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购双黄连折射公众心理危机 心理干预不可或缺

发布时间:2020-02-07 08:22:26  |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作者: 侯建斌  |  责任编辑:蔚力
分享到:
20K

恐慌性抢购“双黄连”折射公众心理危机 专家认为

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对打赢抗疫战不可或缺

不同人群在疫情中所处位置不同,产生的心理危机程度和内容都有所不同,进而引发的对个人、家庭和社会产生不良影响的行为类型也不同。因此需要根据理论推测和经验总结对人群进行分类,以便于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

医护人员冲在第一线,工作和心理压力极大,但由于职业要求,负面情绪不能表露而需要伪装,时间一长会产生“情绪劳动”现象,更容易造成医护人员身心损耗。因此,要进行更精细化、更紧迫、更有针对性的危机干预。

□ 本报记者 侯建斌

一场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再次让公众措手不及。

“在这样一个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无论是社会层面还是每一个人,保持理性客观的心态都非常重要。”2月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王斌透露,目前,公众非常需要心理方面的疏导和积极情绪的应对。

而在一周前,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紧急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要求各地将心理危机干预纳入疫情防控整体部署。

很显然,这一次,公众心理危机干预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场疫情,是对公众身心的双重考验。”受访的业内专家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当前,做好防控疫情的社会心理危机干预,预防与减轻疫情所致的公众的心理压力,对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同样不可或缺。医护人员目前冲在抗疫战的最前线,面临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极大,对医护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危机干预已极为迫切。

过激情绪极易导致过激行为

每当重大疫情发生时,或多或少都会出现抢购潮。2003年非典时期,一句“碘盐可以防非典”的谣言,让国内一时刮起全民疯抢碘盐的高潮。

而这一次是“双黄连”。1月31日深夜,一则“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息,触发了双黄连在线上被迅速抢购一空、在线下排起长队的别样景象。

2月1日,官方发布消息称,“抑制不等于预防!”并提醒“普通人请勿自行服用双黄连口服液,运用中医中药,脱离辨证论治都是不准确的!治病请遵医嘱”。

2月3日,记者通过互联网查询多家电商平台发现,目前双黄连口服液近期已恢复线上供货,不过发货期最早要到2月15日。

“在信息不对称的状态下,出于对自身生命健康的担忧,大量公众会加入到抢购潮中。”北京中医药大学法律系医药卫生法学副教授邓勇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在疫情防控中,有新的研究进展,及时披露有利于公众了解最新进展,增强公众的信心。但是在披露过程中需要注意信息对公众的影响。

邓勇指出,尤其在披露较为专业的信息时,如果涉及到可能因公众误解引发抢购潮的信息,要在披露时作出必要的解释。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前任会长、北京师范大学二级教授许燕告诉《法制日报》记者,从心理学分析来看,重大疫情发生后的抢购事件,背后折射出的是社会公众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危机。

面对目前没有特效药的传染病而言,包括心理学家在内,几乎所有人都会启动人对死亡恐惧的本能。许燕说,过激的情绪,极易导致过激的行为,一定程度上反而会对疫情防控工作有所干扰,所以必须尽快通过不同方式进行危机干预。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陈雪峰分析指出,面对疫情,有些人可能情绪影响比较大;有些人可能认知影响比较大,大量信息反复刺激导致注意力、记忆力都受影响;有些人可能行为改变比较大;也有少数人可能会出现失眠、胃疼、腹泻等躯体反应。“这些反应大部分是正常的心理应激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警觉性,主动调整自己去适应变化。”陈雪峰提醒说。

社会心理干预需分层同时开展

专家普遍认为,面对突发疫情,公众容易出现恐慌等负面心理,需要政府对其进行一定的干预和指导,以避免报复社会、放弃治疗、精神崩溃等情形发生。

官方也注意到,已出现一些心理危机案例:发热门诊患者和住院隔离患者感到焦虑、恐惧、孤独等,一线医务工作者压力过大、疲劳紧张甚至耗竭崩溃,普通公众出现不同程度的不安或担心害怕等。

