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彭水:一幅山水交融的苗乡画卷
美丽的乌江画廊。
这里有奔腾不息的乌江水;这里有“中国森林氧吧”摩围山;这里有融山水林泉峡于一体的阿依河……
彭水最大的优势是生态,最大的资源也是生态。
近年来,彭水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凭借大美的山、大美的水,把旅游业作为生态经济发展的第一支柱产业,找准了“生态”与“富民”的契合点,坚定不移走“生态好、群众富、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之路,一幅从绿起来到富起来、美起来的生态美丽画卷在苗乡大地徐徐展开。
碧水长流
鼓起百姓钱袋子
彭水,因水而名,因水而灵。
夜幕降临,乌江两岸,灯火通明,崇楼峻阁,倒映水面,宛如海市蜃楼。
彭水境内有大小溪流175条,乌江和郁江、芙蓉江三条市级河流穿越境内,其中乌江彭水段全长69公里,郁江彭水段长84.6公里。
呵护好水资源,涵养好水生态,对彭水来说尤为重要。县委、县政府深谙其道。
2019年,乌江符合地表水Ⅲ类水质要求,郁江符合地表水Ⅱ类水质要求,诸佛江、长溪河等次级河流均符合地表水Ⅱ类水质要求。
这不,中国摩托艇联赛、中美澳艺术滑水精英赛连续9年落户彭水,在乌江县城水域掀起阵阵涟漪,精彩纷呈;
阿依河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进入中国AAAAA级旅游景区排行榜前100名,成功举办9届彭水阿依河漂流大赛;
乌江画廊最美的一段在彭水,宛若人间仙境,恰似天然山水画廊,所有到乌江画廊的游客无不对乌江的水赞不绝口;
彭水更是以水为“红线”,引进重庆阿依达太极泉水股份有限公司进驻乔梓乡长寿村,研发建成了一条全自动高速罐装山泉水生产线,企业年产销能力超1亿罐,年产销规模可达5亿元,迄今已累计实现产值超过10亿元,“太极水不老泉”名声远扬。
碧水长流,不少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鼓起了百姓钱袋子。
乔梓乡长寿村村民张远红夫妻俩都在重庆阿依达太极泉水股份有限公司上班。“我们在这里上班6年了,挣钱顾家两不误,生活很幸福。”张远红说。
这一切成绩的取得,都是彭水加强水污染治理,抓实水环境保护,保障水生态安全的成果:
——彭水出台了《彭水自治县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全面建立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河长体系,全面守护碧水清河。
——积极开展水污染治理,加强水污染综合防治,排查入河库污染源,严格治理工矿企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畜禽养殖污染、水产养殖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船舶港口污染,定期对乌郁两江干支流43个断面的国考单元水质进行采样监测,不断提升水环境质量。
——进行水生态修复,在自然生态修复的基础上,引入现代人工修复技术,进行流域污染治理,定期清理河道,推进岸线保护和采砂管理,逐步恢复河岸陆地生态系统、水生态系统、湿地河流生态系统。
——加强水资源保护,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积极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提高用水效率,制定了整治污水偷排直排乱排专项行动方案,严肃查处破坏水环境案件,对污水处理厂出水进行严格监管。
彭水,因水而立,因水而兴。有声有色的“水文章”使彭水人民拥有幸福生活。
青山常在
为百姓带来好生活
一城青山一城绿。
彭水位于重庆市东南部、渝东南武陵山区腹心地带,峡谷奇险纵横、溶洞千姿百态、山川秀美怡人,最高海拔1860米、最低海拔165米。
8月8日,早上7点,彭水县城至摩围山景区的公交车在县城红军渡广场准时发车,满车的游客对接下来的旅程充满期待。
摩围山平均海拔1500米,森林覆盖率达91%,常年平均气温14.9℃,负氧离子含量高达11万个/cm3,被称为“悬在天堂上的氧吧”,是避暑纳凉圣地。
走进摩围山,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连绵的山脉和茂盛的树林,古木、石林……大自然的神奇为摩围山增设了许多自然景观。
如今,美丽的摩围山已经成为彭水旅游的一张重要“名片”。
摩围山的迅速崛起,带动当地村民发展了一大批餐饮、住宿的农家乐,从而在摩围山周边形成了一个产业带。
站在靛水街道桂花村村民王兴刚家的院坝,抬眼望去,群山苍翠,白墙黑瓦,错落有致。
“客人来了都说我们环境又好又凉快。”入夏以来,王兴刚家的农家乐迎来了一年的旺季。单靠农家乐,王兴刚家一年就能收入10多万元。
目前,靛水街道毗邻景区的村庄已经发展农家乐55家,辖区群众尝到了发展乡村旅游的甜头。
