有一“杨”支持你,你的工作就算完成了三分之一。杨绪维就是其中的一“杨”。为了解决这个水源点,之前乡村两级干部曾多次找他商量过用地及补偿,但一直都没谈成功。因为他提出的要求让大家头疼。他说要占地可以,一是补偿少了20万元免谈;二是必须把他全家转为城市户口,并享受养老保险。他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特殊地块特殊价格,我这地值这个条件。为了争取杨绪维的支持,王运洪用电话多次与他沟通,可都没有结果,于是决定亲自上门。

杨绪维住在城里一个租用的民房里,那地方道路狭窄,实行的是单行道。王运洪开车去他家,路况不熟,加之心里老在想见面后如何说服人家,一不留神便撞进了单行道。说来也是凑巧,交警把王运洪拦下来扣分、罚款的场景,让杨绪维看了个清清楚楚。之前他们双方都未曾见过面,杨绪维也不认识王运洪。当他们坐下来谈到占地的话题时,杨绪维说:我刚才看见你在交警面前的尴尬场面,知道你是为我们老百姓才受的处罚。我要是再象过去那样蛮不讲理,既对不起双石的父老乡亲,更对不起你王书记。我不说要20万了,那是混帐话;也不说要转户口了,我知道你们办不到。今天我说话算话,看在你真心为群众办事的份上,我支持你,就2万元。近一亩地的水田,2万元就这样搞定了,王运洪说他也没想到杨绪维会这样爽快的答应了。

说起这事,王运洪带着调侃的语气对我说,那次不小心闯单行道,被扣3分,罚款200元,是交警帮了我的大忙,换得杨绪维的支持,真的算是值了!事后,杨绪维对我说,那天我之所以答应他,是因为他来村里为老百姓干的事,我们都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上,大家都认可他。特别是2017年冬天,他在双石村发动村民种植茶叶,真心为民,踏实干事,让我心生感动。人心都是肉长的,我如果再难为他、为难大家,那还是人吗?

经历了这件事后,不是“三杨”的工作难做,而是有事找“三杨”好办,“三杨”会为王运洪出点子、想办法,支持他工作。杨凤权当过多年的村支书,他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哪个干部要是只说空话不干实事,或言而无信,他会毫不客气提出指责,甚至还喊你滚,让你下不了台阶。我去杨凤权家走访时,他情不自禁地对我说,我们心里都有一杆称,像王书记那样为群众干实事的干部,在双石村的历史上还是第一个。

如今的双石村经过王运洪和大家的努力,已经打造成全区人饮工程的示范村,全村吃上了自来水。今年9月重庆日报华龙网以“山高水长,点点滴滴见初心”为题,对双石村的人饮工程作了专题报道,记者们都感叹,如此的高山大盖,没有王运洪的努力,村民要吃上自来水肯定是困难的。

经过深入调研,王运洪意识到在双石村这种极度贫困的地方,要让老百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必须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之路,为群众找到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双石村土壤以弱酸性为主,硒含量丰富,加之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适合茶叶种植,也有过种茶的历史。为了茶叶产业的发展,王运洪一家一户地走访,一块地一块地踏看,也去重庆市茶科所向专家请教,经过土壤检测,得出双石村是出产优质茶叶的最佳区域。

从2017年12月开始,王运洪就和乡上驻村干部陈正刚、石敦寿,村支书向国永一起带领村民,开启了双石村茶叶产业的发展之路,筹备成立了村集体经济组织——淼发现代农业股份合作社。走合作社加农户加产业带头人的模式发展茶叶产业,即村民以土地入股加入合作社,合作社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政策争取、统一品牌打造、统一组织销售。发展初期,社员自己出资整地、栽植和管理,合作社提供茶苗、地膜、肥料。产业见效后社员按合作社实际投入的一定比例给村集体分红。由是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村民的种茶积极性,到2018年春,在短短的两个多月时间里,四组村民自己出资整地就达600余亩。

土地整理出来了,怎么解决采购茶苗的资金,成为摆在王运洪面前最棘手的难题。因当时处在年末岁尾,错过了向上争资立项的最佳时间,所以资金始终得不到落实。怎么办?人等资金,犹如挟起螃蟹等火烧。谈好的茶苗,供苗商借行情紧俏,天天喊涨价,天天催付款,若不及时付款就要卖给别人。一边是整好地等待茶苗到位后就下地栽植的村民,一边是必须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茶苗商。

