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生态环何

黔江石旮旯披“绿装” 鼓了村民腰包

发布时间: 2020-07-01 15:16:57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中国网7月1日讯 近年来,黔江区在石漠化治理过程中,因地制宜以藤茶、蚕桑、脆红李等特色生态产业为依托,不仅让石旮旯披上了“绿装”,还成为了当地村民增收新渠道,给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近日,笔者在邻鄂镇五马顶的藤茶基地里看到,数百亩分布在石漠化区域的藤茶随风起伏,一排排修剪整齐的茶树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迎来了一年中的采收旺季。趁着好天气,社区十几位居民手挎布袋,穿行于田间地头,一双双巧手在茶树间飞快跳跃,一片片嫩芽就被采摘下来了。村子上空不时飘荡着人们丰收后欢快的笑声。

据了解,2017年当地政府通过石漠化治理项目,在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保护生态的同时,还因地制宜在石漠化治理区域布局生态产业。经过多方面调研、考察,开始种植藤茶。如今邻鄂镇的藤茶种植规模已有500余亩,并进入了投产阶段。

“现在一亩大概能够采到12斤干茶,产值10000元左右,效益比其它普通农作物高4倍,这个收入还是相当可观的,对当地的经济增收是一大助力。”该基地负责人罗启华告诉记者,这3年里,已在石漠化区域建起了成规模的藤茶基地,不仅有效改善了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当地群众也通过土地流转和务工实现了增收。从种茶、田间管理,到采茶、加工,每年仅采茶一项,就为周边村民和贫困户平均增收数千元,帮助他们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在成功发展藤茶产业的基础上,当地政府还分不同区域,分别在石漠化地区布局了冬桃、中药材等生态产业。以特色生态农业为依托,强化石漠化治理效果,为经济“造血”,形成了良性生态循环。截至目前,邻鄂镇在治理石漠化项目的同时,布局了1500亩生态产业,带动当地700余农户增收,实现了生态保护与产业扶贫两促进,为村民增收谋出了一条好路子。

“我们在这里打工,不仅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孩子,还有经济收入。以前为了生活长期在外奔波,心里对家人是亏欠的。”村民彭金华告诉记者,“这个藤茶基地,解决了当地很多人的就业问题,我们都希望将来在老家有更多这样的产业发展起来,让我们能够就近安居乐业。”

据了解,黔江是重庆石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地。截至去年年底,全区石漠化治理累计达到300平方公里左右。当地把石漠化治理与生态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在“石旮旯”里栽种蚕桑、果树、茶叶等特殊农作物,不仅绿了青山,也鼓了村民的腰包,让黔江有了更多底气给自然“种绿”,给生态“留白”。( 田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