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农村危房改造提速 农户“忧居”变“优居”
中国网7月1日讯 “真的没想到,自己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感谢国家出台了好政策,为我圆了‘安居’梦。”近日,璧山区璧城街道大塘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汪如德眉开眼笑地说。
近几年间,全区像汪如德这样因农村危房改造而受益的农户达17758户。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我区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这一总体要求,把农村危房改造列入重点民生实事之一,着力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问题,改善住房条件,助推农户“忧居”变“优居”。
宽敞明亮的客厅、功能齐全的厨房、干净整洁的卫生间……如今,汪如德一家搬进新房已快有半年了。“能有现在这么舒服的家,是危房改造的好政策,给了我们信心和帮助。” 今年53岁的汪如德,3年多以前还被生活困难压得愁眉苦脸,妻子腰椎间盘突出,无法下地劳作,母亲年老体弱,小儿子还在上学,一家4口蜗居在两间土房里生活,全家就靠他打点零工维持生计。
“之前住的房子是泥土砌的,前面住人、后面养猪,已经住了几十年了。” 汪如德苦笑道,“墙体和屋顶已经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每逢下雨,都得全家人出动接漏水,遇到刮大风更是害怕房屋垮塌。”
1年前,汪如德一家的房屋安全等级被评定为D级,属于整体危险的房屋,需要拆除重建。而当时老汪心里有顾虑,家里收入甚微,无力承担高额的重建资金。“当我得知,自己符合享受危房改造补助政策的条件时,信心就来了,又考虑到孩子们长大了需要独立的空间,更让我下定决心申请危房改造。” 汪如德告诉记者,在街道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我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了补助申请流程,并得到了3.5万元补贴,去年10月份老房子拆除,2个月就完成重建,今年1月搬进了新房。
“忧居”变“优居”,汪如德充分享受到农村危房改造带来的幸福生活。去年以来,为全面夯实“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中的住房保障基础,我区紧紧围绕全区脱贫攻坚工作目标,从困难群众住房安全着手,全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老旧住房透风漏雨整治工作,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我们严格按照中央和市里各级危房改造政策,以精准排查、不漏一户为目标,严格实行联合比对、逐户核查、村镇评定、专家鉴定四个步骤,确保危房改造对象识别精准到位。” 区住房城乡建委负责人介绍,在改造中,针对农户无能力、无意愿自行委托施工单位的情况,我区所在村(社区)还会向农户推荐多家愿意垫资为其进行危改的建筑工匠或建筑施工企业,供农户自行选择,有效减少群众垫资负担。同时,在施工建设中,我区还对农村建筑工匠开展技术培训,逐户逐项开展现场质量安全巡查,并联合相关部门对改造情况进行逐户走访,聘请专业机构对改造后的房屋进行安全认定,确保贫困群众住得舒心、住得放心。
据了解,截至5月29日,今年我区唯一住房改造整治任务2283户现已完成2281户,完成率99.91%,正在施工1户;非唯一住房改造整治任务11750户已完成9640户,完成率82.04%,正在施工976户;非常住危房改造任务整治任务5284户已完成304户,正在施工598户;历史风貌建筑完成清理553户,正在认定中。
此外,今年1—4月,我区建档立卡贫困户等重点对象动态新增危房改造191户,现已竣工122户、竣工率62.78%,已开工48户、开工率94.44%。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落下”。区住房城乡建委负责人表示,我区将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做好农村危房改造督促、保障工作;在审批中,我区将继续严格执行“农户申请、村居评议、镇街审核、部门确认、建委汇总”程序,实行留痕管理,保障了危改对象精准,确保危改资金用到实处。(熊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