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今日重庆

2035年,西部陆海新通道将全面建成

发布时间: 2020-04-10 13:50:05 | 来源: 重庆晨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荆晓强

8日,记者从重庆市政府口岸物流办获悉,近日经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重庆市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由市政府正式印发实施。《实施方案》放眼于西部地区合作和国际互联互通,对未来5到15年重庆市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作出了总体部署。

去年8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西部陆海新通道上升为国家战略。重庆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发起者和倡导者之一,按照国家规划,结合重庆实际,制定了《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明确了总体目标:到2025年,国家规划的经重庆两条主通道集装箱运量将达到30万标箱;铁海联运班列、国际铁路联运班列、跨境公路班车开行数年均增长超过15%;通道沿线国家(地区)客货运航线达到50条;建成与东盟国家产业合作示范区3个。

到2035年,西部陆海新通道将全面建成。通道物流实现规模化、集约化运行;运营组织水平和通关便利化水平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物流成本大幅下降;支撑重庆建成内陆开放高地的作用充分显现;重庆引领区域协调发展和带动西部发展的新格局形成。

《实施方案》围绕建设重庆运营组织中心、完善通道网络体系、培育通道经济和枢纽经济等主要目标,明确了26项重点任务。并提出要加强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建设、强化通道能力建设、提升通道物流服务效能、促进通道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提升通道对外开放水平、强化政策保障和组织实施,以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充分发挥“三个作用”,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对话

市政府口岸物流办主任聂红焰:

围绕三项重点任务 重庆打算这样干

8日,重庆市政府口岸物流办主任聂红焰围绕《实施方案》的出台背景、特色亮点和下一步工作进行了深度解读。她表示,接下来市政府口岸物流办将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强化物流降成本、土地供给、财税支持、人才培养方面政策保障,进一步培养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三项重点任务

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怎么建?

宏观层面,重庆依托自身独特的区位优势,建设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促进交通、物流、商贸、产业深度融合,激活区域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最终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通道经济和枢纽经济,辐射并带动周边省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微观层面,重庆要组建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作为协调通道建设实体机构。

两条主通道怎么建?

重庆着眼强化通道能力建设、提升通道物流服务效能、促进通道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提升通道对外开放水平等四个方面,打造交通便捷、物流高效、贸易便利、产业繁荣、机制科学的主通道。

具体来看,就是要重点增强铁路运输能力、提升公路、港口和航空能力、完善通道市域网络等;

重点强化主枢纽分工协作、发挥辅枢纽支撑能力、打造干支联动的重要节点、畅通主辅枢纽之间“微循环”、提升运输组织能力、强化出海出境大通道高效衔接、打造境内外供应链节点体系、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等;

重点发展通道经济、培育枢纽经济、促进贸易提质增量、积极发展特色物流等;

重点发挥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效应、发挥开放合作平台作用等。

省际协商合作机制怎么建?

重庆将联合西部省区、海南省、广东省湛江市,建立西部陆海新通道省际协商联系会议,统筹协调区域合作,研究制定区域政策保障体系,争取国家层面政策支持。

“近期,重庆将组织召开省际协商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对组织体系、运行规则予以明确,研究讨论有关跨区域重大事项。”聂红焰说。

围绕新发展理念

打造跨区域公共运营平台

“在《实施方案》中,始终贯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聂红焰表示,我市以创新驱动发展,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胆探索新业态、新模式、新举措,引领通道建设向更高效率、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方向迈进。

以创新引领为例,重庆将打造跨区域公共运营平台公司,联合通道沿线省区市实现通道的统筹运营,实现“三统一”,即统一品牌、统一规则、统一运作,打造国际化品牌。

“这是重庆在中欧班列运营模式上的创新升级,目的是推动资源进一步整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整体效应最优化。”聂红焰说。

在协调发展中,重庆将借力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通道经济,联合通道沿线省区市共建一批产业转移合作园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国际经贸合作园区;发展枢纽经济,依托重庆陆港型、港口型、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实现通道与产业、重点枢纽与次级节点的协调发展。

