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以案四改”规范扶贫项目资金监管
“村民思想做通了,你们放心施工。”6月3日一早,云阳县凤鸣镇驻马轩村干部王迎春来到凤鸣现代产业园道路拓宽工程施工现场,向工地负责人许正琼反馈有关协调情况。
“过去施工中遇到问题,我们得到处找人协调,经常一拖好多天。现在解决问题快得很。”许正琼说。
效率的背后是责任落实到位。去年9月以来,按照市委统一部署,市纪委监委牵头指导云阳县聚焦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和扶贫项目招投标问题,启动“以案改治理、以案改监管、以案改制度、以案改作风”(简称“以案四改”)试点工作,针对扶贫领域案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深耕细作,治标治本,推动形成“主体责任、监管责任、监督责任”三个责任贯通协同的监督格局。
改什么
深剖案件,找准病因
财政项目及资金的监管历来是社会关注的难题。扶贫领域项目资金因为单个体量小、时效要求高、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等特点,更有其特殊性。如何找准切口开展“以案四改”,是该县在试点工作中面临的首要问题。
在市纪委监委指导、督导下,云阳县委县政府统筹主抓,县纪委监委具体负责,县发改委、县扶贫办、县财政局等11个部门共同参与,举全县之力攻克难题。经过反复研究,破题思路明确:牢牢把握“案”这个关键,深剖细挖,找准病因。
某镇副镇长以工作忙为由延迟某村22口山坪塘整治项目验收,导致该项目延期竣工12个月以上;
某县级部门科长在财政补助资金申报中未按规定审核,致使某企业因重复申报违规获得补助资金20万元;
某镇分管领导明知一人持三家公司资质报名招投标违规,仍将三家公司提交会议讨论通过……
该县纪委监委全面梳理2016年以来查处的扶贫领域案件,建立“5+437”案件库。在整理的437件扶贫领域违纪违法案件中,县纪委监委重点选取5件有较大影响的典型案例深度解剖;11个部门按照行业领域认领其他案件,开展系统分析。最终梳理出项目申报粗糙、非必须招标的微小型项目发包程序不规范、产业项目绩效较差、少数领导干部插手干预工程等问题64个。
为何会出现这些问题,根本的原因是什么?云阳县在多系统、多行业、多镇街村社召开扶贫领域“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德、以案说责”警示教育147场次,充分运用身边案、新发案、典型案,把问题说清楚,把道理讲明白,更把背后的根源找出来。
“这折射出扶贫领域项目招投标和资金监管上存在‘揽权卸责、各自为政、牛栏关猫、不为乱为’等突出问题。”云阳县委副书记、县长覃昌德说,“说”清楚,为该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和扶贫项目招投标问题“以案四改”提供了精准靶向。
怎么改
有的放矢,系统整改
凤鸣现代产业园道路拓宽工程起于马轩村加油站,在其工地一侧,竖着一个公示牌,上面标注了项目名称、代码、实施单位、承建单位、监督单位、实施工期以及村级监察监督员的信息。
“实施单位是凤鸣镇,所以我们遇到难题找他们管用。”工地负责人许正琼这句话的“潜台词”是,过去实施单位不是镇街,遇到难题找镇街“不管用”。
“我们探索建立‘末端支付责任制’,明确要求‘资金统管、属事管理、归口下达,谁主管、谁监督,谁使用、谁负责’。”该县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胡文军说,“有权必有责,厘清了属地管理和属事责任,才能进一步压实街镇的主体责任和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
针对一些项目前期论证不充分、虚报项目、审核把关不严、随意调项等问题,在市扶贫办的指导下,该县健全“项目入库责任制”,要求镇街精细谋划项目申报,行业主管部门则负责对入库项目进行审核、指导,从源头上提高工程项目落地及实施的质量和效率。“过去,每个项目都要由主管部门主导、实施、验收,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所以验收走形式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该县扶贫办副主任李显平说,“现在虽然管理职权下放了,可监管责任也不轻哟,入库项目实施不了,是要问责的。”
