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骄子”陈建成:初心不改,逐梦不止
人物名片:陈建成,1968年6月17日生,江山市碗窑乡北山村人、中国国际跨国公司促进会副理事长、世界客属总商会名誉会长、北京华夏文化交流促进会副会长、天空宽频创始人兼董事长。
因为心怀“外交梦”,他放弃安稳的教师工作,甘做一名居无定所的“北漂”,整天骑着一辆二手自行车,穿行于北京的大街小巷,积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因为一个“纪录片梦”,他“半路出家”,成了北京电视台大型纪录片制片人和总导演、撰稿人,创作拍摄了电视文献纪录片《新中国外交》,这部当时我国最长的纪录片不仅在全国反响巨大,还成为北京电视台首部获得“五个一”工程奖的重大题材纪录片。
因为有了在国际上为中国“正名”的梦想,他创建了天空宽频,开创了网视社会化、行业化的发展之路,致力于“网上一带一路”建设。
……
初心不改,逐梦不止。这个名叫陈建成的江山人从未停下过前行的脚步,他用汗水和努力追逐梦想,演绎精彩人生。近日,记者在美丽的须江畔采访了这位江山骄子,倾听他的追梦故事。
心怀“外交梦”,毅然“北漂”
1986年,年轻的陈建成进入江西抚州师范专科学校就读。“那时我一心想当个外交官,所以就选择了英语系。”因为这个梦想,陈建成最喜欢反复背诵各种国际会议的原版英文演讲稿,学习北京大学的国际法课程。“经常看书看到凌晨一两点,总感觉时间不够。”陈建成笑着说。功夫不负有心人,陈建成英语口语水平日渐提高,积累的外交语言知识更有助于他日后事业的发展。
两年后,陈建成来到江西省宜黄县蓝水中学任教,“当老师很安稳,但我心里从没放弃‘外交梦’,还是想去北京。”于是5年后,为了梦想,陈建成毅然辞去工作,揣着借来的1000元钱,在母亲不舍的泪光中,坐上了北上的火车,开始了“北漂”。“刚到北京那会儿,刨去吃饭、交通这些日常开支,我连个像样的房子都租不起。”为了能够“活下去”,到北京的第一天,陈建成就投奔朋友,住进地下室,投身广告行业。
为了挣钱改善居住条件,陈建成每天骑着一辆破旧的二手自行车跑业务,一个月就跑遍了北京的大街小巷。“不夸张地说,北京城只要有霓虹灯的地方,我都去过。”陈建成回忆道,在“发了狠”的努力下,他的广告事业越做越大,也接触到不少北京电视台的朋友。1996年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创办,需要大量人才,北京电视台的朋友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业务能力极强的陈建成,向他发出了邀请。陈建成欣然答应,成了生活频道的栏目制片人。
为圆“纪录梦”,果断转行
“进入北京电视台工作的第二年,有天我的搭档陈宏突然跑来问我想不想和他做个纪录片。”陈建成当时想也没想便接受了邀请,就这样开始了电视文献纪录片《新中国外交》的创作。“《新中国外交》是个重大题材,该拍什么,要怎么拍,为什么拍?这些都是创作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为拍好这部题材厚重的纪录片,陈建成开始疯狂“啃书”,“但凡跟外交沾边的书,我都买了,光笔记就记了厚厚的好几本。”万事开头难,尽管陈建成和搭档前期储备了大量的外交知识,但是资金、主持人等许多问题随之而来。“资金的问题还小一些,最重要的是还需找个可以统领全局的‘灵魂’主持人。”陈建成说,他们为此列出了很多人选,但都不满意,直到在一次采访中遇到了刚从美国进修回来的著名主持人杨澜,“我们当时就觉得脑子嗡的一下,这就是我们想要的主持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陈建成向杨澜发出了邀请,当杨澜爽快地说“愿意”后,陈建成和搭档兴奋了好久。
“两年时间里,我们摄制组足迹遍及全国多个省市,以及北美、欧洲的1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访了100多位驻外大使和数百名中国外交的历史见证人,查阅解密档案上千万字。”陈建成说,《新中国外交》包含着对国家、民族、时代命运的探究和思考,拍摄过程中,他们不断地修改文稿,不断推翻重写,只是为了将其调整到最完美的状态。1999年5月30日,大型文献纪录片《新中国外交》播出,马上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片子共30集,每集30分钟,这是北京电视台第一部获得“五个一”工程奖的重大题材纪录片,也是当时我国最长的一部纪录片。“在制作这部纪录片的过程中,我当年追求的梦想,得到了初步实现,这也让我更加懂得电视、认识电视,真正走进了电视的殿堂。”
这之后,陈建成又负责制作了《生活之子》等系列电视访谈节目,采访了300多位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等领域的精英。“访谈前,我都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这样才能更加了解访谈对象。”陈建成说,“交谈过程中,因为我访谈的内容都是自由的,所以他们愿意敞开心扉,也让我感受到了与他们的差距。”于是每次访谈后,陈建成都会用心回看,不断汲取、思考访谈对象及国内外的新思想。“不断地交流和学习,让我坚信中国必然崛起,不可阻挡!也让我清醒地意识到在崛起的过程中,我们的媒体对于营造一个更加和谐的‘软环境’,打破国外各种对中国的‘不实负面报道’的重要性。”这一认识让陈建成心里有了一个“强国梦”:打造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媒体产品,打造独属中国的媒体话语权。