筹集资金一时间成了王运洪的心病。没有钱,茶苗买不到手,老百姓掏钱整出来的地,错过了最佳种植期,那可是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春。损失由谁来负?谁负得起这损失?600多亩地,仅整地费用就花去60多万元。哎!决不能失信,失信就等于失去民心,失去民心就意味着以前所做的一切将前功尽弃。王运洪在心里反复念叨,如果茶苗不能如期买回来,我这扶贫书记还有脸在双石呆吗?想起这事,他就吃不好饭,睡不着觉。每天晚上睡到一、二点就醒了,醒来后满脑壳想的都是钱!钱!钱从何来?就这样煎熬了整整一个月,他人也瘦了一圈。

为了双石村的茶叶产业发展,王运洪曾两次决定用自己的房产抵押购买茶苗。一次是2018年3月,一次是2019年1月。房产是夫妻共有的不动产,要用它必须经得妻子的同意。他第一次提出用房产去抵押贷款时,他妻子说,你傻呀,你想过没?要是争取不到资金,到时还不了贷款怎么办?王运洪说,我实在是想不出别的办法了,老百姓把地都整好了,我怎么给老百姓交待?相信我会想办法来还款的。听王运洪这么一说,加上看到丈夫每晚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的可怜样,妻子心软了。她也知道丈夫从来就是个说话算话的人,一旦做出了决定,就是十头牛也拉他不回来。每当谈起这事,王运洪总是感叹地说:“为老百姓干事,没有一点担当是不行的。我之所以准备贷款买茶苗,是因为我当初说过茶苗钱由我来争取资金解决。言必行,行必果,我们一旦对老百姓做出了承诺,就得对自己说的话负责。不过,也算是好事多磨吧,两次都在银行抵押贷款手续的完善过程时,分别得到中塘乡人民政府和区农委的资金支持,最终才没有贷款购苗。

他说发展产业,最伤脑筋的问题莫过于筹措资金。组织村民外出考察要开销,购买农机具要花费,采购地膜、苗木、肥料要现金。资金从何而来?不可能什么事都等有了钱才去办,如果都等有钱了才去办,那就意味着很多事情办不成。王运洪心里是这样想的,所以每当需要用钱的时候,王运洪二话不说,总是自己掏钱先垫上。村支书向国永说,王书记是揣着银行卡搞扶贫,像他这样的人恐怕为数不多吧。是啊,在双石村的扶贫工作中,他先后垫资20多万元以,自己没那么多钱,他把母亲做手术、父亲养老的钱都挪用了,至今还欠他们6万元。村里面的干部被他的精神所感动,2019年9月村里产业发展需要肥料,几个村干部东拼西凑也垫资了12余万元,把村干部也拖进来了。

为筹措资金,他说只要一线希望能争取到的政策资金他都会去进汇报和争取,两年来他撰写的各种汇报材料高达100多个。2018年5月他亲自参加了农委等多个部门组织的股权化改革项目答辩会,会上据理陈述双石村极度贫困的现状及老百姓一心想发展茶叶产业的迫切愿望。他的答辩打动了每位评委的心,并赢得了他们的全力支持,获得了第一名的最高分。最终几经严格评审和综合评估,争取到150万元农委股权化改革项目资金。他告诉我,这是双石村产业发展争取到的第一桶金,也正因为有了这桶金才推动了整个双石村产业的发展。

“有人说无商不奸,可他比商人还奸”,这是中塘乡某领导和王运洪开玩笑说的话。王运洪知道这话是供苗商对他的评价。2019年春,村里需要采购大量的茶苗,很多茶苗商都找到王运洪。他与村里一班人商量好,谁来都欢迎,竞价采购,只要他们报价,不确定由谁供苗。和他们一直保持联系的有湖北、湖南、福建和四川等茶苗供应商。王运洪不时将茶苗商的最低报价,有意透露给其他供苗商,他们谁都想把生意做成,于是相互杀价,几个回合下来,供苗商的价格底线在王运洪面前暴露无遗。茶苗采购的单价由最初的0.23元降至0.15元。320万株茶苗,仅此一项就节约了20多万元。为此有的供苗商不高兴,便当着乡上某领导说出了上面这番话。

