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今日重庆

重庆: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科学城

发布时间: 2020-05-12 09:46:40 | 来源: 重庆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5月9日,重庆主城都市区工作座谈会召开。主城都市区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双核”之一,范围扩大到了21个区,目的是构建“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群结构,带动整个重庆高质量发展。其中,建设科技创新策源地,是主城都市区的重要目标。目前,重庆正在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不断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科学城是什么?怎么建?设定了什么样的目标?围绕这些问题,5月11日,重庆日报记者邀请了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委主任黄政,市科技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陈军,重庆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肖庆华三位嘉宾对科学城进行解读。

嘉宾:

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委主任 黄政

市科技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陈军

重庆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肖庆华

“这座城”是以产、学为前提的高新技术应用转化基地

重庆日报:提起科学城,这可是今年重庆的一个热词。如何认识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参与科学城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

黄政:参与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对我市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参与建设将有利于优化教育结构布局,有利于把教育智力资源转化为科学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源泉”和“人才摇篮”,有利于教育体系再造与科技体系再造、产业体系再造、社会体系再造有机衔接,有利于更好地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长江教育创新带建设,打造良性互动、共荣共生的科技创新共同体。

陈军: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我们开展了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前期研究。从国内外科学城来看,其主要凸显五大定位:一是以科学技术发源地和新兴产业策源地为出发点,以担负国家使命的综合性科学研究为根本,以基础前沿技术研究为引领,注重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全创新链对接融通,成为城市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智核”。二是以构建高效的创新体系为关键,培育一批科技创新产业园,发展一批一流高校、一流院所、一流企业,建设一批战略科技力量,形成创新主体的协作融通、创新链条的对接融通,实现科技与产业融合、产业与科技互动。三是以适应创新创业创造需要为基本考虑,聚集新要素、发展新产业、建设新城市,形成创新创业创造的大环境和大平台。四是以“人”是最高的价值为核心理念,突出智能化、绿色化、人文化、国际化,打造国际创新人才向往之地。五是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根本保障,管理明捷、政策简捷、落地快捷、服务便捷,形成运行高效、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环境。

肖庆华:科学城不同于我们平时理解的园区概念,确切地说,“这座城”是以产、学为前提的高新技术应用转化基地。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我们将坚持统筹谋划,凸显科学主题,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不断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编制科学城规划,我们的原则是要高起点高标准,布局高端产业和科教要素,同时也将策划科学会堂、科学大道、科学公园、科学城站等标志性项目。

可以肯定的是,以“一城多园”模式加强与四川合作共建中国西部科学城,将助推重庆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展现新作为。在提高协同创新发展能力,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同时,我们将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聚焦高质量,培育新技术、新产业,实现新变革,建好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着力推动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新平台”、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新支撑”、现代化城市的“新样板”。

重庆科技创新“家底”厚实

重庆日报:既然是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就要体现科学的元素。现在科学城有什么家底?

黄政:高校处于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引领者。目前全市共有普通高校65所,是我市科技创新资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科技人才方面,全市高校科技活动人员约2.4万人,其中两院院士14人,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高层次人才300余人;在科研平台方面,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3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300余个;在科研项目方面,去年高校承担各级各类科技项目1.8万余项,全年投入经费28亿元;在科技成果方面,现在高校拥有专利2万余项,去年高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奖励150余项。在科技创新资源分布上,科学城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仅科学城核心区的14所高校,创新资源就占全市高校的50%以上。接下来,我们将在科学城核心区14所高校外,另外增加13所高校参与科学城建设,届时全市90%以上的高校创新资源将汇集到科学城,从而支撑建设有影响力的西部科创中心。

