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科教文卫

重庆鲁能巴蜀小学携手重庆市科技馆 开展开放式科学课堂

发布时间: 2020-01-09 16:36:53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荆晓强

中国网1月9日讯 为进一步深化推广应用“学科+”成果,提升巴蜀小学学生科学素养,近日,重庆鲁能巴蜀小学充分利用名校课程资源开发科学校本课程,与重庆市科技馆强强合作,深度拓展馆校课程,设计开发了适合巴蜀教师执教的校本课程,并正式签订了《校本课程合作协议》。学生从学校传统教师走进科技馆开放式课堂,在更加生动有趣的课堂上,学习科学知识。

image.png

鲁能巴蜀小学科学课堂走进科技馆

据了解,鲁能巴蜀小学科学组以小学教科版四年级4单元为突破,与科技馆辅导员们一起研讨校本课程,经过三个月的共同努力,合作开发了《食物在身体的旅行》《运动起来会怎样》《我们身体结构的骨骼、肌肉和关节》三堂校本课程。

该校本课程兼顾科学思维、科学精神、科学知识传播,借助科技馆的软硬件设施,为学生们创设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情景,凸显学科教学知识、技能、情感目标达成,让科学课的探究更有情趣,让孩子们的经历更加深刻。同时,一学期每个班都有一次和老师共同走进科技馆上课的机会,凸显了校本课程设置关注人人的理念。

image.png

鲁能巴蜀小学科学组与科技馆辅导员进行研讨交流

在《食物在身体的旅行》课堂上,同学们通过拼图游戏、模拟消化实验、人体漫游剧场观影等环节,了解旅程中所遇到的各个“景点”的特点。科学组张黎明老师充分利用模拟实物辅助课堂,孩子们更深度理解了人体消化器官的特征、作用。《食物在身体的旅行》以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为线索,将各个消化器官比作了旅程中的一个个景点,把科学课本里的内容搬进了科技馆,让孩子们的学习经历更加丰富。

image.png

《食物在身体的旅行》课堂展示

“我要去跳远!”“我能跳高摸到1米7的位置!”在重庆科技馆 A 区二楼生活科技展厅里,科学组易文思老师带着四年级的同学们在这里开展《运动起来会怎样》校本课程。课堂上,孩子们通过对比平静状态与体验各类运动展品后每分钟呼吸和心跳次数的差异,发现运动对呼吸和心跳次数的影响。通过呼吸实验,孩子们不仅了解了人体的呼吸过程,还认识到了健康运动对身体的好处。课程中体验展品的环节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还大大增加了实际运动的体验感。

image.png

同学们进行呼吸实验

“我们搭的巴小星还真酷!”“我能跟着跳关节操,好好玩!”在《我们身体结构的骨骼、关节和肌肉》课堂中,生动有趣、形式新颖的上课模式受到同学们的追捧。观察展品、认识骨骼、认识关节……同学们从学校的传统教室来到了科技馆的开放式课堂,直观地认识了关节分类及作用、人体的消化系统。此外,杨小梅老师还用生活材料模拟骨骼、关节、肌肉等人体结构,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人体结构的骨骼、肌肉、关节的特点及它们之间的关联。生动的课堂不仅把课本中的内容变得可视化,还增强了同学们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image.png

《我们身体结构的骨骼、关节和肌肉》课堂展示

小学阶段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更突出关注和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鲁能巴蜀小学科学组以“让探究更有情趣,让经历更加深刻”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开发,除了在科学课堂中教材目标所要求达成的知识、技能本身的学习教学外,更努力营造有趣的情景,引领孩子们一起亲身感知体验中快乐、投入地融入到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学生从中得到快乐学习、行动参与、深刻经历。(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