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璧山:用勤劳演绎幸福“四重奏”
中国网7月1日讯 雨后的清晨,空气格外清新。6月28日,记者来到璧山区丁家街道新民村9组,穿过100多米长的田间小路,来到一座崭新的房屋前,房主刘贤容正在地里忙着摘菜,准备午饭。
不大的农家小院,收拾得井井有条,房间内虽然只置办了简单的家具,却整洁有序。
淳朴的笑容、明亮的眼神、平和的话语,刘贤容给人的印象十分开朗、温暖,言语间,从不抱怨命运的不公和生活的拮据,而是怀着希望和感恩的心面对生活。
3年前,刘贤容的丈夫因肝癌去世,她除了要照顾两个儿子,还要偿还为给丈夫治病欠下的一身债,生活变得十分拮据。在最困难的时候,脱贫攻坚的春风吹进家门,刘贤容一家的生活也因此有了改变。
首先改变的就是住房条件。“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每到刮风下雨,担惊受怕得不敢睡觉。”回想起住在老房子那些日子,刘贤容依然有些后怕。她告诉记者,一家人也曾想过把老房子修整一下,但是丈夫的病让家里负债累累,心有余而力不足。
得益于D级危房改造的好政策,去年9月,刘贤容带着儿子搬进了新房。虽然没经过像样的装修,但一家人终于能睡安稳觉,刘贤容觉得十分踏实。
圆了安居梦,刘贤容开始考虑增收。新民村党委书记周发国是刘贤容的村级帮扶责任人,了解到刘贤容的想法后,为她介绍了保洁员的公益性岗位,每月有1800元收入。
“她负责村里万寿大桥公路到烟子沟,大概3.5公里路段的保洁工作,还要捡拾6组和9组的垃圾,虽然距离最长,但做得是最干净的。”周发国说,“责任心强”是村民对刘贤容公认的评价,每天,她都坚持早上岗一个半小时,做事积极,效率也高。
虽然有了固定的收入,但为了让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更好,去年,闲不住的刘贤容又开始养兔和猪,没有养殖经验,她就经常打电话向街道帮扶人咨询,还向周边的村民请教,经过细心喂养,头一年就增收了1.5万余元。
一边要做保洁,另一边还要搞养殖,刘贤容的生活变得忙碌且充实,周边邻居一大家才能做完的事,她硬是靠自己的一股拼劲做成了。
“好在两个儿子很懂事,基本不用我操心。”刘贤容的大儿子今年18岁,读高二,小儿子读二年级。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两个儿子不仅学习优异,也特别能体谅刘贤容的辛苦和不易,除了学习不让人操心,空闲时间也主动帮着洗衣做饭、分担家务。
“孩子能安心读书,多亏了教育扶贫好政策。”刘贤容告诉记者,从免除学杂费、住宿费,到享受爱心午餐,全过程的帮扶让孩子能顺利完成学业,也极大地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
“再过一年,大儿子即将高考,他说想学医,也许是受了他爸爸的影响。学什么都好,只要有文化,就不会再过我们这样的穷日子。” 懂事的孩子让刘贤容倍感欣慰,但越是这样,她越想着多挣点钱,让孩子们过得更好一点。
今年年初,刘贤容在总结去年养殖经验的基础上,又扩大了养殖规模,花1000元购买了10只种兔。如今养殖的种兔已达30只,2头母猪也即将产仔。
“党的政策好,衣、食、住、行都有了保障,日子也越过越有盼头了!”刘贤容笑着说。
这个曾经一贫如洗的家庭,通过辛勤付出,再加上一系列扶贫好政策的帮助,实现了住房无担忧、工作有着落、教育有保障、产业有支撑,也演绎出了属于这个家庭的幸福“四重奏”。
防疫小贴士
餐饮、超市,包括交通等服务行业,还有公共窗口的工作人员,因为工作原因接触的人流量比较大,距离比较近,这些人员的感染状况不明,所以要坚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个人防护。(黄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