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聚焦重庆

“白加黑”“ 5+2” 两江新区三大园区掀起新一轮开发建设大会战

发布时间: 2020-06-04 10:46:56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中国网6月4日讯 经过十年建设,两江新区三大园区基础设施、功能配套、高新产业、人居环境等均发生了大变化。

新的十年,“二次创业”。两江新区三大园区正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主城都市区高质量发展及新区打造重庆智慧之城和内陆开放门户等机遇,全员上阵、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掀起了新一轮建设“大会战”,奋力书写新时代大开发大开放的新画卷。

在龙兴园区,市级重点项目龙兴隧道一标、二标现场,工人们与时间赛跑,抓紧施工。

在寨子路三期大桥现场,施工团队转门制定了施工专项质量安全保障方案。

在五横线、六横线跨御临河大桥、两江大道北延段二期、重庆八中、渝北实验小学、一横线品质提升等重点项目现场,建设者正有序施工、安全作业。

image.png

龙兴隧道二标段建设现场 龙兴公司供图

“龙兴园区实现了从普通农村到现代生态新城的嬗变。”龙兴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龙兴园区经济持续增长,年规上工业产值从1.86亿元增长至206亿元,增长约110倍。

以龙骏大道产业发展轴、两江大道城市发展轴、御临河生态发展轴为核心的城市格局基本形成。

汽车产业、航空航天产业、科创产业为主的现代产业加速聚集,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建设突飞猛进、日新月异。

image.png

寨子路三期建设现场 龙兴园区 供图

大干快上的嘹亮号角已经吹响。龙兴干部职工用饱满的热情和干劲,以勇往直前的必胜信念、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两江新区开发开放注入新的澎湃动力。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龙兴园区携手两江协同创新区共创科技之城、生态之城、智慧之城和未来之城。

为此,龙兴园区按照产业、人才、生活、生态“四个协同”要求,全力支持两江协同创新区建设发展,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共造、征地拆迁保障用地和签约科研院所过渡落地、科创项目孵化转化等方面通力协作。

龙兴园区将以协同创新发展为契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瞄准千亿园区发展目标,大力引进一批高端优质龙头产业项目,力争发展多家创新型龙头企业,同时加快推进现有落地项目,争取早日投产,夯实龙兴可持续发展产业基础。

龙兴园区近期将签约落地一批重大项目,年内力争瑞声科技竣工投产、上通五整车突破150万台、卓通工业改装车突破万台、四联智能产业园等项目开工建设。

在鱼嘴铁路货运站北场站扩建工程的现场,一辆辆挖掘机正在挥舞着铁臂奋力开挖,数辆重型卡车来来往往穿梭不停,“大战90天确保按期开通”等标语十分醒目。另外一边,一辆辆商品车正不停地运往堆场,等待鱼嘴铁路货运站投用后发往世界各地。

image.png

商品车正在鱼嘴铁路货运站整装待发 张义 摄

“鱼复园区正助力两江新区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门户。重庆果园保税物流中心(B型)已经于年初顺利封关运行,鱼嘴铁路货运站北场站预计本月建成投用,中新(重庆)多式联运物流发展有限公司也已经正式成立,目前项目已经启动一期地块土石方工程,力争2021年一季度投入运营。”鱼复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image.png

渝开大道一期工程现场 鱼复公司供图

在渝开大道施工现场,施工团队正加快推进,力争“把时间抢回来,把损失补回来”,力争一期工程年内完工。

鱼复园区从阡陌农田发展为产城景融合的现代新城,累计建成长安大道、福生大道、福宏大道、福港大道、渝冠大道、鱼嘴立交、盛唐立交等道路149公里,“五横六纵”路网基本形成。围绕着汽车制造、装备制造和现代物流产业体系,鱼复园区累计引进企业184家,其中鞍钢蒂森克虏伯等世界五百强企业12家,安道拓、德纳,意大利索菲玛等外资企业31家。

在水土园区,自5月以来,干部职工们放弃了周末,加快园区自建项目尤其是市级、区级重点项目复工复产,主次干道建设,规范建设围挡设置,美化云汉大道(腾讯、浪潮段)展示面、高速推进复兴高速出口和蓝城项目出入口道路施工和西大附中开学前完成学校周边道路建设。

受疫情影响,建设任务更加繁重。在困难面前,两江建设者们没有退缩,反而越战越勇,在保证安全生产及施工质量的前提下,主动请缨,放弃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再现“5+2” “白+黑”的建设精神,“开足马力”进入全天候建设模式,机器轰鸣、车水马龙,数十个重点项目全面大干快上,力争尽快出形象,打造一流的精品工程。

水土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的水土,已经变成了名企云集、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生态新城典范。园区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融合发展”,光电显示、半导体集成电路、生物制药及数字化医疗设备、大数据及云计算服务、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制造五大支柱产业集聚,支撑打造千亿级先进制造业基地。(赵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