陈建成说干就干,考虑到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体是传递信息最好的载体,他选择从网络入手。2006年,天空宽频正式创立,陈建成尝试着将电视经验、电视资源与互联网相融合,开创了网视社会化、行业化的发展之路。
追逐“强国梦”,选择“触网”
“当时很多企业有网站,却没有属于自己的视频网站。”这让陈建成找到了网视社会化、行业化的发展机遇,借着做传统电视时积累的资源和经验,陈建成大胆提出了互联网尤其是网络电视“工具化”发展的新理念,将网络电视应用于全行业普及与推广工作中,推动互联网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推动全行业在网络电视参与支持下大发展。这一理念与方案一提出,便受到国家广电总局领导的肯定。
2009年,天空宽频获得了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也与民政部、首钢集团、中远集团、中国广东电信集团、北大未名生物集团等部门单位开始了长期合作。这之后,为搭建一个可以回应各种负面影响的中国网络平台,陈建成开始寻找新机会。
“2013年,国家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我一下就觉得机会来了。”陈建成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他收集了许多资料,仔细研究了“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的特色,将其整理成册,又制作了一份方案,递交至中宣部,创新性提出了“网上丝绸之路”(后改名为“网上一带一路”)的概念。“很快就得到了中宣部的回应,他们很支持我去做这件事。”陈建成兴奋地说。
有了中宣部的大力支持,“网上一带一路”建设一路畅通。2015年7月,天空宽频与中国公共外交协会联合发起的“网上一带一路”开始建设。2016年初,“网上一带一路”正式上线,为64个沿线国家建起独立的“中文网络电视平台”,以电视的生动形式全面展示各国的城市风光、文化、艺术、原产地产品及各行业需要的投资项目,实现了各国资源、项目与中国供应商与代理商之间的线上“面对面对接”。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行业内辛勤耕耘十年后,面对着越来越便捷的互联网,陈建成再次思考:如何更好地展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政要看法及社会民意。经过思考,他决定重拾自己的访谈工作。2016年6月,在他带领下,天空宽频启动了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要、社会精英与企业家的高端访谈,以宣传“一带一路”大方略,了解各国政要看法、社会民意,通过访谈的手段促进中国企业成建制地落实对接相关项目,创造性地发挥媒体尤其是新媒体的作用,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提供有效服务。如今,陈建成和他的团队已经走过了“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采访了200多位沿线各国精英,将“一带一路”的概念从媒体层面更广泛地传播至各国,此外,与访谈同步制作推出的《新西行漫记》也获得广泛好评,成为中国人民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窗口。 现在,陈建成又朝着“新闻实业化”梦想发起了新挑战。“通过高端访谈,对接资源,由此架起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端资源的互动,为中国产业‘走出去’寻求更宽泛、有力的支撑,更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从而实现‘新闻实业化’。”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虽然在外多年,但陈建成始终心系家乡,他说,家乡这些年的发展他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希望在自己追逐“新闻实业化”的路上,找到合适的机会为江山牵线搭桥。“作为江山人,无论走多远,最终都要回到家乡,我也希望家乡这一方美丽的山水、深厚的文化积淀,能够让更多人熟悉和喜爱。”(郑雯倩 图片由陈建成本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