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八面来风

广安:扫黑除恶不松劲 深挖彻查“保护伞”

发布时间: 2020-07-06 20:26:06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中国网7月6日讯“2019年9月至2020年3月,万隆镇黄柳村文书陈应中以其租住的房屋为场所,组织宁夏籍女子杨某、四川籍女子郭某等人进行卖淫活动,从中收取提成共计7000余元,用于其日常生活开销。2020年6月,陈应中受到开除党籍处分;涉嫌犯罪问题正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2018年1月至9月,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工作人员杨明伙同蒋某多次组织谭某某、文某某在武胜县沿口镇嘉陵阁、两岸咖啡等茶楼,以打100元至500元一颗的‘老广麻’方式进行赌博,杨明和蒋某每场抽取4至5颗抽头,非法获利共计7万余元。2020年4月,杨明受到开除党籍、降低岗位等级处分;涉嫌犯罪问题已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日前,四川省武胜县纪委监委在全县通报2起涉黑涉恶腐败典型案例,持续释放执纪必严的强烈信号,在全县广大党员干部中引起不小轰动。不少干部群众纷纷跟帖表示,该县此举顺应了民心、维护了平安、彰显了正义,符合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的要求,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以来,武胜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部署,坚持把扫黑除恶同反腐败斗争和基层“拍蝇”结合起来,坚决惩治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既深挖“保护伞”,又彻查责任落实不力的“庸伞”,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精心组织。成立由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亲自担任组长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监督执纪问责领导小组、深挖彻查领导小组等5个专项工作组,建立“1+3+N”工作机制(即一个线索核查中心,纪委、公安、组织3个牵头部门,N个工作人员参与的工作机制),印发《武胜县纪委监委关于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提供坚强纪律保障的通知》,形成统一协调的组织保障,扎实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

精确定位。严格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认真吃透中央关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关要求,准确掌握相关法律政策的界限,进一步明确恶势力、恶势力犯罪集团的认定标准和惩处规定,从而划出更清晰的执法准绳。如把有无“为非作恶、欺压百姓”特征作为审查判断恶势力的重要标准;将单纯为牟取不法经济利益而实施的违法犯罪,不作为恶势力案件处理……一项项细致入微的规定,既体现依法从严惩处精神,又防止出现人为拔高认定标准、扩大“打击范围”等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精准打击。坚持将“扫黑”与“打伞”同频共振,将扫黑除恶与反腐“拍蝇”同步推进,扎实开展“打伞破网”专项行动,严肃查处党员干部向黑恶势力通风报信、干预案件调查处理等问题,坚决向“村霸”“乡霸”“行霸”“市霸”等宗族恶势力和黄赌毒背后的腐败行为亮剑。同时,建立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一线双查”联动协作工作制度,整合纪检监察、政法、组织、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各方面资源和力量,信息共享、密切配合,同步立案、同步调查,及时处置和反馈党员干部及公职人员的涉黑涉恶腐败和充当“保护伞”问题线索,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们在强力开展‘扫黑除恶’‘打伞破网’活动时,还特别注重做好‘后半篇文章’,不断深化标本兼治,持续修复政治生态。”该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张红平严肃表示,对查处的涉黑涉恶相关案件一律实行“一案一整改”,对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的涉黑涉恶腐败案件一律在网站、微信、电视台等媒体平台进行通报曝光,充分发挥以案促改、以案治本作用,着力推动全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不断向纵深开展,持续净化修复被黑恶势力污染的政治生态。(谭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