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水县太和镇党委书记刘红锋:用初心践行使命,用行动见证实效
中国网2月24日讯 新年的钟声还未敲响,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全国迅速蔓延,面对此事,太和镇党委书记刘红锋作为全镇的领头雁,以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当先锋做表率,带领太和镇广大干群共同构筑起邻水北大门的“防疫墙”。
迅速研判当好“领头雁”
“卡点撤了,但不代表我们的工作要放松。”2月24日,邻水县太和镇党委书记刘红锋嘱咐大家要继续保持作战状态,不可麻痹大意。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刘红锋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示范表率作用、坚守岗位,一直坚持吃住在镇,每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亲自制定工作方案,带头做好防护、带头检测体温、带头不回家、带头到一线入户宣传、带头深夜检查卡点、带头熬夜加班。带头入户走访慰问、关心关怀群众、关心关爱干部。深入一线调研、一线督查、一线落实。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行动影响大家,积极发挥领导干部率带示范作用,形成全员讲忠诚、干事有担当、领导有率带、万众齐防控的良好氛围。
据刘红锋的同事介绍,他从1月22日开始至今都没有真正回过家,就连除夕阖家团圆的日子都没能回去。他很早就在网上看到武汉那边的疫情,深知春节返乡群众大量增加,他早谋划早准备,采购消毒酒精220瓶,体温枪35支,口罩1800个,在返岗第一时间为干部提供了防护保障。1月23日又自制海报300张、张贴明白纸1000张,率先录制宣传音频广泛宣传,主动在210国道(普新与欧家交界处)设置卡口开展检查(后于2月1日移交给县指挥部统一管理),让防控工作走在全县最前面。
群防群治吹响“集结号”
2月5日凌晨3点,刘红锋办公室的灯还亮着,同事看到后以为他忘记关灯,便去看看,发现他正埋头奋笔疾书,便问道:“都这么晚了,书记你怎么还不休息,身体还是很重要。”他说,随着疫情工作的逐步开展,太和镇因地理位置特殊、大竹县应急响应与邻水县未同步启动、管控力度、强度与太和镇差距甚大等客观原因,出现共场的个体工商户、部分群众不理解,认为管控过于严格,有的群众千方百计绕道去欧家赶场等难以管控现象。面对这个现实问题,必须亲自研究主攻方向,起草太和与欧家镇的联防联治协议,明天他就要去欧家政府商定协议内容,这也是毗邻边界联防联控工作的开端。
参加上级会议、阅读上级文件掌握精神,了解全镇情况、熟悉干部队伍、科学谋划、统揽全局。除此之外,刘红锋经常抽出饭点时间,走村入户,深入一线深入群众,亲自把关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各个关键点,确保不放松一丝间隙。群众、卡点值守人员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刘书记又来了,每次来都要带些慰问品,关心我们身体状况,主动询问我们有什么困难,有这样的书记带领,我们太和会平安的,也会更加繁荣。”他的用心用力搞好疫情防控的工作精神,感染了许许多多的群众、青年大学生、退役军人,聚全了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抗击疫情。大学生主动站出,加入志愿服务队。
有一次,刘红锋入户宣传的时候,天坡村一名群众对他讲到:“这次疫情就听政府的,政府怎么说,我们就跟着做。”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他当场就落泪了,群众的自此让他感动。他以更热烈的工作精神迅速投身至疫情防控,这位婆婆的话正是从侧面印证了群防群控取得的成效,疫情防控工作得到了全体群众的支持与配合。尤其是老党员、退休老干部、退役军人、五保户、贫困户、爱心人士的支持与拥护,他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特殊群体都捐献出一份爱心,全镇共收到物资及捐款10余万,吹响了“集结号”,营造出了群防群治的氛围,他流的是感动的泪水。
用心用情打造“定心丸”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刘红锋了解到老干部张来权家里有96岁高龄的父亲需要他照顾,老干部曾特禄上有老年痴呆的父亲、下有生病住院的小儿。他主动劝他们夜晚回家照顾老人孩子,“没事的,疫情防控也是为了群众,家庭成员也是群众,总不能只顾及到一边,你们用心用情、勤勤恳恳开展工作,走村入户开展排查,你们做到了应该做的,你们晚上回去就是。”他时刻为干部群众着想,却很少为自己考虑,他的同事们总说:“他像打了鸡血,一天精神好得很”,可他在没人的时候,只有用药压住身体的不适,少有人知道他曾在2019年因肝功问题住过院,一住就是一个半月,医生叮嘱的是不能熬夜、饮食作息时间要规律。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他顾不上自己,深夜带队开展“夜辅导”,在三个场镇开展查处打麻将行为10人次,等回到单位就接近凌晨4点了,哪还有时间休息。特别是从1月21日至今,从未休息过一天,女儿上大学利用假期回家团聚却没能见一面,儿子在微信上呼唤“爸爸,好久回家?”,他只能说,再等一等,明日复明日,终于趁2月13日回邻水参加新闻发布会的空闲时间在家楼下,与家人远远地见了面,看到儿子边呼喊边奔跑着来的画面,为了避免接触感染,他忍着泪毅然转身驾车回到单位。他是孩子的父亲、妻子的丈夫、也是母亲的儿子。但他说:“我属于人民群众,我也是单位的主心骨,这段时间没当好儿子、父亲、丈夫,后面用时间去弥补,但疫情当前,如果人民群众的安全得不到保障,我拿什么去弥补,我必须做好榜样,让群众、全体干部有信心,筑牢必胜的心墙。”朴实而有力地话语彰显了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本色。(王悦 孔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