陈军:这几年,我市在科技创新方面迈出了新步伐、取得积极进展,奠定了科学城建设基础。创新投入方面,天使、风险三只政府引导基金参股组建子基金84支、规模222.76亿元。预计2019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480亿元左右、研发投入强度2.05%左右。创新主体方面,培育科技型企业18432家、高新技术企业3141家。创新基地方面,有中央在渝和市属科研院所65家,引进建设新型研发机构83个,建成市级科技创新基地754家,特别是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61家。创新人才方面,全市共有R&D人员15.1万人,国家级科技创新人才642人。创新平台方面,建设以国家自创区、高新区、农业科技园区、特色产业科技园区、大学科技园为重点的创新园区体系,特别是国家级高新区4家、市级高新区7家。创新评价方面,2019年,我市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和区域创新能力排名由全国第8位提升到第7位、保持西部第一。首次入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19全球创新指数”城市创新集群100强、排名第88位,比上年提升15位。

与成都“双区联动”“两城互动”,推动以“一城多园”模式共建中国西部科学城

重庆日报:目前,重庆正在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我们已经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黄政:自市委市政府提出要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以来,市教委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前期主要做了三方面准备工作:一是做好动员宣传。召开动员部署会,及时向高校传达了党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要求各高校提高政治站位,深化理解认识,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参与科创中心和科学城建设,在参与建设中实现高校跨越式发展。二是做好计划编制。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制,推进高校编写参与科技创新中心和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行动计划报告。4月27日,高校行动计划报告已编制完成。三是做好项目梳理。根据各高校提交的行动计划报告,我们梳理出120余个有强烈意向落户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的科研机构。5月10日,市政府已经组织召开了第一轮项目可行性评估专题会,这将为在科学城布局建设一流科研机构集群打下良好基础。

陈军:去年以来,市科技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提高政治站位、战略站位,集聚创新要素,优化创新生态,激发创新活力,推动科学城规划建设坚实起步、良好开局。一是开展科学城前期研究。先后赴上海、合肥、成都等地调研学习,召开专家咨询会11次,研究形成了科学城的战略地位、发展定位、空间布局、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二是编制科学城建设规划。去年8月以来,与市规划自然资源局、重庆高新区一起编制《重庆科学城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年)》,明晰了科学城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定位、规划思路和国土空间格局。三是培育战略科技力量。四是建设环大学创新生态圈。五是组织高校院所投入科学城建设。采取“重点指导+普遍发动”方式,组织54家在渝高校、院所研究形成参与科技创新中心和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行动计划报告,谋划提出、推进实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基地、关键核心技术等各类项目205项。

肖庆华:在推动科学城建设坚实起步方面,我们首先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完成“10+4”大部门设置,今年1月1日起全面独立运转,加快建立科学城一体化建设发展机制;我们还高起点高标准编制科学城规划,布局高端产业和科教要素,策划科学会堂、科学大道、科学公园、科学城站等标志性项目,打造“科学之城、创新高地”;同时,围绕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我们还推动超瞬态物质科学实验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获批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建成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61个,研发经费支出占比4.8%,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41.2件。此外,引进中国电子等项目148个、总投资额超1200亿元,新签约正式合同项目落地率超70%,光大人工智能产业基地等165个项目开工,联合微电子8吋中试线等65个项目建成,SK海力士二期等43个项目投运……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还加强与成都高新区“双区联动”、与成都科学城“两城互动”,推动以“一城多园”模式共建中国西部科学城。目前已与成都高新区召开两次联席会议,签署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战略合作协议。总规模300亿元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基金也已落地。

突出重点、精准发力,按下科学城建设发展“快进键”

重庆日报: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我们有哪些具体举措?