值得肯定的是,官方对这项工作给予足够重视。

1月28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印发《指导原则》,要求各地科学、规范地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相关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指导原则》强调分类干预。根据受疫情影响的程度,将目标人群分为四级。将第一级人群(住院治疗的重症及以上患者、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疾控和管理人员等)作为心理危机干预的重点,逐级扩展到为居家隔离者、家属、普通公众等第二、三、四类人群分别提供心理危机干预等服务,并针对不同人群提出心理危机干预要点。

“心理危机干预时,要坚持根据不同人群‘分层展开、同时展开’的原则进行干预。”许燕告诉记者,医护人员冲在第一线,工作和心理压力极大,但由于职业要求,负面情绪不能表露需要伪装,时间一长会产生“情绪劳动”现象,更容易造成医护人员身心损耗。因此,要进行更精细化、更紧迫、更有针对性的危机干预。而对于普通公众,如果不进行适度干预,则会带来不稳定因素,诱发次生事件或群体性事件。因此,既要各个群体同时展开干预,又要分层干预。

对此,邓勇观点十分相似。他指出,由于不同人群在疫情中所处的位置不同,产生的心理危机程度和内容都有所不同,进而引发的对个人、家庭和社会产生不良影响的行为类型也不同。因此,需要根据理论推测和经验总结对人群进行分类,以便于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

“考虑到社会心理干预资源有限,需要划分重点,把好钢用到刀刃上,以便发挥出最好的心理干预效果。”邓勇说。

设立应对疫情心理援助热线

在许燕看来,经历了非典疫情后,目前我国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已较为成熟。在此次疫情发生后,不少省份、行业协会、国内高校及心理机构都已经积极开展心理危机干预。

记者查询公开资料发现,目前,各省共开通了 300余条免费心理援助热线,有些地区还开通了2019-nCoV肺炎疫情专线。

2月2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设立应对疫情心理援助热线的通知》,要求各地要在原有心理援助热线的基础上设立应对疫情心理援助热线。

不过,许燕提醒,由于心理危机干预热线在每次干预时耗时较长,难免会出现公众无法打进热线的情况。

她坦言,“干预热线更多是针对个体服务,目前针对一类群体的心理危机干预的还比较缺少。”许燕建议,通过官方媒体的力量,推出一系列针对公众应对疫情调整心态的科普讲座,科普正常的心理反应与心理危机的区别,让公众做出一定的识别,确保一对一的热线干预更精准。

邓勇则认为,由于不同地区人群结构和干预资源结构不同的,可能出现干预资源因资源的区际错配而出现“短缺”现象。因此,他建议对地区人群结构和干预资源结构进行分析,同时,调剂区际干预资源结构,避免“短缺”现象的发生。

“国家应根据现实情况尽快疏通食品运输通道,确保基本生活用品的充分供给。”在许燕看来,要从更多细节入手调整公众的心理状态。在大的疫情发生时,公众更需要过度的资源储备带来安全感。而个别地方违规设卡拦截、断路阻断交通,一定程度出现蔬菜等“菜篮子”产品出不了村、进不了城。药品的供给同样如此。如果能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则从另一角度缓解了公众的恐慌心理。

专家普遍认为,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免疫力、抵抗病毒攻击。民众应当如何自我调节心态?陈雪峰建议,可以通过“五个一”实现:制定一个计划。安排好每天要做的事情,特别要保证规律的饮食和睡眠;钻研一件事请。看书、听音乐、写字、学习一项新技能等;找到一种支持。认真地跟家人一起做家务和聊天。没有同家人在一起的,可以通过电话、视频聊天等方式跟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进行一项锻炼。心情烦躁时,做一遍八段锦或自己喜欢的室内运动;思考一些体验。思考自己可以从这段经历中获得什么有价值的人生体验。

当然,陈雪峰特别强调,自我无法调节时,应当拨打热线电话或寻求在线心理咨询。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