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梦想是可以触碰的,它存在于哪里?
我们几乎默认,日常生活只有世俗和琐碎,梦想绝不同行。但在相似的境遇惺惺相惜时,却也不得不承认,以生活为台阶,梦想才有出口。
于是,我们依赖生活,并始终不愿放弃对内心的追逐、对陌生感的探索。
城市与人,共荣共生。你我独立的个体,本身就是一道独一无二的风景。彼此观照,各自丰盈,使得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更加美好并充满创造力。
城市向上,你我共见。由共青团昆明市委组织发起、保利城冠名的「城市向上·青年力量」系列公益报道,将以8位青年人的视角,发现这座城市里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梦想。
《昆明戏窝子》不是一部寻常意义上的纪录片,4集130分钟的时间里拍了四位主人公的故事:身患重病,却倾尽百万积蓄守护滇剧的张雄;自筹资金兴办昆明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滇剧博物馆的张勇;编导演唱样样在行,讲究传承有序的张德元;送戏入校园,主张滇剧创新的李有信······以及围绕这四位主人公生发出的万千滇剧情愫。
《昆明戏窝子》没有所谓的故事曲线,用导演许东平的话说,「通过采样,用丰富、多意、微小的细节,让你看到的是当代滇剧传承万象。」
《昆明戏窝子》是许东平第一部独立完成的系列纪录片,策划、撰稿、剪辑全部亲力亲为。“我在策划题材时是一个很感性的人,但一旦坐在镜头后面,又会变得特别理智,我会让镜头去感受、捕捉情绪,它就像一名狙击手,迅速地瞄准,然后摁下扳机,打中,结束。”
“很多人认为,纪录片与故事片导演有很多相似之处——安排拍摄,并告诉人们做什么和怎么做。但是,这两者之间,有非常大的区别——纪录片导演要面对的是真实的故事而不是虚构的剧情。”
对于包括许东平在内的少数人来说,使命感是与生俱来的。这会驱使他(她)们不定时的、饱含热情地去接触、拥抱自己生活的城市乃至国家,同时他(她)们也会保持适度的冷静,去审视当下的生活状态,并思考这种状态背后衍生出的故土情结与家国情怀。
“我所理解的情怀是正确的价值观,是具有普世价值的真善美,情怀需要有对世界完整的认知。信仰、责任、担当,这是我拍摄以来一贯表达的情怀,从一而终。这也是我们青年一代最应该珍视的东西。”
这种“从一而终”也贯穿在了许东平当下同时在忙的几件事:配合省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对《云岭先锋夜校》栏目进行改版创新;她创立的众力影业被五华区组织部授予“五华区党建文化交流中心”;开展党员教育培训课件的创新研发,红色舞台剧的排练和筹备,以及公司文化品牌《青年论坛》的筹备。
“我以往的作品里,主旋律的东西比较多。主旋律并不等于高高在上,不接地气,而是要从大时代里捕捉小事件,从小情绪里引发大共鸣。我们这一代青年人,都应该从更为宏大的视角来定位自己的社会角色和责任。这也是我想表达的最核心的东西。”
我们有责任守住城市的文化基因
简陋的化妆间里,一群年过五旬的老人,举着小镜子在桌角旁、戏箱上、抽屉里拍彩、拍红、定妆······神情专注、一丝不苟;贴片子、挽发髻、戴配饰······在一番看似繁琐实则井井有序的流程后,一个个角色便从戏文里走了出来,顾盼生姿,神采飞扬······
在纪录片《昆明戏窝子》的拍摄现场,许东平盯着镜头里的才子佳人、帝王将相,思绪也随着丝竹声声飘到了百年前滇剧兴盛一时的那个年代。
许东平与滇剧结缘可追溯到2013年。“我和几个朋友自筹资金拍摄了一部叫《故乡云南》的系列纪录片栏目,滇剧是作为其中介绍昆明历史的一个小章节。为了搜集拍摄素材,我们到了官渡,遇到了坐在轮椅上的张雄和他散尽家财也要坚守的「古渡梨园」。”
“当时受到的触动非常大。第一个念头就是:一个普通人为了挽救、传承我们这座城市最古老的戏种,付出了这么多;我们这些举着摄像机的人,又该做些什么?”自此之后,许东平和小伙伴们开始免费为张雄拍摄滇剧素材,断断续续一做就是几年。
也许是上天不忍心许东平辛苦拍摄的素材就此蒙尘,2017年昆明文广体局打算拍摄一部介绍滇剧、时长20分钟左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面向全社会进行招标。许东平自然而然地去竞标,顺理成章地中了标。
就这样,本就已经触摸到滇剧艺术殿堂的她,又借此机会推开了一扇新的大门,真正登堂入室,得窥精华。“我结识了张勇老师、张德元老师、李有信老师、汪美珠老师、杨茂老师,还有许许多多痴迷滇剧的同道之人。拍摄的每一天,我都被感动着,他们当中很多人年事已高,真的是用生命和时间赛跑。”
也正是因为这份感动,让原本20分钟的内容被逐渐拉长,最终变成了一部4集130分钟的系列纪录片。即使严重超支,许东平也不愿错过一个镜头,敷衍一个场景。经费不够,就自己想办法筹钱。“当时真的是把能借钱的办法都用了一遍。”
后来在昆明市文广体局的帮助下,许东平申请到了2018年昆明市“文艺精品工程”的项目,拿到了10万元的宣发补助。但她没有用这笔钱来补自己的亏空,而是用来制作光碟,到全国各地去参加影展。
