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榜样力量

郑璇:无声世界里“开”出的教育之花

发布时间: 2020-05-29 13:32:43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image.png

中国网5月29日讯 中等身高、干练的短发,普通话清晰流畅、笑容温婉亲切……这是记者见到郑璇的第一印象。若不是耳朵上戴着助听器,很难把她与“聋人”联系在一起。

郑璇,1981年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中共党员,是中国首位聋人语言学博士。2009年,郑璇进入重庆师范大学执教,自此就长期奋斗在聋人高等教育一线,成为享誉特教圈、手语圈的聋人学者和学生心目中的励志榜样“知心姐姐”。

在这座城市工作生活了十多年,郑璇留下许多珍贵的回忆。再过不久,郑璇就要离开重庆去往北京师范大学任教了。虽然万般不舍,但郑璇深知,这是一个为聋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的新平台新机遇。她将牢牢把握,全身心投入国家通用手语事业,持续深耕聋教育,帮助更多聋人建立自信、融入社会,也帮助更多的健全人了解这个特殊的群体。

传奇人生

成为中国首位聋人语言学博士

细数郑璇至今为止的人生经历,可用“传奇”两个字来形容:2岁坠入无声世界,6岁就读普通小学,高中遇到“恩师”,本科和硕士就读武汉大学,博士入读复旦大学,成为中国首位聋人语言学博士。毕业之后又义无反顾投身特殊群体教育,曾经获得全国最美教师、全国自强模范、全国巾帼建功标兵、2008年残奥会火炬手、重庆优秀共产党员、重庆青年五四红旗手、重庆教书育人楷模等殊荣。

image.png

郑璇传奇人生的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由于2岁时因为药物失聪,郑璇必须付出百倍努力才能学会说话:每天靠触摸喉咙和父母节衣缩食买来的双卡录音机感知发音,a、o、e26个音节字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反复练习…… “真的很枯燥。”郑璇回忆道,往往一个字要重复一二十遍, 有时甚至一个字的发音就要练几个月。

除了漫长艰难的语言康复训练,郑璇的求学路也是一片坎坷。虽然经过几年刻苦训练,郑璇能够依靠助听器和读唇与人交流,但第一年依旧因为听力问题被学校拒之门外,直到第二年交流能力稍好些,才通过面试走进校门。进入学校,郑璇也时常处于诚惶诚恐的状态,听不清老师的话、无法融入集体、学习跟不上……种种困难和压力扑面而来,让她几欲崩溃。

所幸,郑璇骨子里就有不服输的性格。听不清老师的话,她上课时就坐在第一排,一刻不停地盯着老师的唇形汲取知识;下课后,她再向同学借笔记补全遗漏下的内容。回家后,父亲还要结合笔记重新给她再讲一遍。完成当天课程,父女二人还要预习第二天的新课……

异乎寻常的勤奋与刻苦换来了回报。依靠双眼“看课”和课外自主学习,郑璇先后考入武汉大学和复旦大学,并于2009年获得博士学位,成为中国首位聋人语言学博士,精通汉语、英语、中国手语和美国手语。

自身充满坎坷和曲折的经历让郑璇深深明白,一个特殊孩子的成长、成才是多么艰难,既需要父母尽职尽责的投入,也需要良师益友的指点和教导。为此,2009年博士毕业之后,郑璇选择了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的聋人高等教育办学点——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特殊教育系,希望以自己的努力改变更多聋孩子的命运。

唇耕手耘

在“聋”与“听”之间架起桥梁

对于郑璇而言,特殊教育不仅是职业,更是事业。在重庆师范大学执教的十年间,郑璇培养近800名特殊教育毕业生,其中毕业聋生从教率达到30%,连续多年蝉联“重庆师范大学最受毕业生欢迎的教师”,2018年当选“全国最美教师”。

这份沉甸甸的荣誉,郑璇实至名归。任教期间,郑璇为了把聋孩子们教好,常常备课到深夜,一个手语动作、一个教学环节设计,她都精益求精,反复斟酌;一个简单的生字或者一句话,她可能要用手教几十遍。教学过程中,郑璇还摸索出一套专门针对聋生的“三位一体”沟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将手语课与语文课、沟通与交往课融合式教学创新,力求在聋听间搭建更精准、便捷、高效的沟通桥梁。

除了努力钻研教学质量,郑璇也十分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聋孩子很聪明,有时候不用说话,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个动作,就心领神会。”郑璇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因为听不见,所以聋孩子的其他感官更为敏锐,心思也更为细腻敏感,往往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就能引发矛盾和问题。为此,郑璇经常开展聋生思想教育交流会、到学生宿舍走访、与学生谈心等,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聋生出现的思想和心理问题,教育引导帮助聋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科研之余,郑璇还担任了重庆市聋人协会主席、重庆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直接为残障朋友服务。在为残疾人事业奔走奉献的过程中,郑璇愈发切身体会到聋人乃至整个残疾人群体的处境还面临不少困难,需要社会的关注。

“其中最迫切的,就是改变传统的残障观。”在郑璇看来,残障观是提升残障人士社会归属感、价值感的关键一环。传统的残障观是呼吁人们献爱心,同情关怀残疾人群体。而新时代的残障观应是去除人们心中对“残障”的定义标签,构建一个无障碍的社会环境,不过度关注残障人士的短处,让残障人士发挥最大的潜能。唯其如此,才能帮助更多的聋人建立自信,更好地适应

致力手语研究

为我国手语与聋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image.png

坐在记者面前的郑璇,语言清晰、逻辑分明、侃侃而谈,十分自信从容。让人很难想象,她小时候是个内向胆怯、不敢说话的人。

“从小学到高中,既无法融入健全人的世界,身边又没有可交流聋人朋友,内心十分警惕不安。”郑璇坦言,直到进入大学,她开始和手语群体打交道,才真正放松下来,完全接纳自己的聋人身份,可以自然地说“我是一个聋人”了。

手语让郑璇真正走进无声世界,实现自我认同,更让郑璇成为聋人与听人之间的沟通桥梁。每当有两个群体共同存在的场合,郑璇总是自发担当起手语翻译的角色,无差别“翻译”周围一切声音,让聋人朋友完全融入到社交场合之中。

“如果旁边有汽车呼啸而过,或者旁边不小心打碎了碗,也要用手语翻译出来,这才是真正的‘无障碍’环境。”郑璇解释道,目前国内手语翻译职业发展还存在职业准入门槛缺乏、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手语行业标准缺位等不足之处。希望在不久的将来,通过推广国家通用手语、推动手语立法等措施,逐渐解决聋人语言沟通问题,让聋人享受到良好的无障碍环境。

据了解,经过多年的研究,我国已经出台了国家通用手语词典。“但是,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通用手语方案,在实践中不断对其进行优化、改进,还需要更多具有深厚语言学素养的人参与进来。”郑璇表示,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后,她将利用多年的语言学学术积淀,投身国家通用手语研究事业,研究手语、宣传手语,在更高的平台上为我国手语与聋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同时,郑璇表示,手语不仅是聋人群体的一个交流选择,更是一门非常美丽的语言。她希望学手语不仅仅是一个献爱心的举动,更能如同英语、法语一般,成为一项社会大众公认的语言技能,也成为大家竞相学习的“新风尚”。(郭辉 付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