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仁心大爱

身患心脏病仍与时间赛跑:九龙坡区医疗救治组组长的“战疫”故事

发布时间: 2020-02-18 13:16:23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荆晓强

中国网2月18日讯 “第五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正式下发,请大家认真学习。”

“请各位医生加强信息安全意识,保护好患者的就诊信息,不要在公众群里传播!”

……

近日,在九龙坡区级医疗救治组、区级会诊组、区人民医院感染科等工作群里,每天都能看到这样的工作信息:有宣传教育的、有温馨提示的、还有工作部署的……信息的发布者,是九龙坡区医疗救治组组长及会诊组组长陈仲祥。

今年51岁的陈仲祥,不久前才做了心脏病手术。但自从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以来,他的脚步却愈发快了起来。“我没有时间慢慢走,必须走得更快甚至跑起来,才能赢得时间,在最短时间和最小范围内发现确诊病例,避免疫情扩散。”

image.png

陈仲祥(右一)和同事一起分析CT影像。赵海 摄

区级医疗组“双组长”

把家搬进办公室

“习惯了,疫情来了这是职责所在。”2月14日晚8点过,笔者通过电话联系上了陈仲祥,电话那头风声呼啸,陈仲祥满怀歉意地笑着说:“我刚刚才会诊结束,坐在车上准备回家。今天好不容易下了个超级早班!”

腊月二十七,我区成立了区级医疗救治组和区级医疗会诊组。医龄已满27年的陈仲祥,作为重症医学科的资深专家,同时具有感染科和呼吸科的医疗经验,兼职担任两个组的组长,成为我区抗击疫情的焦点人物。

从非典到禽流感再到新冠肺炎,每当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突发,陈仲祥所在的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和感染科始终站在“紧急应对”的第一线。

腊月二十八,陈仲祥把家搬进了办公室,制定方案,疫情筛查、患者治疗、组织会诊、医院感染管理等等。每一项工作他都亲自上阵指挥,与专家组、团队人员同进退、深入调度、确保疫情防控工作组织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协作到位,吃盒饭、睡沙发成了家常便饭。

“8时,早会听取各组工作情况及存在问题汇报,部署下步重点工作;9时,专家对急危重症远程会诊;10时30分,同市专家组成员研究重症病人下一步救治方案,进ICU病房,连续3小时查看病人;15时,参加疫情防控视频调度会,汇报诊治病人、ICU病房运行情况;15时50分,与捐赠医疗物资部门进行对接;16时50分,向指挥部汇报医生倒班和可用床位情况;20时30分,牵头组织会诊、研讨危重病人救治;23时,安排门诊病区工作。”

这只是陈仲祥近段时间来其中一天工作安排的缩影。“每天,接打电话近百个,发出指令几十条,楼上楼下走上万步,主持抢救、对接专家……连续20多天,‘超级累’被我熬成‘新常态’。”陈仲祥笑着说。

image.png

陈仲祥(右一)查看患者病历。赵海摄

反复检测出成效

彻夜守候为生命

“我们在每一次会诊和确诊时,内心都是矛盾的。”陈仲祥说,一方面希望患病的人越少越好,一方面又希望能够尽快排查出患者,控制住疫情扩散。秉持着对广大人民群众负责的心态,陈仲祥和专家组拼尽全力。不论是典型病例还是非典型病例,他们都全面排查,不容疏漏。

曾有一名患者,没有出现任何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但陈仲祥通过观察ct影像,发现了异常。他对患者做了4次咽拭子核酸检测和血液采样,结果却始终呈阴性。这时,陈仲祥依然坚持再做检测。随后,该患者在肛拭子核酸检测中,结果显示呈阳性,验证了陈仲祥的推测。当大家向他投去赞赏的目光时,他却表示自己只是坚持了医生基本的道德和责任。

作为临床一线的一名医师,他曾经有为了抢救病人,不分昼夜、连续作战数天的经历,对突发应急事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月5日晚上11点,一位高度疑似病人病情突然恶化,呼吸频率达到46次/分,病情十分危急。此时陈仲祥立即查看了患者胸部CT,结合患者病史和现在的情况,指挥值班医师刘杰调整了呼吸机参数,患者呼吸困难得到显著好转,指氧饱和度从92%上升到98%,呼吸频率下降至25次/分。

但陈仲祥仍不敢松懈,从晚上11点一直到凌晨4点多,他一直坚守在办公室,一边处理事务,一边密切关注着这位患者的一切细微变化,随时调整用药和治疗。经过一夜的抢救,患者化险为夷。

“在汹涌的疫情面前,每分每秒都关系着存亡、意味着责任。”陈仲祥说,今年51岁的自己,不久前才经历了心脏病手术,但个人的安危同成千上万的生命相比,实在微不足道。陈仲祥不仅这样说,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群众安康,就是我最大的心愿!”(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