说起这件事,王运洪脸上露出得意的神情说,“这次我也当了回商人。可有谁能比我更深刻地体会到没有资金的艰难?钱来之不易,所以要精打细算,多节约一分钱就能多办一分钱的事”。因此,他们每花一分钱都要经过反复比对和掐算,真想把一分钱当作两分钱用。王运洪要求所有的苗木和相应的物资都力求到源头去采购,以减少中间环节的花费。茶园产业园区和道路两旁绿化用的紫微苗,同样规格的苗子最初多处报价单价都要10元,还不包括运费。后来王运洪和乡上驻村干部及村支书一起到咸丰、来凤等地考察,结果采购成5元一株,5000株苗木又节约了2.5万元。他们在湖北宜昌宜施壮科技有限公司采购的化肥比市场价每吨少花1000多元。

2018年农历腊月26日下午,王运洪与村干部一起,来到一、三组召开坝坝会,动员群众把撂荒多年的耕地开垦出来种茶。当时有个别群众对扶贫工作持有不同意见,尤其对与湖北咸丰县小水平村接壤的丫口田到村委会的村道路没有硬化,怨气连天,意见很大。群众看着外省邻县邻村的村道不仅实现了硬化,还安装了太阳能路灯,他们能不闹心吗?

会上,有位长期外出务工的村民杨天梦带着怒气道:王书记,产业发展我们可以支持你,但你必须答应我们两个条件:一是硬化丫口田至村活动室的村道路,二是茶叶必须规范种植,整成标准化茶园。王运洪听后,稍加思索,便爽快地答应了他,并加重语气道:这条村道争取等你明年回家过年前实现硬化,如果没办到,我请你喝酒。杨天梦听后,接过话题:好,我相信你。要是都整好了,我回来请你王书记喝酒。一场原本充满火药味的群众会,开成了其乐融融彼此信赖的誓师会。

为了茶园高标准高质量的如期建成,2019年春节长假本当初八才上班,王运洪赶在正月初三就上阵了。他和村上的几个干部一个地块一个地块,牵起绳索丈量比划,广大村民见状,被他们的精神深深打动,还没过完年就开始上坡整地了。

加班对于王运洪说来是常态,在他的脑海里,没有星期六和周日,时时记不清楚哪天是星期几,只要工作需要,即使是节假日,也不休息。今年国庆长假,要不是观看阅兵,恐怕连一天都舍不得休息。白天如此,晚上也一样,为了整理资料他时时工作到凌晨2点多,抢运肥料那些天他和几个村干部最晚忙到凌晨4点过。

他不计得失夜以继日的辛勤付出,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和赞许,村民张素珍深情并茂地说:要不是王书记来我们村扶贫,我们还要在茅草丛中生活到不知什么时候。她说的是大实话,穷怕了的双石人曾经丢下老弱病残和儿童,抛弃赖以生存的土地,走出大山打工挣钱去了,荒芜了多年的耕地早已长满了茅草荆棘。如今,大家齐心协力,呼啦啦一整,转眼变成一片片、一座座栉比鳞次,绿茵茵的茶山茶园。

村民吴国昌说:我们家门前的路,几十年前就有这样修的愿望,现在终于实现了,我们打心眼里感谢党和政府,感谢上级给我们派来了个好书记。一次王运洪从吴家门前过路,吴氏三兄弟不约而同地竖起大指姆称赞王运洪,说他不愧是一个说到做到,给老百姓干实事的好干部。

丫口田到村委会的道路也实现了硬化,老支书杨奉权半开玩笑半当真地对王运洪说,茶园也整好了,路也硬化了,你那顿饭看来是吃不成了。王运洪接过话题:吃饭事小,改善你们的耕作条件、生存环境才是大事。如果路没修好,我请你们吃饭,你们还是不高兴。等杨天梦回来了,我请你们喝酒,到时候请你作陪。