近年来,彭水进一步加大林业资源的管护与利用力度,筑牢绿色本底。在实施修复工程方面,彭水大力推进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荒山造林、封山育林等造林绿化工程,着力改善了县域生态环境。在林业资源保护管理方面,县政府与各乡镇(街道)签订了《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目标责任书》《森林防火目标责任制书》等,选聘天保护林员340人和生态护林员3611人,建立健全护林网格,对342万亩森林进行有效管护。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截至2019年,全县林地面积374万亩,森林面积342万亩,林木蓄积10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8.8%,是重庆市四个森林资源大县之一。
依靠良好的森林资源,彭水建成阿依林海、善感周家寨美丽乡村、凤凰花海、兴隆苗寨等森林康养基地,建成12个乡村旅游示范点和47个“森林人家”,共吸纳短期贫困劳动力超过6.5万人次,实现贫困户人均增收超过2500元。
在鹿角镇乌江村苹果桃基地里,采摘桃子的游客络绎不绝。“今年已经是种植苹果桃的第6个年头了,目前投产的有600多亩,收入70余万元。”张洪胜介绍。2014年,他结合退耕还林在当地种起了苹果桃,将曾经的一片荒山发展成了集生态绿色、观光休闲、采摘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点,成了当地农户致富的宝贝。
乌江两岸,重重叠叠几层绿。青山常在,为百姓带来了好生活。
生态红利
共享“绿色福利”
近日,重庆市文化旅游委启动“周末游重庆”系列活动,并发布第一批周末旅游线路,其中,我县4条旅游线路分别入列重庆市文化旅游委发布的首批周末特色旅游线路,且占首批发布总量的44%。彭水成为游客康养身心的新宠。
在彭水,你可以体验优质山水。“山”与“水”的有机结合上,山与水的自然交融、相映相彰,形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美丽山水画卷。
在彭水,你可以“醉”享清新空气。今年上半年,截至6月30日,全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181天(监测天数共182天),同比增长9天,优良率高达99.45,各项污染物浓度对比2019年全面减少,环境空气质量较去年同期全面提升,彭水“蓝”已成常态。
在彭水,你可以品尝健康食品。郁山晶丝苕粉、野生营养火吉果、古法土榨紫苏油、不老泉太极水……在尽享美味的同时拥有健康。
“养心彭水”正逐渐享誉全国。
近年来,彭水进一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助推经济绿色低碳发展。以“三线一单”为手段,严格产业环境准入,严格执行排污权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发挥市场对环境资源要素的配置作用;
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持续改善县域生态环境治理。坚决打赢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城市声环境管理,控制社会生活、交通、建筑工地和工业噪声;
依法规范环境监管,提升生态环境管理水平。严格做好水、气、声等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加强重点企业、污水处理厂等污染源监督,常态化实施环境执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进一步深化“刑责治污”,督促企业自觉守法;
强化环境风险防范,确保生态环境安全。围绕群众关注的生态环境热点难点问题,主动介入、积极作为,加大调处,妥善处置。
彭水还加大乡村环境治理,以乡村独特的田园风光为特色,推进人居环境改造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让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昔日的贫困村落实现了从“传统村落”到“美丽乡村”再到“旅游景区”的华丽转身。同时,还发展了以休闲农业观光、采摘体验、民俗风情体验、避暑纳凉等为主的乡村旅游点近30个,农家乐、乡村酒店近600家。
看山看水看苗乡,享景享物享健康。彭水的老百姓从卖产品,向卖生态、卖环境、卖文化转变,绿水青山正源源不断转化为金山银山。数据显示,2019年全县接待游客3028万人次、增长38.48%,实现旅游总收入150.02亿元、增长49.39%,旅游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为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走进彭水青山绿水间,村落、景区、农舍与百姓的笑脸相得益彰,一首清新的田园协奏曲扑面而来,共同构筑“世界苗乡,养心彭水”。 (赵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