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美景美食

边城秀山 土风苗韵 踏歌边城

发布时间: 2020-08-31 13:49:19 | 来源: | 作者: | 责任编辑:


image.png

大溪酉水

image.png

花灯美食街 摄/唐磊

image.png

隘口太空莲

image.png

大溪酉水水上运动 摄/唐磊

image.png

太阳山民宿 摄/齐岚森


秀山地处渝湘黔鄂四地接合部,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8.7%。多元的地域与民族文化,孕育了以花灯歌曲为代表的秀山民歌。在劳动中诞生,在乡村里传唱的《黄杨扁担》,更是从1000余首曲目中脱颖而出,享誉世界。

土风苗韵,不仅孕育了《黄杨扁担》,也扮靓了秀山的大美田园。入清溪场龙凤花海,赴玫瑰之约,赏土家织锦;临大溪酉水河,听渔家唱晚,品土风苗韵;登隘口太阳山,住土家民宿,看脱贫蓝图……一曲《黄杨扁担》,唱不尽边城风光。

歌与时光的传奇

“黄杨扁担呀么软溜溜呀那么姐哥呀哈里呀,挑一挑白米下酉州呀姐呀姐呀,下酉州呀那么哥呀哈里呀……”从1958年首次公开演唱,到多位知名歌唱家接续传唱,原汁原味的秀山民歌《黄杨扁担》蜚声华夏,到如今已有半个多世纪。

秀山县溪口镇,一座大桥横跨石垒溪,为两岸群众出行提供着便利。这座以“思和”命名的大桥,是为了让世人永远记住一位民间艺人——《黄杨扁担》作者严思和。

溪口镇的村民世代都爱跳花灯、唱民歌。生长于此的严思和,天生一副好嗓子,年纪轻轻就成了当地的花灯名角。每逢春节跳花灯或夏日“打闹(薅草锣鼓)”,村村寨寨都争着请他“寄调”。

严思和曾和朋友从官庄猫鼻子洞出发,挑起白米经湖南花垣到酉(当地人发音同“柳”)州售卖。他将下酉州卖米的体会,编成了《黄杨扁担》在田间地头演唱。

新中国成立后,严思和已能演唱200多首花灯曲调。艺术家们远道而来,把他演唱的所有花灯歌曲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1958年1月出版的《四川花灯歌曲》,刊载了严思和演唱的《黄杨扁担》。同年,四川省歌舞剧团独唱演员朱宝勇公开演唱,引起轰动。

此后数十年,包括李光羲、吴国松、李双江、蒋大为、郁钧剑、吕继红在内的多位著名歌唱家先后演唱《黄杨扁担》,令其风靡全国,长盛不衰。

《黄杨扁担》是秀山不可多得的金字招牌。秀山将严思和故乡白粉墙村更名为黄杨扁担村,借歌发力,做大乡村旅游经济。

目前,黄杨扁担村正积极传承以《黄杨扁担》《一把菜籽》为代表的秀山民歌,以及以秀山花灯、薅草锣鼓为主体的地方戏,致力建设“花灯艺术之乡”和休闲旅游文化名村。

歌与花海的邂逅

每逢节庆,位于清溪场镇的龙凤花海玫瑰之约乡村旅游景区总会响起《黄杨扁担》优美的旋律。这里曾创下“千人同唱《黄杨扁担》”的盛举。

清溪场镇是秀山第一人口大镇,是秀山的“花灯艺术之乡”和“辰河戏之乡”。这里花灯文化、边城文化、川渝文化、田园文化、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荟萃。

龙凤花海是首批“中国美丽田园”全国十大油菜花景观之一,是清溪场镇乡村旅游的主要景观。每到油菜花开,百米长的超大“龙凤呈祥”图案跃然花海,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拍照。龙凤花海旁,还有占地面积约1500亩“玫瑰之约”四季花海以及如茵的草坪。整座景区集休闲观光、花卉苗木、婚庆活动、亲子娱乐、科普研学等功能于一体。

依托乡村旅游的发展,景区所在的太平村组建了10多人的文艺演出队伍,节庆到景区开展民俗文化演出,成为一种惯例。同时,村里鼓励并组织村民保留和开展好“三月三”打粑粑、供奉“火星菩萨”、“四月八”等土家特色民俗活动,让浓厚的民俗文化氛围和乡村旅游发展实现互促共赢。