前不久,当地媒体和扶贫部门组织搞了一个“最美扶贫人”评选活动,当地的村民自发组织为王运洪投票,上有七十多的老人,下有几岁的孩子,有在外务工的,有在家务农的,有自己不会请人操作的,他们总是担心王运洪的票落后于别人,天天在群里相互提示,不要忘记投票,不要忘记投票。有一个叫吴明的,他只有小学文化,过去对我们的扶贫工作总是持怀疑态度,在投票的过程中过还写了一首打油诗来赞美王运洪。村里面干部要组织投票,王运洪反对,有人劝王运洪把材料放朋友圈拉点票,王运洪也反对。硬是双石村的群众把王运洪推进了“最美扶贫人”的序列之中。

image.png

双石村产业发展动员会。

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也是最大的政治。新中国之所以能够诞生,之所以能够巩固,之所以能够完善和发展,都是顺应和顺从民心民意,始终重视民心向背这一基本问题。所以,急老百姓所急、干老百姓想干的事,成为王运洪在双石村搞扶贫工作的口头禅。他还说急老百姓所急,干老百姓想干的事才能把老百姓的内生动力调动起来。

一次王运洪从茶山上回来,一双早上出门都还好好的皮鞋,让地里的火石子划得稀烂,脚趾露在外面。村民吴国荣看见后去小卖部给他买了双胶鞋,送给他时心痛地说:“王书记,你来双石扶贫是双石人民的幸运,这双让你踩得稀烂的皮鞋就是你扶贫的见证。”村民袁绍权、袁应中他们过去种过茶,在这次产业发展中受到教育和感染,主动担当起技术员和监督员的职责,监督指导村民严格按标准规范栽植,他们还对村民提出明明白白的要求,要干就必须干好,不然对不起我们的王书记。村民郭华勇看到王运洪天天都摸爬滚打在山上,总是风里来雨里去,夜深了还在村民家做工作,也心生触动,主动担任起义务调解员来。村组干部未来得及做的工作,他主动站出来提前就协调解决好了。他当着不少人说,人家驻村干部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我们老百姓。现在我们要是不发奋,恐怕以后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了。有一个叫吴华杨的退休干部当着王运洪说:“王书记,我在基层干了一辈子,群众搞生产有这样高的积极性,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我硬是服你了。”

一天,王运洪沿着村道路去察看紫微树的栽植,路过肖安碧家,这个70多岁的老党员,当着王运洪说,“你走的时候,千万不要悄悄咪咪地走呦。我们几个老党员已商量好,准备在你走的时要给你做面锦旗送到单位去”。听了这些话,王运洪接过话头:“感谢你们的好意,感谢你们对我工作的支持。我来是组织的安排,是来为你们服务的,这也是我的职责,再说还有很多该做的事没做好,你们千万别要那样。”

有一位市上的大领导在渝东南某县调研油茶产业时曾讲过这样一段话:温饱生活吃猪油、小康生活吃菜油、美好生活吃茶油。形象地告诉我们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茶油的市场需求会越来越大。双石村除了适宜种茶叶,还适宜种油茶,如今,山上还生长了几十年的野茶树,老百姓对发展油茶的积极性也很高。王运洪在广泛征求村干部和群众意见后大胆决策,发动村民种油茶。目前申报的面积已达4000余亩。退休返乡干部吴启后,八十高龄了,还报名要求把自家的地全部种上。在福建打工的村民陈光云,五月初回到家乡就开始整地,除了自家的地,还租用别人不种的地来种。这个村民曾对扶贫工作有一定的看法,之前在与王运洪通话中还说过一些难听的话。当他收到王运洪编发的油茶发展方案和致双石父老乡亲的信后,不仅打消了误解和怀疑,还主动打电话致歉说:“我是得罪过你的陈光云,发展油茶的事,我是坚决支持你的,我还给那些持有顾虑的村民做了很多工作呦”。其实,王运洪也知道他在微信群里支持发展油茶。所以在电话上告诉他,不存在什么得罪不得罪,对我们的工作有看法有建议,这是好事,说明你很关注我们的扶贫工作,欢迎你随时来电。之后,他俩还相互加了微信,经常在电话和微信上进行沟通交流。

