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金溪镇:撂荒地变“聚宝盆” 生态经济“两相宜”
中国网6月4日讯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如今,走进重庆市黔江区金溪镇长春村,便是欧阳修诗中满眼尽是陌上桑的美景。对于当地村民来说,这是美景,更是“钱”景。因为“蚕桑+N”产业的发展,2000余亩的撂荒地变为蚕桑地;村民的人均年收入也从2017年的7000余元,上升到了2019年的万余元。
撂荒地派上大用场
日前,笔者走进充满活力的长春村,在五组养蚕大棚里,一只只桑蚕长势喜人,即将上蔟。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村民正在调整桑叶喂养量。
从2017年开始,长春村逐步扩大了蚕桑产业规模,鼓了村民腰包。目前,长春村全村发展起了蚕桑产业2600余亩。其中,有2000余亩都是盘活撂荒地而来。
据黔江区露菲农业股份合作社理事长李绍君介绍,2017年发展蚕桑800多亩,到现在有1000多亩的面积,产值去年达到150万元以上,今年预期在200万元左右。
据了解,作为全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的金溪镇,山地、深丘居多,土壤保水保肥差,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以往,传统种养殖业小而杂,基础设施滞后,不少青壮年都因产业效益差,而常年外出务工,逐渐的,大量的耕地变为撂荒地。
优化环境增效益
怎么做,才能优化环境、增加效益?当地党委政府在思考,勤劳的人们也在动脑筋。2017年8月,在市级帮扶集团以及各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村里开始“三变”改革试点。这次改革,“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的创新仅仅是载体,最终目的是要推进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双赢”,让老百姓能在绿色产业发展中,有实实在在地获得感。
李绍君说,以前,这里的土地撂荒严重,已经达到百分之七八十,然后通过我们组织发动群众,大家以土地入股形式到合作社,田300块钱一亩,土200块钱一亩,他们也在这里务工,所以相当于农户两部分收入。
按照“产业布局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思路,村里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利用桑树存活率高,根系发达能堵住岩缝、保持水土的优势,逐步盘活撂荒地,改造石漠化地,发展起“桑+菌”“桑+鸡”等立体农业。
改变“杂乱小”现状
据市卫健委扶贫集团派驻金溪镇长春村第一书记田杰介绍,2017年8月份启动了深度脱贫攻坚行动以来,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结合长春村实际,以生态为底,着力发展蚕桑产业,盘活了撂荒土地,变为增值的资产,产业从“杂乱小”的状态,变为主导产业明确,规模明显的一种状态,村民的收入从以前的务工,或者传统的种养殖单一收入渠道,变为务工收入、分红收益多种渠道并存。
农业结构持续优化的过程,也变成了村民不断增收的过程,环境逐步优化的过程。目前,长春村已成立了社5个农业股份合作,共有357户农户将近2800亩土地折价入股。其中,贫困户45户。全村贫困发生率已降至零。
“大概一年收入在2万多元,在当地务工比在外地务工好得多,可以管老人,可以管小孩,我们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到年底了盈利了可以分红。”金溪镇长春村村民李琼高兴地说。
如今的蚕桑产业,成为了金溪镇的扶贫产业、绿色产业。2017年以前,全镇的桑园面积不足800亩,现在已经达到10452亩。孟夏时节,镇里生机勃勃的桑园美景,仿佛也在预示着这里更好美好的未来。
“金溪镇作为全市深度贫困镇,结合全镇实际,走生态产业助推脱贫路子,将蚕桑产业作为生态扶贫产业,按照产业规模化、共育工厂化、大蚕省力化、效益最大化发展模式,目前全镇栽桑农户48户,其中建卡贫困户110户。2020年计划养蚕7000张,蚕茧5500担,实现产值1100万 户均增收2.9万元。”金溪镇人大主席曾平表示,下一步 全镇将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理念,做大做强蚕桑产业,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费玉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