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生态环何

九龙坡区:助力企业战胜疫情 跑出绿色发展“加速度”

发布时间: 2020-05-12 13:35:23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中国网5月12日讯 “没想到,我们项目在疫情期间,提前完成了规划环评,真的太给力了!”3月18日,作为九龙坡区重点民生项目——九龙坡区人民医院迁建项目规划环评顺利通过,依托区生态环境局的“全程介入服务”,该项目规划环评未因疫情耽误一日,甚至比原计划时间提前了2天完成,这样的结果让项目负责人惊喜不已。

而就在4月底,作为全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工作之一,全区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清理整顿和发证登记工作第一阶段工作也提前25天完成。

战疫治污两不误,诸如上述的“九龙坡速度”,还在不断涌现。连日来,九龙坡区生态环境局不断深化“放、管、服”,精准优化服务举措,刚柔并济创新执法,有效帮助辖区企业度过疫情难关,跑出了绿色发展“加速度”。

多措并举为企减负 “放”出经济新活力

如今,人们生活逐渐恢复正常秩序,城市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然而,疫情的影响尚在,企业一方面要追赶因疫情延误的订单,另一方面,亟需快速办理相关的审批手续。

重庆众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该企业生产厨房设备和食品机械,受疫情影响,企业环评所需的专家评审环节成了难题,眼看订单可能因延误而跑掉,企业负责人十分着急。

情急之时,企业得知,区生态环境局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在疫情期间启动环评告知承诺制审批,他们企业的环评审批,省去了专家评审环节,只需告知承诺即可。“这让我们松了很大一口气。”企业负责人高兴地说,如今,他们企业已经顺利生产首批订单,未因疫情造成一单损失。

记者了解到,疫情发生以来,全区环保审批开通的“绿色通道”可不止环评告知承诺制一个。

比如,时间。区生态环境局生态科科长邬伯昌介绍,为了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影响,减轻企业负担,区生态环境局首先对行政审批时间进行了进一步压缩,比如环评报告书的审批,过去需要60个工作日,如今仅需20个工作日,而事关发展民生重大项目在疫情期间确需夜间施工,基本实现了“来即办、办即走”。

其次,费用。企业进行专家评审审批的费用,过去由企业负担,现在全部由区财政买单,仅过去一年,就为160多家企业减负30余万元。全区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清理整顿和发证登记工作的提前收官,也让全区170余家企业简化了办证手续,更有800余家企业不再需要办理排污许可仅需上网自行登记备案即可,平均每年每家因此节约的检测费最高可达上万元。

刚柔并济创新执法 “管”出绿色新高度

4月初,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队员在辖区例行抽查时发现,一家刚刚复工的汽修厂将油漆桶等危险废物随意堆放在室外,按照相关规定,可对其立即处以1-10万罚金。

在环保执法方面,九龙坡可谓出了名的“铁面无私”,对污染行为绝不手软。2019年,全区开出了170张罚单,罚金总额达到1802万元,位居全市前列。

为此,汽修厂老板慌乱不已,但最终开到他手里的,并没有罚单,而是一张限期整改通知书。

“疫情发生后,我们严格实施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工作,对全区企业实行分类执法,刚柔并济确保战疫治污两不误。”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副队长马华平介绍,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工作主要凸显出3大特点,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同时提升了监管效力。

一是“云监管”成为主流。比如,对清单内的庆铃、格力等重点排污守法企业,不再进行现场执法,“无事不扰”。企业只需通过QQ、微信等途径定期汇报能耗、处理药剂等数据,不用再疲于应对各种现场执法检查。对已经安装在线监控的企业,其监控数据就是监管依据。另外,视频监控、无人机巡查、大数据分析等科技手段正在成为“云监管”的主要途径。“即使没有去现场,但依托这些科技手段,监管效能更高,监管力度不减。”

二是差异化执法效率倍增。区生态环境局将全区符合正面清单要求的企业进行梳理,并划分为6类,分类实行不同的监管方式,企业达到相关条件,可减少被现场执法频次甚至免于现场执法检查,这一过程,同时也促成了企业形成环保自觉。

三是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得到进一步规范。正如上述汽修厂的经历,在疫情期间,我区对环境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且未造成环境危害后果的,遵循柔性执法原则,一般不予处罚,而是给予整改机会,督促其尽快整改,对因受疫情直接影响未能按期完成整改的,还将酌情延长整改期限。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区生态环境行政处罚案件数量仅16件比去年同期下降27.8%。

“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但对违法企业,我们始终坚持利剑高悬。”马华平说,对损害人民群众环境权益、影响生态环境质量和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的重大环境问题、影响疫情防控、偷排偷放、恶意排污、拒不整改、监测数据弄虚作假,以及涉疫情医疗废物、医疗废水,侵害群众健康、群众反映强烈、严重污染环境的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执法支队将依法查处,公开曝光。

管家结对贴心服务 “服”出发展加速度

疫情期间,区生态环境局针对企业发展诉求,及时采取管家式贴心服务,不少企业得到了“一对一”的帮助,免去后顾之忧,可以全身心投入发展,快速追赶疫情影响的进度。

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清理整顿和发证登记工作,可以大幅减轻企业办证负担,但企业首先要学会网上登记备案,这对很多文化程度并不高的传统小企业是个难题。

疫情期间无法开展大规模集中培训,为了让企业尽快享受到政策福利,区生态环境局总量科科长何勇就带着科室成员,分成3个小组,对重点镇街的村居环保专干开展了16场分散式培训,同时顶着疫情风险,对企业实施“一对一”上门服务,教到会为止。

华岩地区云集了300多家中小企业,是服务的重点区域。在幸福村的一家洗涤剂厂,老板文化水平不高,甚至连电脑都不太会用,工作人员来到厂里,手把手教老板学习并完成了网上登记,老板十分感动:“真是帮我搞定了一件大实事,终于可以放开步子搞生产了。”

除了企业,区生态环境局针对全区重大项目,采取的更是保姆式的跟踪服务模式。区人民医院迁建项目因为生态环境局全程介入服务,提前顺利通过规划环评;西南铝技改项目,因疫情影响无法开展现场环评评审,区生态环境局及时创新评审方式,把原来的现场评审搬到了“云端”,评审专家在微信群里完成评审,不再受地域和时间约束,如今,该项目环评报告编制已如期顺利完成;区生态环境局还主动靠前服务全区各大园区与平台公司,今年为九龙园区及时“腾出”了VOC排放总量指标80余吨,为园区招商引资加速发展预留了充足空间……

简政放权、创新执法、贴心服务。疫情尚未结束,防控不能松懈,发展还要加力。接下来,区生态环境局还将不断深化“放、管、服”,有效助力企业应对疫情影响,持续跑出绿色发展“加速度”。( 高晓燕 涂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