谈到双石村近期和中长期发展时,王运洪告诉我:双石村要走出一条“双茶”产业加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子,要打造双石“三园,即绿茶园、油茶园、紫薇园,把双石村打造成黔江区一江两岸旅游发展的拓展区。今冬明春将进一步推动茶叶、油茶同步发展,力争茶叶面积达到2000亩,油茶面积达到4000亩以上。在产业发展的同时,还在产业园区和公路沿线栽植紫薇树,力争明年达到50公里。要把马岩山变成层层叠翠的茶山茶园和花园,让人人都想去走一走,看一看。他还信心满满地说,双石不缺自然资源,也不缺人文资源。人文资源,山上向氏武术是市级非遗,加上杨氏、吴氏武术的许多历史故事,走产业加旅游发展的路是可行的,双石的老百姓期盼着那一天,让外界重新认识双石,改变过去人们对双石除了贫穷落后就没有其它值得可数的印象。

目前,双石村的扶贫工作也得到了市、区领导及各级各部门的重视和支持。重庆市茶科所专家、区农委、区林业局技术人员时时去现场指导。也得到政策资金支持,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在王运洪到双石村扶贫的两年里,上级投入的资金已高达2000多万元。

image.png

王运洪与群众一起探讨茶叶栽植技术。

参加工作三十多年了,这几年是他最苦最累也是最充实的几年。白天山上山下奔跑,晚上挨家挨户走访,有时还要赶写材料,要说不累那是假话。他的膝关节长期不好,几次想去住院治疗,但因治疗需时长,总是一拖再拖。一次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他半认真半打趣地说,以前我看到媒体报道,说某某在工作中病倒了,我总是持怀疑态度,不相信会因为工作而累倒病倒。而今让我体会最深的是,当产业发展需要资金,而资金又得不到落实时,心里那种压抑和焦虑往往是让人难以想象和承受的,要是长期下去,不累倒病倒才怪。为了赶写资料笔记,颈椎长时间受到压迫,两只臂膀麻木程度越来越严重。医生劝他以后少伏案。他却说那可不行,其他人不熟悉情况,很多材料都必须亲自撰写。他唯有在心里默默祈祷,千万不要生病,一定要坚持下去。

中国网重庆分社副主任木兰,在双石村采访时,有感于王运洪的务实和双石人民的勤劳,即兴写了一首赞颂马岩的诗。“黔江有马岩,二月新茶栽;土家真豪迈,艰苦创未来;马岩在黔江,春花冬日开;脱贫靠奋斗,茶香万里山”。她在与王运洪的交谈中说到,是你们的事迹感动和鼓舞了我们,能采访到你们这样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干事的扶贫干部和这群奋发图强的村民是我们的荣幸和缘分,我们要向你们表达深深地感谢和敬意。后来她还主动加了微信,每逢佳节给王运洪发来节日的慰问和祝福,并时时提醒他下村一定要注意安全。她在给王运洪的宣传报道中这样写道:“心中装着老百姓,老百姓是天;做事真为老百姓,老百姓是地。王运洪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扑下身,扎下根,用敬业勤恳,开拓进取的作风,扎实推进扶贫工作,带领全村脱贫致富。”

image.png

茶叶专家在茶园现场指导。

按扶贫工作队员管理的有关规定,从事扶贫满两年的可以申请单位另外派人。而今他从事扶贫工作已快满三年了,却没有申请换人。他说,我把双石村这个摊子摆起了:茶厂建设还需要争取政策,油茶栽植还要明年3月才结束,道路硬化、农田改造都还在行进之中。如果中途换人,新去的人员不熟悉情况,一切都有可能重新开始。倘若真是这样,那是对双石人民不负责任,也是对关心支持双石村发展的领导和部门不负责任。村民秦银玲曾饱含深情地说过:“王书记,我们的事情没办好之前你不能走哦?你要是走了,我们肯定要组织群众去你单位把你请回来”。面对工作的需要和村民的信任。王运洪说,我只有坚持下去,坚持到2020年,坚持到双石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

因为感动,因为备受感动,让我这个奔七的退休党员,欣然提起笔来,讴歌这个经得起检验的扶贫真人。征得其单位领导同意,写下这些纪实性文字。文中所有的人物和事件都是真人真事,没有任何一点虚构的成份。主人翁的感人事迹还很多,就此挂一漏万地写了这些。以至完稿时,我才问王运洪,五十出头了,还这样拼命,你投什么?他很认真地对我说:我什么都不投,我只觉得人生一辈子能干点有意义的事很重要。我干不了几年就退休了,组织派我到这个地方来扶贫。如果因我的到来能够真正有些变化,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也是一个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一种体现。我相信勤劳的双石人民,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自己的努力下,明天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作者:维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