放歌龙凤花海,体验土家织锦。“反面挑织”的土家织锦,是我国少数民族四大名锦之一,与土家语言、土家民俗共同构成土家族最显著的标志。

清溪场镇是土家织锦技艺主要传承地。近年来,该镇结合乡村旅游发展和脱贫攻坚,在大寨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起了扶贫工坊。

工坊中,土家妇女用古老的木织机,以棉纱为经,以五彩丝线或棉线为纬,严格按照传统的12道工序制作土家织锦,织就了清溪场镇乡村旅游版图上的又一大看点。

歌与绿水的牵手

酉水又名北河,有“武陵玉带”之美誉。它发源于湖北,经秀山大溪乡、石堤镇,然后接纳梅江河水,浩浩荡荡奔腾而去。

大溪乡丰联村位于大溪酉水风景区以及大溪乡乡村旅游的核心地段,拥有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和极具民族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全长15公里的峡谷型河谷景观河道九曲,壁立千仞,仪态万千,是诸多珍稀动植物生长繁衍的乐园。

酉水河中鱼获鲜美,河畔的丰联村打捞寨是土家族、苗族群众聚居区,民俗风情浓郁。一栋栋木楼依山傍水,建筑手法精湛。

打捞寨的村民多以打鱼为生,不仅人人都是捕鱼高手,而且能歌善舞。据说,这里“会走路的人就会游泳,会说话的人就会唱歌”。

“月儿弯弯挂山尖,老汉撑船下沙滩。一网撒在水中间,只见鱼儿网里翻……”黄昏时分,渔船穿梭于波光粼粼的酉水河上,欢快的歌声回荡两岸……

欢歌的还有移民风情街的近百户群众。依靠乡村旅游的发展,他们当中不少人已经吃上了“旅游饭”。街上的居民不仅热情纯朴,而且烹调手艺绝佳。河水煮鱼、猪脚炖竹笋、土鸡熬蕨苔、香菇炒瘦肉等地方美食远近闻名,让人垂涎。

为发展乡村旅游,近年来丰联村积极举办乡村旅游文化节、山歌大赛暨龙船下水仪式、“神秘酉水·靓彩大溪”乡村旅游文化季、大溪酉水龙舟赛等大型活动,能歌善舞的土家族、苗族群众更是为活动增加了不少看点。

歌与青山的相拥

大溪的水绿,隘口的山青。走进隘口镇太阳山村洪家组,一栋栋掩映在绿水青山中的土家木屋错落有致,层次分明,令人眼前一亮。近观,参天的古树、墙头的青藤、檐下的红灯笼、怒放的格桑花……步移景异,更是美不胜收。站在民宿前的观景台举目远眺,薄雾升腾,群山苍翠,让人不禁心生波澜。

盛夏每到节假日,太阳山民宿总是一房难求,入住必须提前预订。此时,离这些民宿正式开业不过才3个多月。“酒好不怕巷子深”的道理,在这里再次得到印证。

太阳山村位于市级自然保护区太阳山林区。尽管这里生态环境优美,但曾却是出了名的贫困村。

脱贫攻坚启动之后,特别是被确定为市级深度贫困镇以来,隘口镇确立了“旅游+”的发展思路,结合人居环境改造提升和乡村旅游发展,引导群众打造土家特色民宿增收。

太阳山村洪家组、青龙组地处山顶附近,海拔适宜,视野开阔。山泉、古树和良好的植被,更是为打造民宿奠定了良好基础。

隘口镇采取政策性投入,引导两组11户村民对老房子进行修缮和改造。原本破败的老房,蝶变为极富土家特色的民宿,成功吸引了游客的关注。

太阳山上,不仅可以住土家民宿,还能吃土家美食,赏花灯傩戏。十碗八扣、社饭、黑毛猪老腊肉,令游客食指大动;花灯歌舞、余家傩戏,精彩刺激,好戏连台。

花灯歌舞,不仅是吸引游客的看点,也是隘口人表达喜悦的方式。隘口原本就是“花灯艺术之乡”,凉桥花灯、余家花灯和黄泥堰花灯历史悠久,全县闻名。

脱贫攻坚中,隘口各村大力发展茶叶、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全面实现了“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产业布局。

闲暇时,老乡们便聚在一起,跳起原生态的秀山花灯,唱起欢快的《黄杨扁担》,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都融入了身后的绿水青山。(赵童、刘玉珮、彭光灿 图片除署名外由秀山县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