那是否意味着所有责任都甩给了基层镇街?“实际上这是放权赋能。”凤鸣镇党委书记苟卫东说,“以前施工、验收都跟我们无关,是看得到管不了;然而实施过程中遇到矛盾纠纷,却还得镇街来解决。”
明确权责的同时,在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局指导下,云阳县进一步规范项目招投标制度,压缩人为干预空间。
6月3日,云阳县扶贫领域首个限额(400万元)以上项目在全市“电子化招投标系统”实现公开招投标。这标志着云阳成为重庆首个将限额以上项目招投标接入全市“一张网”的区县,全面规范限上项目招投标。
对于限下项目,该县出台发包管理办法,改进发包方式:建立“优质企业红名单”,名单涵盖全市各部门、行业发布的优质企业和县行业协会评选的本土优质企业,并实行动态调整;在红名单中邀请一批企业参与比选,现场开标唱标,以合理最低价中标,解决领导干部插手干预工程项目和企业围标串标等问题;对于50万元以下的微小项目,明确可按程序直接发包,对此,该县环保、水利、交通等部门砍减11类微小项目不必要的环节和18项中介,提升项目实施效率。
项目实施过程如何监管?云阳县建立扶贫项目“一网通”平台,每个项目生成唯一代码,内含所有信息数据职能部门共享共用。
点开“一网通”平台,输入凤鸣现代产业园道路拓宽工程的身份识别码“7201940001”,项目是否按期推进、是否增加投资、是否及时验收等情况一目了然。“我们通过后台权限,可以对部门、镇街和派驻派出机构填报的信息进行比对核查。”该县纪委常务副书记、监委副主任刘学东说,纪委监委会对发包方式、实施地点、资金拨付异常等8种情形进行分析预警、违规通报和线索查处,让“不为乱为”无所遁形。
“扶贫资金监管和扶贫项目招投标问题‘以案四改’,是一个系统的改革过程。”云阳县县委书记张学锋说,对发现的问题不仅全面治理,并且对症下药开出“通方”,以“一库”“一单”“一网”“一码”形成源头、过程及结果的全流程监管,一体贯通“主体责任、监管责任、监督责任”,倒逼各级各部门积极作为、主动作为,有效破解了揽权卸责、各自为政、牛栏关猫、不为乱为“四大顽疾”。
成效如何
作风实了,绩效提高了,群众更满意了
目前来看,改革成效已经显现。
“‘以案四改’切实减轻了我们企业的负担。”云阳泉河公司负责人谢绍云说,“原来每次参加招投标,光是企业资质的审核资料就要几个人搬,现在不用重复提交了,几页纸就搞定了。”更重要的是,“吃拿卡要”少了,关系更清爽了,“这‘一网通’平台环环相扣,我们遇到难题,乡镇要协调;乡镇不验收、不拨款,监管部门和监督部门都要管。”
基层谋划和实施项目的积极性提高了。苟卫东说,该县还改革财税分配模式,提高项目实施地镇街所得综合税率,“基层再也不用绞尽脑汁‘套项目’,安安心心把申报的项目做好就够了。”
据统计,去年9月至今,云阳县已经实施扶贫项目591个,涉及资金4.56亿元,减少中介费用、节约项目投资1315万元,项目完工率提高26%,资金拨付率提高24%,限额以下工程项目节资率达5%,初步实现“花钱少、质量好、效率高、无腐败”目标,代表全市接受国家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评估,被评为“好”等次。
改革带来的变化,同样体现在扶贫资金监管上。
盘龙街道革新村10年前引进的芸山农业菊花产业基地,从去年开始与村集体经济实现了挂钩。“扶贫资金的管理同样实行‘末端支付责任制’,我们要对资金的使用绩效负责。”盘龙街道党工委书记周道吉介绍,他们的做法是“公司+村集体+农户”:把资金一部分投给公司升级设备,一部分用于发展各村菊花种植基地,公司负责各村的种苗发放、技术指导以及产品包收,既让农户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芸山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杨雪梅也尝到了甜头。“胎菊的收购价高于朵花,2018年,因为采摘人手有限,我们胎菊的采摘率只有30%。”但去年采菊的时候,村党支部主动组织了采摘队伍,胎菊采摘率提高到了50%。
“去年,我们集体收入增加了10万元。”革新村党支部书记余建军笑了。
“我跟我家那口子,20来天,领了10000多元工资。”建卡贫困户杨秀芳也笑了,她平时还在基地干活,“在家门口上班,真是好。”本报记者 周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