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触情深,重庆外国语学校学生用文言文致敬抗疫逆行者
中国网3月23日讯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无数抗疫战士不惧危险,逆风而行,牢固防疫战线。近日,一封题为《时代需要逆行者》的慰问信刊发在中国网,信的内容是用文言文写的,表达了对前线医务人员的敬佩和崇拜,以及无尽的感激之情。信的作者石家旭是一名十八岁的中学生,来自重庆外国语学校高2020届七班,目前正在积极备战高考,而这封信正是他在3月12日参加全国线上联考时所写的作文。
时代需要逆行者——致前线医务人员慰问信
武汉的医务工作者们:
你们辛苦了!
己亥岁末,庚子新春,江夏大疫,感者数万,亿兆黎庶,顿遭鲸鲵,举国举家,闭户无遗。然值此国难之时,幸有公等逆惊涛而行,举悬壶之义,扶大厦于将倾之时,拯万民于水火中。公等高义,举世感怀;吾辈后生,立志效仿。值陆沉之时有人临锋芒而上,方知我国运绵延不绝,生生不息。更晓危难之中需有人挺身逆行,有人夯实基底,方得危难之后康庄大道现于眼前。
倾危之时,更盼有人请缨上阵,砥力逆行,值疫疠张狂,戮人无算之时,幸有诸医务工作者以国是为先,置家庭身后。先有公等冲锋在前,不惧身死,后有各地捐赠在后,云集响应。凡我尧邦之所及,皆有义士请缨之楚,以一人之身,结万人队伍,携同逆行,共筑长城,隔疫情于万民之外,救灾民于沉疴之中。七旬医翁虽饱含热泪,犹效华佗济世;白衣天使已尽付心血,尚砥力奋戈。嗟夫,微公等之高义,吾邦得复为中华者哉?反观有外邦他地,政府不以公民健康为先,医者不敢以救济为务,方致疫疠蔓延。由此观之,危难之中需得义人举逆行之大义。
倾危之时,还需有人冷静反省,夯实基底。基者,底也,若基底不固更遑论楼阁之高?大疫方起之时,尝闻公等竞缺乏物资,检测试剂少有,防护服更为少甚,此则基底不固也,虽公等有扁鹊之能,华佗之术又复得施展一二乎?后幸得国家指导正确,振臂一呼,雷火二神山修建迅速,各路物资捐赠纷至沓来,此则冷静反思,夯实基底之果也。如此方知,疫情今日得控,国家组织有方,各级守土有责,唯幸公等医务人员犹有实干之风范,方能于疫疠张狂,危难之时力挽狂澜。
而如今疫情方已得控,神州人心已趋平稳,而观一国之民生,必先知一国之经济。如今中国之股市已渐缓和,渐为国际市场之青睐,前程渐明朗。而观夫欧美之形势,自染疫以来,每况愈下,其股市更有十年之一大跌。两相比较,则知今日形势皆由疫情形势所致,而海内疫情好转皆仰赖公等逆行抗疫之大功!如此,而观今后之形势,擎天之志岂是空想,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方能共克时艰。而此康庄大道,美好愿景,皆为公等医务人员以血肉之躯所铺就。由此更知,倾危间有国士逆行,则清平时方有民生安乐、国泰民安。
如今,雷火横扫阴霾散,春回华夏荡暖潮。历此前数月,吾辈更知倾危之时只盼挺身而出,砥砺逆行,更加冷静反思,回实基底,方得乾坤扭转,日后擎天之志得以报偿。于是,无多言,感慨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此致
即敬祝安好!
后生 石家旭 谨拜上
公元二零二零年三月十二日
创作缘起:言为心声 真情流露
谈起这篇作文,石家旭说,2020年的这场疫难来时,没有一个人是旁观者,身在一线的医务人员奋身抗“疫”,身处后方的许多人也应该用自己的方式在抗“疫”中尽心尽力。
石家旭的父亲也是一位医生,虽然没有奔赴武汉,但从大年三十起,就一直在重庆发热门诊工作,也是坚守在疫情一线的一员。疫情期间,石家旭不仅看到了坚守在一线的父亲的身影,更看到了父亲同事们奔赴武汉的决然。“他们‘以国是为先,置家庭身后,冲锋在前,不惧身死’的行为,让我真正明白一件事情,平时我们眼中看似理所应当的平静生活,其实是这些基层医护人员用奉献和牺牲换来的。”
石家旭与家人在一起
看在眼中,想在心里,传于笔端。这次线上联考作文题目正是给前线医务人员写一份慰问信,联想到自己的所见所想,石家旭便决定用自己擅长的文言文形式表露心迹、传递真情,向前线医务人员致敬,为前线医务人员鼓劲。
班主任刁成章介绍,石家旭是班上的组织委员和语文科代表,富有责任心,组织能力强,有很强的班级荣誉感。为人真诚,充满正能量;做事认真,且精益求精。平时爱读书写作,知识面广,口才佳,是同学们心目中的大才子。这次的考场作文能够脱颖而出,不仅是其语文能力使然,更是他一贯的思想性格的表现。
石家旭谈到,自己很早以前就有心效仿父亲从医,而这次的疫情,更让自己坚定了这个选择。“以一人之身,结万人队伍,携同逆行,共筑长城,隔疫情于万民之外,救灾民于沉疴之中。”石家旭表示,一个人的力量也许很小,但是一个群体的力量却是不容忽视的。他希望自己未来能成为医务人员队伍中的一员,能在国家遇到困难时付出自己的一份心力。
据了解,这封信在中国网发布之后,新华网、光明网、上游新闻等多家媒体相继转载,广受好评。(罗强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