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璧山:聚焦重点盘活资源 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每到周末,风景秀美、如诗如画的秀湖公园都会迎来大批游客。他们或登上钟楼,俯瞰山水湖林之美;或在非遗小镇驻足,体验厚重的非遗文化;或闲坐于云庄,点一壶清茶慢度时光,好不惬意!
近年来,“文旅融合”日益成为璧山旅游的“灵魂工程”,历史文化的全生活场景、全旅游场景植入,让璧山处处都是“文化传承地”。
“宜居、宜业、宜游”,来过璧山的游客,都会有这样的感叹。而璧山这座小城,也已成为主城人群出城休闲旅游的首选之地。
璧山紧邻主城核心区和中心城区,同城化具有先天优势,对此,区委书记蓝庆华用“迎客厅”对璧山进行了“画像”。“迎客厅”是休闲娱乐、放松身心的场所,而大力推动文旅融合就是建好“迎客厅”的重要抓手。
项目引领 丰富旅游要素
区图书馆新馆因其大气的设计、舒适的环境,成为不少市民的“打卡地”,大家可以在这里静享阅读的乐趣。目前,该馆一楼已经开放运营,三楼、四楼、五楼正在完善当中。全部开放后,这里将成为群众品味书香、享受精神文化生活的好去处。
作为璧山区重大文旅项目,区图书新馆给读者提供了更舒适、更儒雅的文化阅读空间。除此之外,璧山博物馆、美术馆项目的前期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正在规划中的茅莱山都市田园生态公园也是璧山区推进文旅融合、打造康养旅游旅居目的地的重要项目之一。
该项目规划面积8.7平方公里,南北长约10公里,涉及璧城街道、璧泉街道、福禄镇、大兴镇等镇街共10个村的部分村民小组以及东风林场,共策划田园•四园、森林•四营、文化•四苑、美食•四村等16个项目,充分发挥茅莱山独特的生态优势,彰显茅莱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本底,有机融合都市与田园要素,引入研学、旅游、观光、体验、乡居等多种元素,体现茅莱山的生态田园美景和人文乡情。
“项目建成后,茅莱山将从生态屏障升级为城市绿心,从城郊之山升级为城市客厅,打造都市田园生态公园,未来这里将是对接市民休闲需求的都市田园休闲栖息地,是‘儒雅璧山•田园都市’的城市缩影,更是璧山城乡融合发展的示范区。”服务业发展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项目是发展的“牛鼻子”,记者从相关单位了解到,今年,璧山区将加大项目招引,推动国际文创产业生态区、虎峰康养极限公园等项目落地。启动新加坡国际酒店等优质项目建设,推进乡下时光——六根囱泛博物馆群文化园(大圆祥博物馆)扩建,全面开启重庆文化旅游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
在“引新”的同时,璧山区还注重升级成熟项目。通过深度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红色文化、抗战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将璧山故事、传统文化精品演艺植入景区,推进枫香湖儿童公园、秀湖公园、观音塘湿地公园景区化提升改造,并大力推进观音塘湿地公园、茅莱山都市田园生态公园、枫香湖儿童公园、古道湾公园(在建)创建国家5A级风景区。(下转4版)
促进非遗活化
打造特色文旅品牌
近日,一场以“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为主题的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重庆主会场活动——重庆非遗购物节和第五届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暨老字号博览会在秀湖水街非遗小镇开幕,市民不仅可以现场淘精品、品美食,还欣赏到了璧山草龙、大傩舞等精彩纷呈的非遗表演。
一年前,以“非遗创新 点亮秀湖”为主题的中华非遗国际设计周在璧山举行,19家国内知名非遗企业现场签约入驻,拉开了秀湖水街国际非遗手艺特色小镇的建设序幕。
与其他非遗小镇不同,秀湖水街国际非遗手艺特色小镇不仅仅是一条商业街,而是通过成立非遗实验室、创立工作室以及前店后坊的运营模式,打造一条文创产品的全产业链条,推动非遗产业与秀湖景区相融相生,为璧山再添独特的文旅品牌。
让非遗活起来、传下去、走得远,是打造秀湖非遗小镇的初衷。“秀湖非遗小镇除了能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可以形成一个保护、传承非遗文化的基地,通过市场的检验将优秀的产品留下来、将非遗传承人培养起来,增强广大市民的文化自信。”区文化旅游委相关负责人说。
一直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实施乡村非遗保护传承项目。目前,璧山有7项市级非遗项目和52项区级非遗项目,最近,通过挖掘整理、申报评选等流程,公布了第四批11项区级非遗项目。组织了《璧山鼓韵》《稻田欢歌》等非遗培训班,开展了乡村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培训。建成了《大傩舞》非遗传习所、《璧山手工制鼓》传习所、中兴小学《川剧》传承学校、《来凤鱼》传统工艺工作站等。
接下来,璧山区将进一步盘活闲置资产,打造璧山秀湖全景电影小镇,积极参与重庆非遗博览园选址建设,做好微刻、竹雕等本土非遗产品升级开发,开发以“薅秧歌”为主题的实景舞台剧,促进非遗文化资源活化,增加旅游商品文化与附加价值,形成旅游商品差异化竞争。(黄瑞 胡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