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聚焦重庆

重庆彭水:“六个紧扣”做文章 确保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

发布时间: 2020-04-17 13:20:18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荆晓强

image.png

中国网4月17日讯 深化脱贫攻坚以来,重庆市彭水自治县按照“精准扶贫、因病施治、保障基本”原则,建立完善保障运行机制,着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扎实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实,确保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

新田镇泉沟村村民张成勇属于典型的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其爱人陈万群从2008年患上慢性肺心病,每年就在各医院医治,花销不小。“你想那个医疗费用单子最少都有这么厚。”说起10多年来爱人的治病花销,张成勇用拇指和食指比划着。张成勇说,十多年,爱人每年的平均花销都在好几万,尤其是近几年,爱人每年光吃药、住院的费用,都在10万以上,“真的是压力大啊!”张成勇告诉记者,2013年,他一家成为典型的因病致贫的贫困户,2015年全家实现了脱贫。不过,按照脱贫不脱政策的要求,他家依然享受慢病治疗的各种政策补助。今年4月4日,爱人还到县医院住了8天院,花了好几千,不过除去报销和补助,自付仅几百块钱。“前些天我去县医院住了8天的院,花了近7000元钱,但我报销过后花了800多点,还是靠政策好。”说起自家的境遇和好的政策,陈万群十分欣慰。

image.png

这些年,张成勇一家7口就靠着他做灰工挣钱,每年虽然也就挣四五万元。但家里三个孩子的教育和全家的基本医疗有了保障,家里的经济负担大大减轻。“这两三年爱人基本上每年都要医个10多万,还好,这个政策好,孩子教育、爱人医疗得到保障,要不然根本就没法支撑。”眼见各种保障下自己一家的生活没受影响,张成勇一脸笑容。

在彭水县新田镇,享受到基本医疗保障的不仅是张成勇一家,据新田镇宣传委员赵晓玲介绍,他们通过合作医疗参保补助,精准脱贫保,医疗卫生专项扶贫资金补助等政策,充分保证贫困人口的基本医疗。“据上年统计,我镇有3000余人次获得医疗卫生专项扶贫资金补助,总计金额达100余万元。”

image.png

不仅是新田镇,据了解,彭水通过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健康扶贫基金、精准脱贫保险等相互衔接的“五重医疗保障体系”,让全县23万余人次的贫困群众基本医疗得到保障。“全县对贫困人口实行应保尽保,并按50%的比例政府进行资助,对全县9万余人次进行了资助。”彭水县医疗保障局副局长周平川介绍,除了对贫困人口实行应保尽保外,还及时为符合享受慢特病的患者,及时办理慢特病症,同时稳步提高医疗待遇,确保贫困群众的基本医疗得到有效保障。“彭水全县支付贫困人口医疗待遇就达1.06亿元,惠及了23.2万人次。”

据了解,深化脱贫攻坚以来,彭水县在“六个紧扣”上做好文章,确保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一是紧扣基层的集团化管理,实现共建共享共赢。运用“合作金融”理论构建集团“资金池”,创新建立“124”集团化管理运行机制。“1”就是建立基层医疗卫生集团。集团包含基层医管委(决策层)、农村卫生管理中心(管理层)、4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行层)。“2”就是资金池+绩效考核。资金池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医疗设备配置更新、对部分成员单位进行工资待遇托底,实行每月经营量继续奖励和年终财政工资支付奖励的双线绩效考核分配。“4”即人事管理、人才培养、药品设备采购和文化建设等配套措施。包括定编定岗不定期对人员动态调整,采取“送出去进修、请进来培训、院内讨论交流”方式提高诊疗水平,成立医药联合体实行药品带量采购、降低成本,帮助职工进行职业规划,有力助推健康扶贫工作,实现共建共享共赢。

二是紧扣提升基层诊疗水平,着力解决“看病难”问题。据彭水县扶贫办主任张泽勇介绍,彭水先后投入资金5亿元,改扩建基层医疗机构40所、撤并乡卫生分院21所,乡镇卫生院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彩超、西门子DR(柯达CR)、数字化影像系统全覆盖。“我县还组建36个流动医院进村入户开展送医送药服务,加快推进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乡镇卫生院和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率达100%,通过招录、派驻、定期巡诊、邻村代管等方式为贫困村配备至少1名乡村医生,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

三是紧扣完善医疗救助体系,有效缓解“看病贵”问题。彭水率先设立县级健康扶贫基金,由县财政按不低于2000万元每年预拨资金,对贫困患者住院医疗费用个人负担部分,经各项政策报销后,对合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不足90%的部分由县级健康扶贫基金予以补助。对贫困患者门诊医疗费用经各项政策报销后,在一级医疗机构就诊门诊报账比例不足85%的部分予以补助,在二、三级医疗机构就诊门诊报账比例不足80%的部分予以补助。累计发放医疗补助资金1.06亿元,惠及贫困患者23.2万人次。

四是紧扣精准签约服务管理,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深化大病集中救治和慢性病、常见病防治专项行动,428名大病患者得到集中救治,7916名特慢病患者进行签约服务管理,32038名重病及其他疾病实现100%的兜底保障。对在家且有签约意愿的110953名贫困人口实现签约服务全覆盖,对因外出务工、读书等原因无法签约的807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建立台账,对外出回家及新增贫困人口及时签约。完成在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慢病患者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17267人。

五是紧扣人才激励机制建设,持续壮大基层医疗队伍。彭水县扶贫办主任张泽勇介绍,彭水县财政每年落实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注册全科医师49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业(助理)医师424人。实施“基层医疗机构特殊人才津贴制”和“偏远乡镇特殊工资补贴制”,对基层单位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给予每月600元特殊人才津贴;偏远乡镇卫生院在完成目标考核任务后,每月给予院长800元、职工600元特殊工资补贴。加大培训力度,选派进修学习194人,其中选派到三甲医院进修88人。

六是紧扣落实“一站式”服务,切实减轻贫困患者负担。彭水县扶贫办副主任陈维凡介绍说,彭水全面落实县域内各级医疗机构对贫困患者住院治疗“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服务,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健康扶贫基金、精准脱贫保险等相互衔接的“五重医疗保障体系”,贫困人口住院费用自付比例降至10%以内。同时,贫困患者办理住院时不需缴纳住院押金,出院即时享受医保、大病保险、健康扶贫基金等报账政策,进一步减轻贫困患者就医负担。“这五重医疗保障体系,我们也是考虑了因病致贫的贫困群众的实际,对他们来说时福音,‘一站式’结算服务,让他们有了病能及时医治,治完病报销、享受政策都不用多跑腿。”陈维凡说。(赵应波 廖凯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