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榜样力量

讲红色故事 讲革命精神|陈同生:心中有一面不倒的红旗

发布时间: 2020-01-03 10:12:04 | 来源: 重庆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荆晓强

image.png

在中国公学求学时的陈同生,当时名叫张翰君。(重庆医科大学供图)

电影《东进序曲》中,新四军挺进纵队政治部主任黄秉光只身入虎穴的场景,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面对国民党地方势力和顽固派,黄秉光胸有韬略,从容镇定,与顽固派斗智斗勇,为新四军东进抗日开辟了通道。

影片中黄秉光的原型人物,就是新中国成立后担任重庆医学院首任院长的陈同生。2019年12月31日,重庆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杨现洲向记者讲述了陈同生的故事。

经刘愿庵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陈同生,原名张翰君,1906年出生在湖南常德。陈同生刚满周岁,一家人从常德迁往四川省营山县。从12岁起,陈同生先后在营山县立高等学堂、县立中学读书。营山县立中学创办人和时任校长张澜,是辛亥革命时四川“保路运动”的领袖之一。在新式学堂的科学知识和进步人士的民主思想熏陶下,陈同生心中也播下了一颗革命的种子。

1924年,因参加反抗军阀暴政的“抗捐运动”,18岁的陈同生被川北军阀何光烈通缉,逃往成都避难,结识了中国共产党在四川的早期领导人刘愿庵等,并经刘愿庵介绍加入了共青团,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7年秋,经组织安排,陈同生到北伐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的警卫团当指导员,参加了张太雷、叶挺等人领导的广州起义并在巷战中负伤。次年5月,陈同生在部队反攻海丰城的战斗中再次负伤。根据组织安排,陈同生回到四川成都疗养身体。这期间,他先后担任了《日邮新闻》《成都快报》《新蜀报》的记者、编辑、总编等职务,在记者身份的掩护下从事革命工作。

1934年10月,因叛徒出卖,陈同生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入狱。

帮助新四军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

1935年9月,陈同生被转往南京中央军人监狱服刑。1937年8月,日寇飞机轰炸南京,炸弹刚好落在中央军人监狱附近,陈同生等狱中进步人士借此机会要求出狱抗日,并开展绝食斗争。后经八路军办事处和周恩来出面具保,国民党当局才无条件释放了陈同生等人。

出狱后的陈同生受命担任《金陵日报》代理社长、总编辑,他通过《金陵日报》积极宣传抗日,直到南京沦陷后停刊。

1939年9月,组织安排陈同生到江南抗日游击区苏州、太湖一带参加武装斗争,后担任新四军挺进纵队政治部副主任。1940年6月,挺进纵队司令员管文蔚、副司令员叶飞刚率部挫败日伪军“扫荡”撤至郭村休整,遭到驻泰州地区的国民党军李明扬、李长江部围攻。陈同生与周山根据新四军军长陈毅的指示,前往泰州与地方军阀谈判。到泰州的第四天,两人遭软禁。陈同生沉着冷静,面对威逼利诱毫不动摇,与国民党顽固派斗智斗勇,最终顺利完成任务,帮助新四军东进黄桥,开辟了苏北抗日根据地。

兼任重庆医学院首任院长

新中国成立后,陈同生主动要求到高校任职。1955年6月,中央决定他担任上海第一医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为了支援内地建设,上医当时面临着整体迁往重庆的重大任务。

陈同生从实际出发,想出了“母鸡下蛋”的办法来支援内地医疗卫生教育事业的建设——将全校的学科带头人、教师、科研设备等一分为二,由上医在重庆建设一所新的医学院。最终,中央同意了陈同生的方案,并任命他兼任重庆医学院首任院长。通过精心筹备,重庆医学院于1956年开学,招生434人,附属医院设有150张病床,为内地医学人才的培养和医疗卫生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1978年7月,中共上海市委在上海市革命公墓为陈同生举行了隆重的骨灰安葬仪式。赵朴初在《临江仙·悼念陈同生同志》中写道:“红旗终不倒,烈烈舞民魂!”

陈同生同志历经艰辛,但心中始终竖立着一面不倒的红旗,这面红旗就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今天,我们要像陈同生同志那样,高举理想信念的旗帜,肩负起自己的责任与使命,为党的事业作出贡献。”杨现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