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上午9点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55颗导航卫星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的最后一颗卫星发射升空,标志着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从第一颗北斗卫星发射升空,中国航天的北斗之路已经整整走过了26年时间,而最新的北斗三号系统,全部35颗卫星发射成功,只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发射成功率百分之百,这是一个惊人的成就。
北斗放牧
现在,一些牧民也利用安装了北斗系统定位芯片的项圈,坐在家里放牛。打开App或者北斗卫星放牧微信小程序,就可以看到每一头牛的位置信息,再也不用漫山遍找牛了,并且北斗卫星放牧设备与望远镜进行联调,可随时随地随机实现实时的实景放牧,看到牛吃草过程的全景。牛带着使用“北斗放牧系统”的项圈,主人在家就知道牛在哪里,一旦牛走出了“电子围栏”,主人就会收到相应的提醒信息。手机可以查到牛当前的经纬度,在无信息服务的地区,还能发送信息。“牛喝水时间固定,它们一靠近水井,手机就响起警报。在手机上操作,就能把装在草场上的水泵打开,给牛群供水。”牧民宝音说。用手机就可以放牧,这让几千年的放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给牧民带来了巨大的便捷。
卫星放牧系统的使用,能够把牧民的生产力解放出来,省工省时省事,彻底改变了过去千百年来牧民骑马放牧的传统放牧生产方式。开展卫星放牧后牛只可自由采食、适时饮水,最大化满足其生长过程与心理的最佳需求,进一步加强动物健康和福利状况。同时,可以远程查看草场优劣,适时更换草场,全面兼顾了养殖过程中"预防疫病,健康养殖,动物福利,保护环境"等方面和谐统一发展。
北斗放牧实现智慧草原管理
内蒙古是我国的畜牧业大省(区),草原牛羊肉以纯天然、绿色、生态特性名扬天下,是我国大江南北大小城镇居民渴望享用的美食。来自部分内陆省份集约化育肥牛羊肉的冲击,导致全国肉类市场出现“优价不优质”的混乱现象,市场上的劣质牛肉严重阻碍了优质牛肉的推广。内蒙古区肉类企业的产品品牌缺失,市场影响力没有充分凸显出来,农牧业企业没有实现过程完整的牛羊肉追溯体系,优质肉类难以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因此,基于北斗大数据的牛羊肉追溯系统可破解我国肉品安全瓶颈,实现优质优价,构筑畜牧业北斗卫星大数据平台,实现智慧草原。
内蒙古蒙科北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蒙古国北斗卫星放牧系统”是内蒙古蒙科北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和蒙古国国立大学共同承担的内蒙古自治区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北斗卫星放牧系统由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等单位联合开发,已经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4个旗推广。蒙科北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先后攻克了卫星放牧设备超低温工作技术难关,解决了卫星接收信号角度微调问题。
今年中蒙双方将进一步合作,共建“基于北斗卫星放牧技术的草原信息化服务大数据平台”,同时以此助推“北斗卫星放牧系统”落地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一带一路”的相关国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库布其吉尔利阁牛肉
依托全国首个卫星放牧系统,在吉尔利阁牛生长期间可利用手机或网络平台对牛群生长期的各项指标进行可视化和数字化管理。目前,库布其吉尔利阁牛只有3万多头,年出栏仅有7000头只。库布其吉尔利阁牛肉就来自库布其沙漠无人区内野生化自然繁衍生长的牛。1.3万平方公里的库布其沙漠位于温带干旱、半干旱区,地下水位高、水质优,日照时数长,有沙冬青、紫花苜蓿、沙大旺、甘草等370多种野生优质牧草,拥有适宜牛类生长的得天独厚的环境。
据悉,库布其吉尔利阁牛肉正在申报名特优新动物福利产品,此申报工作经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授权我会承担申报工作。动物福利产品所承载的健康优质理念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认可,随着市场需求的逐渐增加,动物福利产品成为越来越多大型商超及餐饮企业的采购重点,终端需求的驱动将极大促进动物福利全产业链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动物福利国际合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