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美景美食

炎炎夏日 涪陵武陵山乡避暑正当时

发布时间: 2020-08-14 16:38:53 | 来源: | 作者: | 责任编辑:

image.png

武陵山风景秀丽

今年8月重庆气温总体偏高,大部地区超过35℃的高温天数可达10~22天。即使在立秋后,仍会出现阶段性高温天气,除海拔较高地区外,各地超过35℃的高温天数可达8~18天。

而就在日前重庆市气象局对外公布的“重庆市百名清凉乡镇”名单中,涪陵区武陵山乡榜上有名。炎炎夏日,武陵山乡平均气温只有22℃,成为市民纳凉避暑的好去处。

来到武陵山乡,绿油油的森林、蔚蓝的天空、随风摇曳的野花,清脆的鸟啼、悦耳的蝉鸣……无论走到武陵山乡哪个角落,都能亲身感受着大自然的魅力,感受着清凉与惬意。

利用自身资源

高标准推进避暑游

武陵山乡地处涪陵区东南端,距涪陵主城区38公里,距重庆主城区105公里,海拔最高1968米、最低175米,平均海拔1100米,地质为“喀斯特地貌”;是涪陵最大的林区乡,乡域内森林资源丰富,森林面积17.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2.7%;夏季气候凉爽宜人,置身其间,犹如走进一间健康绿色的大空调屋。

武陵山乡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有4A级风景区武陵山大裂谷,景区山峰、台地、沟谷等景观高低错落,层次丰富,一条长约10公里的裂谷横贯景区,一段长约1500米的地缝冠绝天下,有等待开发的传统村落——角帮风情古寨,还有避暑佳地——金子山村。

随着气温的升高,越来越多的市民前往武陵山乡避暑纳凉,而大裂谷景区便成为大家热衷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这里不仅有薄刀岭、天门洞、情人谷、青天峡等众多景点,景区还配置了枳人小镇、云中漫步、绝壁凌空、循环式吊椅缆车、大裂谷管轨滑道、户外极限运动、地缝漫游等众多特色娱乐项目,让来此的游客大呼“不虚此行”。

从7月开始,武陵山乡就进入旅游旺季。记者从该乡了解到,不仅有以大裂谷为代表的自然景观,乡里还大力发展人文旅游,不断提升品质的乡村酒店、民俗客栈,越来越好的人居环境吸引更多游客来到武陵山乡。近几天已经进入最高峰,尤其是周末,上万游客前往这里露营、避暑,在酷热的夏日中寻觅大自然的清凉,日均接待游客达到2万人次。

特色避暑游

带动农家乐持续火爆

“以景区特色旅游项目和高山避暑纳凉资源为依托,大量避暑客的到来,成为推动当地乡村农家乐快速发展的原动力。”武陵山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白建银说,除了宾馆以及众多避暑房外,农家乐是接待避暑客最重要的载体之一。为此,他们积极鼓励、引导当地民宿及农家乐发展,让避暑客住得开心、舒心,让当地农户得到真正实惠。

有人搭吊床、有人散步、有人遛狗、有人骑车、有人闲聊……当天,记者在位于乐道村2组的武陵伴山客栈看到,游客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享受植被带来的新鲜空气、高海拔带来的夏日清凉,真是好不惬意。

“今年是我经营这家客栈的第三个年头,每年一到旺季就有不少游客前来入住,周末节假日更是需要提前订房。”客栈老板陈德权说,他家客栈走的是高端路线,旺季根据单间、标间、套房、三合院房型不同,收费价格在368~2468元/天不等。

记者注意到,整个武陵伴山客栈巴渝民俗风味浓重,自然环境优美,还配备了林间步道、健身器材、娱乐棋牌等设施,48个房间也是干净整洁。“我们这里以‘山文化’为主题,山是主人,人是客人,人与自然充分融合。”陈德权说,在修建客栈时,他秉承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尽量不破坏这里的一草一木,不少庭院都是依山靠树而建。

与此同时,陈德权还告诉记者,客栈是优先从当地建卡贫困户、农户手中购买食材,不够的再从城里进货。而且,不少游客在游玩结束离开时,想带点高山土特产回家,他也是联系当地建卡贫困户和农户来供货。

截至目前,武陵山乡农家乐(乡村民宿)数量已达到166家,可以同时提供7000余张床位、27000多个餐位。

特色旅游

助推当地农民就业增收

武陵山乡乡村旅游从2008年开始萌芽,目前,乡村旅游经营户达到了166家,从业人员达2300人。休闲避暑纳凉式旅游人气聚集,民宿酒店、农家乐火爆,乡村旅游2019年游客接待总量为132万余人次,旅游总收入为3.9亿元。

说到以旅游助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取得如此显著成效的原因,武陵山乡采取的几大做法不容小觑。

首先,以旅游助推产业结构变化。该乡支持乡村传统农业向旅游观光农业转型,支持建卡贫困户建设乡村客栈、农家乐等,依托旅游服务业自主创业。例如辖区内的金子山村、乐道村乡村旅游经济带已初具规模,建成了民宿客栈、乡村酒店166家,接待床位7000余张,餐位27000个,其中有6家建卡贫困户经营农家乐,带动就业30余人。

其次,该乡以游客需求为导向,规划和发展农业特色产业,让烟叶、特色水果、特色养殖、高山糯玉米、有机蔬菜成为脱贫支柱产业,并且免费为贫困户提供鸡苗、高山糯玉米种子、化肥、农药,自主引种鸭苗、鹅苗、猪仔等,并提供技术支持,一大批贫困户实现脱贫。白建银告诉记者,今年,全乡共种植3200亩高山糯玉米,如今已经卖得接近尾声,粗略估计有400多万元进账,对乡村旅游扶贫有着不小的功劳。

此外,该乡还以旅游助推农民就业增收。政府在场镇上建起旅游扶贫超市,建卡贫困户和农户将他们的产品放在旅游扶贫超市售卖,有高山糯包谷、高山洋芋、手工红薯粉、野生菌等产品,旅游旺季期间,每天会有20余个大巴车在那里停靠,能够帮当地村民卖出去不少东西。此外,该乡还加强对贫困户业务培训,通过开设培训班、进村入户为贫困户传授旅游、特色种养殖等技术知识,以提升贫困户就业、创业技能,今年先后举办5次培训,累计培训涉旅贫困人员30余人次。(文/喻文萱 图/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