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今日重庆

城市生态修复促进品质提升 政协委员在行动

发布时间: 2019-12-23 09:48:05 | 来源: 华龙网 | 作者: 伊永军 | 责任编辑: 郭颖慧

北滨路石门大桥至嘉华大桥慢行环道,市民在新建的慢跑道上晨跑。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李裕锟 摄(资料图片)

在今年1月举行的重庆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第0001号提案现场办理会上,市住房城乡建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等10个部门,对由民盟市委会、民革市委会、民建市委会、农工党市委会、致公党市委会共同提交的《关于强化城市生态修复,促进重庆城市品质提升的建议》进行研究办理。如今,快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办理情况如何了呢?

磁器口清水溪步道,曾经的烂泥地变为了休闲广场。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李裕锟 摄(资料图片)

以前烧烤摊点聚集区 如今自行车健身道

巴滨路沿线是重庆主城“两江四岸”的重点治理区域之一。花溪河入江口湿地公园,这里紧邻巴滨路,承载着很多巴南人儿时的记忆。如今,这里可谓是“大变身”,重现花溪河畔过去盛景。一边是清澈的花溪河,一边是满眼望去的绿植,在这样的环境里走一走,心情也会变得格外舒畅。

“以前,这里都是土坡菜地,还有成片的烧烤摊点,不仅污染环境,也给我们居住带来了很多困扰。”陈大妈家住在附近的金蓝湾小区,她说,以前特别是夏天,很多人在巴滨路上烧烤,深更半夜都是划拳声,吵得让人睡不好觉。

在这里居住了快10年的李女士也感触颇深:“有个公园当然好哟,不仅可以休闲散步,而且站在楼上看出去,江边夜景很是漂亮。”

烧烤摊区改成了自行车道,滩涂菜地变身为公园广场。目前,巴南区18公里的长江沿线已经基本整治完成。

江北嘴夜晚的灯光秀。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石涛 摄(资料图片)

城市边角地变废为宝 成体育文化公园

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四季见花,城市边角地也在变废为宝。从巴滨路向北走,跨过嘉华大桥,来到江北区大水井体育文化公园。据周边居民介绍,这个公园虽然投用时间还不长,却给他们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变化。很多人每天都要来锻炼几次,走个上万步那是常态,还有各种健身器材供大家选用。

据介绍,这个公园改造前是一处城市边角地,杂草丛生,无人问津。如今,公园不仅连接了车站和小区,还利用40米的高差,设计了Z字型的无障碍步道,美观又舒适。

“将强化主城公园生态修复与城市美化深度融合,打造‘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立体公园城市。”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增绿添园”行动已取得初步成果,主城区新改扩建城市公园、社区公园、游园等公共绿地项目131个,力争到2022年,主城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

未来的长滨路珊瑚公园效果图。市住房城乡建委供图 华龙网发

城市品质提升 重庆这样做

上面的这些场景只是我市强化城市生态修复,促进重庆城市品质提升的一个缩影。据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我市全面启动实施了《重庆市城市提升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重点聚焦主城区“四山”保护提升、“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提升等专项,陆续启动了一系列城市生态修复工作。

在主城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方面,开展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两江四岸”市政排污口整治、消落带“八乱”整治、“两江四岸”旅游市场秩序整治等专项行动;完成了41项景观照明提升工程;基本完成了餐饮船舶专项整治,全面启动了其他停泊船舶、货运码头的专项治理。

在主城区“四山”保护提升方面,开展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整改违法建设257宗。启动了“四山”范围违法建设整治,累计拆除违法建筑3829宗、247.1万平方米。

在主城区公园绿地治理提升方面,开展了“增绿添园”行动,主城区新改扩建城市公园、社区公园、游园等公共绿地项目131个,面积500万平方米,最大程度的接近社区、贴近市民。

此外,提升“两江四岸”夜景品味,打造主题灯光秀、夜景开灯仪式,整体营造山水人文交融、美轮美奂的都市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