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3-04 09:42:30 | 来源:中国网 | 责任编辑:曹川川
薛小荣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生态中,人民当家作主既是中国共产党塑造的政治话语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又是中国共产党创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具体政治内容。
从政治话语体系的角度来讲,每一种政治话语实际上既是对政治生活的符号描述,又是对政治生活的内涵表达。在中国共产党创造的政治话语体系中,人民当家作为实际上是核心语言部件,具有支柱性的支撑作用。通过这一简洁语言符号的娴熟运用,中国共产党向人们最直接最鲜明地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人民至上的价值导向,因而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把群众重新组织成为新的政治共同体——“人民”。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拥有最大群众基数并经过政治教化而启发了自觉的“人民”因而具有了参与国家建设和管理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因此,从政治话语符号的这一意义上讲,人民当家作主实际上被赋予了两个最基本的政治内涵:一是与乌合之众式的群众相比,人民由于政治上的自觉显然处于更高的政治发展段位并因而能够主动掌握符合国家建设管理需要的各种技能;二是由于人民是通过中国共产党系统完备的组织体系教化出来的,因而具有比一般群众更高的政治认知水平和政治成熟程度,进而成为中国共产党最可靠的政治依赖力量并具有了参加国家建设和管理的可能。简言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话语表述实际上用一种先进与落后、自觉与自发的二元式方法,帮助中国共产党对汪洋大海般的群众中间蕴藏的政治力量进行了快速厘清,因而具有极大的政治弹性空间。
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是无所不在的监督力量。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会懈怠;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作为中国政治生活中最常见最为人熟知的政治话语,人民当家作主在具有极强的政治符号表达意义的同时,实际上还发挥着对政治生活实践进行意识形态规范的作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从制度层面上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工具性的制度渠道——选举人民满意的代表进入各级权力机关以代表人民履行国家管理职能。这是人民当家作主在中国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体现方式,但绝不是人民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的唯一方式。毕竟,相比于那些被选出来代表人民的代表们,大多数的人民还是被排斥在制度化的权力架构之外。
那么,怎样才能使绝大多数人民拥有对国家和社会的建设管理权利呢?中国共产党提供了区别于制度化工具的思想性工具——意识形态。作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要内涵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话语因而具有了实践层面的政治工具意义。这种政治工具性集中体现为人民有权对制度化的权力机关(包括身处其间各级官员)进行广泛的人民监督。从政治实践来看,这种监督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民群众来信。通过向相关报刊媒体反应情况的方式引起上级重视,并使之采取措施对涉事机构和官员进行整顿。二是人民群众来访。尽管信访在当代中国政治生活是一个具有多面性的问题,但无论从其设立初衷还是实际作用来看,信访部门的存在及其运转,仍然为人民监督提供了可资利用的合法渠道。
透过上述两种合法的人民监督实践可以看出,人民监督被赋予了极强的意识形态意义——人民可以通过意识形态正确性的宣扬来监督各级官员的行为。因此,在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话语中,人民当家作主既是一种制度性安排,更是一种意识形态安排。恰恰也正是通过后一种安排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实际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赋予了极具弹性的政治空间并因而具有了极强的政治活力。简言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支持和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
总之,我们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既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也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切实防止出现选举时漫天许诺、选举后无人过问的现象。我们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社会各种力量的合作协调,切实防止出现党争纷沓、相互倾轧的现象。我们要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切实防止出现人民形式上有权、实际上无权的现象。我们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制度和原则,促使各类国家机关提高能力和效率、增进协调和配合,形成治国理政的强大合力,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