西部陆海新通道还要“绿色低碳”,重点增强铁路运输能力,促进运输结构调整,释放铁路低能耗优势。《实施方案》明确,将加快推动渝怀铁路增建二线、铁路枢纽东环线、渝昆高铁、成达万高铁等项目建设;实施达万利铁路、成渝铁路、川黔铁路等项目扩能改造;开展广涪柳铁路、广忠黔铁路、渝贵高铁、渝湘高铁黔江至吉首段、兰渝高铁、沿江高铁重庆至宜昌段、万黔高铁等项目前期工作。

开放、共享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属性,《实施方案》提出,打造境内外供应链节点体系。推动在新加坡、越南等地区建设境外分拨集散中心、海外仓和集装箱还箱点,构建国际物流供应链节点网络。创新建立集装新共享调拨体系,建设具备公共属性的集装箱调度管理中心,推进铁路箱和海运箱互换、共享,解决内陆地区集装箱资源不足的问题。联合通道沿线省区,依托重庆运营组织中心,共建集中管理、统一调拨、平时服务、灾时应急、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的西部应急物流组织保障体系。

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咨询研究部部长郝攀峰:

建设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 是对运营能力的考验

昨日,参与《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编制的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咨询研究部部长郝攀峰接受采访时表示,《实施方案》的出台必将引起通道沿线各方的高度关注,也必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全面指导重庆、引领西部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行动纲领。

郝攀峰说,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重庆牵头建设省际协调合作机制,具有先天的政治优势,也有集齐公铁水空各种运输方式的物流资源优势。

“建设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是对通道运营能力的考验和难点。重庆要成为通道运营中心,承担通道组织中心,还要协同各方下苦功夫,有很长的路要走。”郝攀峰认为,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牵头协调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要以保证通道畅通、提升通道效率为导向,倒逼铁路、公路线路、相关场站和设施衔接等“卡脖子”问题的解决,加快补齐集装箱货运场站、快速货运铁路等设施短板。

2、共同推进通道规则体系建设

西部省区市抱团建设,以高频次的通道国际铁海联运班列为载体,开展通道标准化示范行动,加强和沿线国家相关机构的规则互认,逐步提升制定国际海运、国际贸易规则的话语权。

3、促进通道信息的互通衔接

建立“一站式”通道公共信息平台,为通道沿途货主、运输企业、报关代理企业提供通道运行信息、车货供需信息、集装箱实时位置和温湿度信息等服务。

4、推进多式联运新技术新装备运用

通道运营和组织中心要积极引导和协调冷藏集装箱、粮食专用箱等专业集装化装备在通道运输中的应用,加快引导智能集装箱、智慧化场站和智能中转设备的应用,支持运输企业与装备制造、租赁企业联动发展,培育集装箱租赁市场。

5、提供通道的金融服务支撑

利用金融机构各种融资产品,吸引国内外资本参与通道项目建设,设立通道建设基金、国际投资基金。推广使用沿通道的人民币结算,探索跨境和外币境内便捷网上支付模式,协调各省区市共同开发融资产品,设立物流结算中心。

6、加快建立境外公共节点和集疏运体系

强化与新加坡港、海防港等港口合作,主动建立与东盟国家内陆港联通,支持企业在新加坡、越南河内和胡志明市、老挝万象等中南半岛主要枢纽节点建立公共的境外分拨集散中心、集装箱提还箱点和海外仓,降低通道运行成本。

南向通道公司:

加强与各省区市对接 搭建运管服务体系

“《实施方案》的出台,为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明确了方向和重点。”8日,中新南向通道(重庆)物流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南向通道公司)负责人表示,该公司坚决贯彻落实方案中的各项任务,坚持高质量运营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为重庆打造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推动重庆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今年大力推动建设陆海新通道国际集装箱运管中心,完善通道的落地配套,以降低海运箱使用成本以及货物中转、分拨成本。”南向通道公司负责人表示,通过深化与银行的合作,争取年内上线通道金融服务产品;加快国际铁海联运“一单制”建设,实现“一次委托、一单到底”,提高全程运行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供便利通关和金融服务。

此外,南向通道公司还将加强海外拓展,加强与中欧班列(重庆)联动发展,扩大物流目的地覆盖的国家和港口,将远洋服务占比提升到20%以上。完善国内外服务网络,布局国内区域服务网络,设立马来西亚、印尼等海外分拨中心。并加强与市内各区县合作,精准服务产业;加强与通道沿线各省区市对接,构建以重庆为核心的运管服务体系。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韩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