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那条河又回来了!”铜梁穆家河变清的故事
中国网8月6日讯 一个盛夏的午后,在铜梁区永嘉镇幸福村,一湾碧水从茂密的竹林间流过,由于地势落差形成一个个小瀑布。河道两旁石菖蒲郁郁葱葱,偶有白鹭从水面掠过,过路的村民们在河边树荫下享受着难得的清凉。
这条河叫穆家河,从上游围龙镇流经永嘉镇,最后从安溪镇汇入小安溪河。对穆家河沿途的当地人来说,这条16公里长的小安溪支流,就是“家乡的那条小河”。
自从河长制开展以来,经过截断面源污染、进行生态修复等措施,今年的穆家河进入小安溪会合口断面水质连续4个月达标,与2019年同期相比,水质明显向好,居民记忆中的那条河又回来了。
水岸同治,斩断污染源头
在铜梁区永嘉镇幸福村村民的记忆中,穆家河曾经是居民淘米洗菜的地方。后来随着场镇和周边群众越来越多,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水质变得富营养化,引发了水葫芦疯长。此外,岸上堆积了大量生活垃圾,年复一年,小河也遭了殃:河面漂着浮油和塑料袋、废纸等,蚊蝇乱飞、臭气冲天,行人掩鼻而过、避之不及,极大地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
治理污染须从源头抓起。近年来,围龙、永嘉、安溪等镇均新修了污水处理厂,对居民的生活污水进行了处理,还集中清理了沿河养殖场,从根本上解决了污染源。同时,农村居民垃圾集中清运体系的建立,也改善了河流沿岸垃圾遍地的状况。目前,穆家河流经的主要区域,安置了400多个垃圾箱,确保生活垃圾日清日收。沿途各镇还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和环境综合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引导群众筹资筹劳,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两年来,铜梁区通过配备完善垃圾收集清运设施,合理设计布局地下管网做到雨污分流;大力清除淤泥水草和垃圾,完成河岸坡砌硬化解决塌方淤积隐患;常态化做好河面清漂等工作,一条比记忆中更美丽清澈的河流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现在我们的垃圾都是用垃圾袋分类装好,然后拎到附近的垃圾箱里,几乎没有人再把垃圾乱丢乱放了。”幸福村村民郭辉学说,穆家河治理好后,每个人都是受益者。“现在的水质可以直接洗衣服淘菜,而且还不需要用自来水来再清洗一遍。”
生态湿地,让水质清上加“清”
据铜梁区河长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穆家河河道窄、径流小,比起那些大的江河来说,自我净化能力差,这就对排入河流的水质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虽然沿河建起了5座污水处理厂,但是排出的水质均为一级B标排放。如何才能让流入穆家河的水质得到进一步提高,达到国家污水排放一级A标?答案是生态湿地。
烈日炎炎,但在位于围龙镇龙珠村的污水处理厂旁边,美人蕉、梭鱼草等水生植物花开正艳,这一片是围龙镇黄家岩生态湿地。
“将生态湿地建在污水处理厂旁边,通过植物吸收能够利用微生物的分解来脱氮去磷,有效解决水质的富氧化问题。”穆家河河长制牵头部门、区林业局林政站站长李永钱介绍,水生植物吸收了水中的氮磷等元素,长势特别好,每年底都要进行一次割除,运往附近林地腐化后作为生态肥,实现生态循环保护。
如今,穆家河流域已经建成了3个这样的生态湿地,对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进行二次净化,还有两个正在建设中。其中位于永嘉镇围永村的生态湿地面积达14亩,本月内建成后将种植鸢尾、美人蕉、女贞等近十种水生植物,有利于改善出厂水质,美化农村环境。
“过去,有的村民还对建污水处理厂不支持,现在知道了好处后,有生态湿地都高兴得很,说以后又多了个逛的地方了。”围永村村委会主任谢云模说。
此外,一种“迷你”湿地也在穆家河流域进行试点。“以前在我们村里,因为没有污水处理厂,污水基本靠蒸发。”据围龙镇龙湖村党支部书记罗献平介绍,不少村民甚至担忧,长此以往,穆家河源头之一、美丽的桥亭水库也会遭到污染。
如何解决生活污水这一难题?今年开始,一种全新的水环境整治模式在围龙镇龙湖村试点。笔者在龙湖村一处居民集中居住点看到,几个类似化粪池的水泥池正在建设,这就是“分散式微型人工湿地+生态沟”水环境整治模式。生活污水引到人工湿地之后,污水中的富营养分子经过砾石层层过滤,最终由美人蕉等根系发达的植物“吃干榨净”,可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质。
“村民居住相对分散的地方,不适合建集中式湿地。”围龙镇副镇长夏元毅说,将农村产生的生活污水引入湿地处理池进行净化处理,能够有效解决散户污水处理难题,实现美化与治污相结合,确保排入河流的水质达标。(李慧敏、张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