“这是我们的城市文化,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最终,《昆明戏窝子》入围2019年文化和遗产日非遗影像展,第三届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展,并被国家图书馆和中国民族博物馆永久收藏。“那一刻,我的脑子里像过电影一样闪过很多画面,很多张面孔。然后轻轻地吐了口气,整个人都轻松了很多。”
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载誉归来的许东平决定将自己所有的版权素材免费分享给需要的人。“这部片子不只属于我个人,而是所有传承人和所有帮助支持过我们拍摄《昆明戏窝子》的领导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我看来,这部片子的传播价值远远高于物质价值。”
“值得欣慰的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以云南省滇剧团、玉溪滇剧团为代表的专业剧团都开始求新求变,涌现出了《水莽草》这样反响热烈的新派滇剧。我觉得所有文化的复兴和传承症结都在于人,在于大家愿意花何种精力做这件事。”
“《昆明戏窝子》的成功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我现在依然还在进行着《昆明戏窝子》的后续拍摄,未来只要条件允许,我会一直拍下去。我们这代人有责任守住城市的文化基因。”
信仰、责任、担当是我片子里最重要的东西
2014年,许东平开始参与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党员教育片的制作,先后制作各级各类党员教育片100余部。
其中:
《改变》荣获第十四全国届党员教育片评选活动二等奖,云南省党员教育片评选活动一等奖;
《织梦——十九大代表蒋秋香》荣获第十五届全国党员教育片评选活动优秀奖,云南省一等奖;
《信仰》荣获2019年云南省党员教育片评选活动一等奖;
《担当》荣获2019年云南省党员教育片评选活动二等奖,
党员教育片创新微电影《百王寨》荣获“中国梦云南美”微电影大赛优秀奖等。
······
“作为一名拥有13年党龄的党员,我的责任就是要用影视语言传播正能量,呼吁全社会的责任和担当。”
2017年,许东平开始担任执行编导,负责由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主办的面向全省党员的系列访谈栏目《“云岭先锋”夜校》,栏目以访谈形式为主,重点对中央精神及省委相关工作部署进行解读,对党的各项惠民政策进行解析,对广大党员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解答。
“这个栏目目前做了34期,一共探索了6种表达形式。从一开始演播厅里新闻类的访谈,到主持人带着大家去探究,再回到演播厅里分享,我觉得这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对于政策性和理论性很强的栏目,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很关键。要让基层的党员和群众爱看,又要把政策和理论说清楚,这是这个栏目最难的地方,也是最有魅力的地方。”
“当然,作为党员教育的栏目,不能为了迎合观众而降低标准,而是要通过内容引导观众提高认识水平。为了更好地挖掘新的传播角度,在制作期间,我和我的团队每天也会拿出大量时间来进行党建理论知识的学习,收益匪浅。”
如果有机会,我想做一部《昆明口述史》
“作为云南的省会,昆明有其开放和包容的一面,但也自带散淡的气息。具体到城市文化,我个人觉得昆明的文化太散,没有很强的聚合力,我们一直在追忆汪曾祺的「昆明的雨」,追忆「西南联大」往事,但是回到现实我们却感受不到这些气息和传承,这是需要反思和改进的。”
“未来如果有机会,我想做一部《昆明口述史》,通过不同的见证人记录下曾经的昆明和昆明文化。我还想为昆明拍摄一部纪录电影、一部故事电影。我现在已经做了一个青年论坛,希望这个青年论坛能够让有想法的青年人聚到一起,大家一起为昆明的发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爱上这座城市,是从那一刻开始?
昆明是宁静淡泊、与世无争的。身处在四季阳光雨露、遍地花团锦簇的环境里,又远离了逐鹿天下、问鼎中原的政治中心,昆明人感兴趣的是过日子,是享清福,过去老昆明人的三件大事——“烤太阳、吃茶、冲壳子(聊天)”,全都是一片闲心,好像连时光也眷恋于此,止步不前。
到今天,昆明早已是一座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城市。她在2019“新一线城市”中榜上有名,她是亚洲五小时航空圈的中心,她与中国的大多数城市一样,高楼林立,商场遍地,同样有着生活的压力。
然而昆明人依然是慢悠悠的,冬天在湖边喂喂红嘴鸥,夏日在雨后逛着的菌子集市,无论走到何方,也都不忘提一句“还是在昆明舒服”。(作者:王诗莹 来源:昆明共青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