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河长令催生齐抓共管长效机制 直击污染问题
“过去的一品河,常年漂浮着泡沫和油污,沿河居民连窗户都不愿开。现在,关闭了洗车场,河水又变清亮了。”12月17日,巴南区一品街道桥口坝村村民苟中良看着清澈的一品河河水,感慨不已。
一品街道位于210国道(老渝黔路)沿线,是重庆来往贵州的重要通道,催生了当地洗车行业发展。由此带来的水污染问题,多年来却因为种种原因难以从根子上解决。
今年4月20日,重庆市发布第1号总河长令,直击污水漏排、直排、乱排问题。巴南区闻“令”而动,相关镇街、部门在河长牵头下形成共治共管合力,目前该区28家洗车场已被依法整治取缔,7家洗车场通过整改实现合法经营。
九龙“管”水
管不住城郊洗车场
“山水洗车”“井水洗车”……在城郊接合部,经常会见到打着这样招牌的洗车场。
“仅一品街道沿线,就有12家洗车场。”一品街道副总河长吕志强告诉重庆日报记者,“开得最久的一家已经开了30多年。”
“在低洼处挖条水沟,洗车的废水就顺着水沟流进河里。”苟中良说,这些洗车店都开在沿河两岸,排污处的河水常年漂着一层油花花。
还不只如此。巴南区水利局副局长韩先胜介绍,洗车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油脂、化学洗涤剂和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排入河道后对水质造成了严重影响。
那么,洗车场造成的水环境污染,为什么多年来一直没得到解决呢?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洗车行业看似简单,实则涉及多个主管部门。以一品街道为例,洗车场证照经营由市场监督管理局发放、农村道路占道由交通局负责、占用林地属林业局主管、取水许可由水利局主管、备案归城市管理局管辖,排污口归生态环境局管等等。在排污管网等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的城郊接合部,由任一主管部门单一进行执法,都只能“头疼医头”,难以从根本上系统性地解决其造成的水环境污染问题,需要多个部门形成合力才能解决。
闻“令”而动
部门联动形成“治水”合力
自重庆市第1号总河长令发布后,巴南区对全区涉及“三排”的污染源进行了排查。韩先胜介绍,“排查出的79个‘三排’问题中,有35个为洗车场导致的水环境污染。”
巴南区去年就开展了“清水3号”洗车场整治专项行动,对全区距河道界200米以内的洗车场进行了排查和整治,一些洗车场加装了沉淀池等设施,但效果不理想,也有一些洗车场在整治后死灰复燃,继续排污。
“为彻底杜绝洗车场违法取水、乱排污水等影响水环境质量的情况发生,落实重庆市1号总河长令精神,我们从今年6月起开展了‘清水3号’回头看工作,彻底啃下洗车场违规排污这块‘硬骨头’。”韩先胜介绍,区里对排查出的每一个洗车场都建立了台账,明确了责任单位,同时要求责任部门和镇街联合行动、共同发力,监管到位。
12月17日,记者在一品街道桥口坝森林公园附近看到,一家位于210国道旁的洗车场已经被关停,老旧的红砖房墙上,还残留着“高压山水洗车”“打黄油”等字样。
吕志强告诉记者,这家已有30多年历史的洗车场涉及占用林地、占道经营、无排水许可证等多项违法行为,且所处位置偏远,不具备整改条件。该区林业、交通、生态环境局等相关部门联合执法,对其进行了依法取缔,下一步还将对洗车场占用的林地进行复绿。
目前,巴南区已对28家违法排污的洗车场进行了整治取缔。
不搞“一刀切”
7家企业通过整改依法经营
“在守住水生态环境红线和底线的同时,我们也立足职责范围,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整改合法经营,避免执法过程中出现‘一刀切’。”韩先胜说。
12月17日,一品街道五角亭社区,“田勇国洗车场”的院坝里,穿着雨靴、拿着抹布的田勇国夫妻俩正在洗车,店门前,好几辆轿车排起了队。“洗车的废水经过排污沟进入沉淀池等设施进行处理后,再进入市政排污管网,不会对一品河水造成污染。”吕志强说。
田勇国告诉记者,他已在一品街道开洗车场10多年,全家人都靠洗车为生,由于洗车场位于场镇边上,具备整改条件,他投入了近2万元整改了排污设施,重新开业后生意很好。
附近的另一家“回头客”洗车场生意也不错,这家洗车场原本位于桥口坝村,不具备整改条件,原洗车场被取缔后,一品街道为店主另觅了合规场所重新开业。“过去洗车废水排入河道,周围的邻居过路都不给我们好脸色看。”店主梁邦禄说,“现在好了,洗车废水通过排污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河水又清亮了。”
重庆市1号总河长令的发布,也催生了巴南对洗车场建立监管长效机制,目前,当地已建立属地牵头、责任部门联合执法、区河长办统筹督导的长效机制,严防洗车场乱排现象死灰复燃。(记者 龙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