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 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
市委五届八次全会提出,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促进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把成渝地区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离不开人才的智力支撑。促进人才事业兴旺,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日前,围绕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重庆日报邀请到市人力社保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元春,荣昌区委书记曹清尧,市科技局一级巡视员徐青,西南大学党委书记李旭锋,重庆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黄意武共同探讨。
人才将发挥重要支撑引领作用
重庆日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的重要意义?
陈元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人才将发挥支撑引领的战略资源作用。人才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是建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支撑。
从双城经济圈功能定位看,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亟须加大产业、金融、商贸等人才集聚力度,加快提升综合经济实力;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亟须加快集聚“高精尖缺”人才和团队,着力增强创新能力;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亟须提升人才队伍的国际化水平,以人才开放推动改革开放;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亟须大量规划设计、生态环保、医疗卫生、文化创意等人才,从而让人才在流动和集聚中支撑双城经济圈建设。
李旭锋: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成渝两地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人才是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的重要智力支撑。近几年,成渝地区为聚集创新人才资源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如推出重庆英才计划等一系列人才政策举措,吸引了一批高端人才,但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医药、新基建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方面,仍需要大规模的创新性人才资源,需要加紧引育产业转型升级所需的紧缺人才队伍。
黄意武:人才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合理流动是推动资源有效配置的应有之义,人才高效集聚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推动人才发展是双城经济圈建设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一方面,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充分发挥人才的支撑作用。建设“两中心两地”迫切需要大量优质的人力资源,尤其是需要涉及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基础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充分发挥人才的引领作用。人才资源是各种生产力要素配置中最具活力的部分。人才引领发展潮头,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可助推成渝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更可以推动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办好自己的事情 加强协同合作
重庆日报:请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谈一谈当前正在推进的人才协同发展重点工作及下一步打算。
陈元春:前不久,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协同发展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召开,双方共同签署人才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市人社局也与四川省人社厅签订相关合作协议。
下一步,市人社局将练好内功,推动成渝地区人才协同发展合作。一方面,促进“一区两群”人才和劳动力资源优势互补和交流互动,以“一区”带动“两群”人才协调发展。加快完善我市人才政策措施短板,加快推出“塔尖”“塔基”人才政策、重庆英才服务办法等政策措施。另一方面,建立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联盟,在成渝毗邻地区建立省级产业园,联合四川举办2020重庆英才大会,推动成渝专技人员职称、职业技能等级互认,推动“重庆英才卡”与四川“天府英才卡”对等互认等。
曹清尧:荣昌区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采取吸引和培育相结合方式,引导各路人才向荣昌集聚,持续营造“近悦远来”的良好人才生态。近三年,来荣昌工作的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高级职称人才是前10年的总和。
荣昌的做法是:一是打造高端平台吸引人才。重庆第一个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国家生猪产业技术创新中心通过科技部专家评审,有效集聚全国乃至全球科研、生产人才,形成生猪全产业链,建设国家畜牧科技城。二是打造特色品牌聚集人才。以荣昌国家高新区为载体,围绕陶瓷、食品、医药、畜牧等主导产业,以产聚才,以业兴才。三是打造宽松环境温暖人才。出台关爱人才政策,政治上培养、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让人才有家的感觉。四是打造灵活机制流动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废除服务年限,人才进出自由。
徐青:4月14日,市科技局和四川省科技厅正式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双方聚焦增强成渝地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推动形成区域科技创新平台共建、资源共享、项目共促、政策共通、成果共享局面,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有效推动两地科技创新资源的开放共享、促进高端人才流动和集聚、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双方还签订了3个子协议。
下一步,聚焦基础前沿领域和地区重点产业领域,两地将联合推进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川渝实验室、国家野外站等科技创新基地,搭建科技人才发展平台。建立两地科技人才交流协作机制,支持科技人才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两地协同开展科技成果权属改革试点、协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对接、协同培育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协同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协同推进一体化技术市场建设等。
李旭锋:当前,西南大学正全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大力推进师德师风领航计划,获批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建立健全人才引育制度体系,着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倍增计划和青年创新人才引育计划,充分发挥在教师教育和农业科技等方面的自身优势,积极投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下一步,将与重庆大学、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等高校协同合作,通过加强学科平台、高端人才、学术成果共享等方式,打造创新共同体,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高校创新人才资源的优势互补与共建共享。
找准联结点 实现互利共赢
重庆日报:请问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在人才协同发展方面有什么对策和建议?
陈元春:建议加强规划协同和政策协同。牢固树立人才协同发展理念,相互协作、共同实施,抓住国家“十四五”规划编制的窗口期,成渝共同争取推动一些重大政策、重大改革和重大项目落地实施;协同开展人才制度和政策创新,实现步调一致、同向发力,健全综合竞争力强的区域人才政策体系,在省市“十四五”规划、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中突出人才协同发展内容,完善柔性引才机制,推行周末工程师等柔性引才用才模式。建立区域一体化的人才评价制度,协同实施人才评价分类改革等。
曹清尧:建议围绕打造“两中心两地”,根据区域发展规划及城市功能定位,在产业布局、人才引进、人才交流等方面加强沟通和协调;抢抓“新基建”机遇,积极谋划一批事关占领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的新产业项目,推动区域内新兴产业人才聚集。打破户籍、身份、人事关系等制约,支持“圈内”地区招聘信息共享、互设分支机构、人力资源培训等方面合作,促进人才协调发展,鼓励引导人才流动。营造国际化创新创业环境,为人才提供优质服务水平,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加速向“圈内”集聚。
徐青:建议探索高层次人才柔性流动机制,促进人才跨地区、跨行业、跨体制流动。推动两地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合作,共同承担科研任务,开展联合攻关、促进成果转化;建议建立全过程、专业化、一站式人才服务体系,成渝两地共同推进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各类高水平研究基地建设等。
李旭锋:建议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优化人才顶层设计;培育高端人才,激活人才发展动力;打造产学研创新联盟,搭建创新人才发展平台;建设高校人才发展联盟,实现人才资源共建共享等。
比如,继续引进国内外“双一流”高校、国家科研院所与成渝高校形成教育共同体,并在成渝地区产业园区设立分校或研究所,带动成渝高校提档升级,形成人才聚集效应等。
黄意武:建议立足自身实际和优势,找准双方的利益共同点,从推进思想认同、加强协同发力、激发市场作用等方面推进人才工作。
当前,我们要做好市场、资源、信息等各方面的相互联通,最大限度争取区域以外的资源。比如,可以联合引进国际知名专家、海外高层次人才,联合争取国家级重大科研平台,联合培育各行业高层次领军人才,联合用好用活两地人才资源等。
同时,要进一步发挥成渝地区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各类主体的作用,出台推动两地之间产业合作、市场合作、平台合作、项目合作等的相关激励政策,实现行政驱动与市场驱动相结合,促进各类要素流动与成渝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紧密契合。
主持人 本报记者 陈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