黄政:市教委将从五方面助力建设科学城。一是支持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夯实科学城高质量发展基础,把科教资源向科学城建设需要的学科专业集中,争取在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上有新突破,发挥出高校对科学城建设的基础支撑作用。二是通过建设一流科研机构集群,培育科学城创新发展永续动能。通过“迁建一批、新建一批、合建一批、争取一批”一流科研机构集群参与科学城建设,为科学城高质量发展打造新引擎。三是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引导高校把科技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推进技术攻关和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四是通过强化人才引育,为科学城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撑。五是通过深化合作交流,提升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参与国际科技竞争合作的能力。

通过以上举措,力争把科学城建成“五区一高地”,即“一流创新人才示范区、重大科研平台和设施富集区、产教融合创新发展试验区、区域教育协作发展先行区、国际化优质教育资源聚集区”以及“高水平人才培养和重大科技攻关集成的新高地”。

陈军:下一步,将在开展科学教学、加强科学研究、深化科学实验、完善科学设施、集聚科学机构、培育科技人才、壮大科技企业、发展科技金融、推动科技交易、促进科技交流等方面发力,加快推进科学城建设。

一是大力培育创新主体。立足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力培育一流高校、一流学科、一流院所和一流企业,加快推进大科学装置建设,谋划建设国家实验室,启动建设“重庆实验室”,争取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二是加快引育高端科学家团队。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营造“近悦远来”的创新生态环境,推进“重庆英才计划”。三是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强化协同创新理念,加快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着力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基础研究体系和技术项目体系,加强产业协同、人才协同、生活协同、生态协同,着力做长应用研究长板、补齐基础研究短板。四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着眼于让科研人员带着产权搞创新,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开展职务科技成果使用权或长期使用权等改革试点,建设一批中试孵化平台、发展一批交易撮合机构、培育一批成果管家,提质发展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加快建设规模化专业型科技企业孵化器,举办百家知名孵化器重庆行活动,引进知名创投机构,打通产学研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五是扩大科技开放合作。加快建设“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举办“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合作的层次和水平,推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发展理念相通、要素流动畅通、科技设施联通、创新链条融通、人员交流顺通的创新共同体。

肖庆华:下一步,我们将突出重点、精准发力,按下科学城建设发展“快进键”。

一是突显科学主题,带动主城都市区提升协同创新发展能力。包括引导高校院所科研团队和研究平台向科学城集聚,支持“双一流”和研究型高校建设;建设清华启迪科技园等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创新载体平台,打造环大学创新生态圈,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二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带动主城都市区产业迈向中高端。比如逐步清理淘汰与科学城定位不相符的落后产能和粗放产业,围绕大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高技术服务等主导产业,加快引进总部项目;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制造业赋能,推动电子信息、汽车等“智造”转变,打造“智造重镇”“智慧名城”。

三是打造未来城市样板,带动主城都市区拓展城市发展新空间。比如落地实施一批5G、工业互联网、云计算、数据中心等“新基建”项目,推动成渝中线高铁、城市轨道等建设,加快建设科学城站、科学大道、科学谷等重点项目;运用大数据智能化手段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加快智慧交通、智慧市政、智慧旅游、智慧社区等建设。

四是扩大对外开放,带动主城都市区提升内陆开放能级。比如强化同成都高新区、成都科学城等双城经济圈载体合作,加强与中新互联互通、渝新欧等整合联动,构建开放大通道、大平台;发展外向型经济,立足集成电路、笔电等外向型产业基础,引育补链延链强链项目,参与全球创新链、价值链分工,增强国际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我市科技创新迈出新步伐取得新进展

创新投入

天使、风险三只政府引导基金参股组建子基金84只、规模222.76亿元

预计2019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480亿元左右、研发投入强度2.05%左右

创新主体

培育科技型企业18432家、高新技术企业3141家

创新基地

有中央在渝和市属科研院所65家,引进建设新型研发机构83个,建成市级科技创新基地754家,特别是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61家

创新人才

全市共有R&D人员15.1万人,国家级科技创新人才642人

创新平台

建设以国家自创区、高新区、农业科技园区、特色产业科技园区、大学科技园

为重点的创新园区体系,特别是国家级高新区4家、市级高新区7家

创新评价

2019年,我市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和区域创新能力排名

由全国第8位提升到第7位、保持西部第1。(记者 匡丽娜 张亦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