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忠县:夯实基础,产业发展如虎添翼
中国网9月11日讯 近段时间,忠县交通领域重点工程——忠信大道(原普水路)建设现场如火如荼。忠信大道是连接县工业园区乌杨新区(原忠县生态工业园)与县城的快速通道。建成后,乌杨新区至县城的行车时间将从目前的近30分钟缩至10分钟左右。
忠信大道是忠县为夯实工业基础设施而启动的一个三峡后续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助推全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在三峡后续工作的持续推动下,全县工业、农业、文化旅游产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发展如虎添翼。
园区基础设施变强,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们希望忠信大道早一天通车。”位于乌杨新区的极达鑫环境科技(重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忠信大道建成后,不仅能解决企业“留得住人”的问题,而且有助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像极达鑫公司一样,乌杨新区众多入驻企业负责人对忠信大道的早日建成通车充满希望。
县工业园区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历程,也经历了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过程。县工业园区乌杨新区开建以来,忠县借助三峡后续项目的实施,紧紧围绕园区道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策划、包装项目,不断争取三峡后续资金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
自2013年乌杨新区一期场平工程开始,三峡后续工作便贯穿于县工业园区建设始终。从场平实施,到园区道路修建,再到绿化、通讯、供气、供水、供电等方面,近8年来,忠县累计争取投入5亿余元三峡后续资金,夯实了县工业园区基础设施,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助推柑橘产业做大做强
“果园的生产便道建好了,排水沟也完善了,柑橘产量大幅增加。”谈起近年来农业基础设施的变化,涂井乡友谊村村民牟维说,果园基础设施的完善,让大家的收入逐年增加。
农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忠县柑橘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忠县在涂井乡友谊村和涂家村建成高标准柑橘果园2000多亩,实现年产值500余万元。这主要得益于利用三峡后续资金启动的涂井乡加工柑橘生态农业园项目。
该项目于2013年启动建设,2016年建成。项目涉及柑橘果园面积2000多亩,其中建设鲜食柑橘种植区近300亩、加工型柑橘种植区1800多亩,并建成综合服务区5亩。
柑橘产业在忠县农业产业体系中占据半壁江山,三峡后续工作为助推柑橘产业做大做强作出了积极贡献。来自县水利局的消息显示,自2013年来,忠县围绕柑橘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启动4个重大项目。除了涂井乡的项目外,还有重庆忠县35万吨柑橘加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派森百柑桔非浓缩橙汁冷链物流建设项目一期工程、中国柑橘城现代柑橘科普旅游基地建设项目(一期)等3个项目,累计投入三峡后续资金近8000万元。
解决生产用水,是保证农业丰收的前置条件。近年来,作为农业大县的忠县充分利用三峡后续资金,为全县水利建设添砖加瓦。
2013年,涂井、石宝、任家、复兴、东溪、洋渡等6个移民乡镇的20个村相继启动农田灌溉工程,累计投入三峡后续资金6300余万元,共新建山坪塘70余口、整修加固堰塘200余口、整修加固山坪塘70余口、新建蓄水池400余口、新建渠道10余公里。水利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农业生产特别是柑橘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景区基础设施夯实,实现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9月初,离开石宝场快6年的邓庆权回到老家探亲,油化的道路、新铺地砖的人行道、高大的石宝寨景区大门、穿梭的游客,让他惊叹家乡旅游基础设施的大改善。
在三峡后续资金的支持下,石宝寨景区基础设施和石宝场面貌日新月异。2015年启动的石宝寨景区基础设施完善项目,项目资金全部来源于三峡后续资金,包括修建一座400平方米的公厕、场镇街道油化2万余平方米、人行地板砖改造2万余平方米、铺建路沿石近6公里,让景区和场镇面貌焕然一新。
2013年以来,结合三峡后续工作的开展,忠县相继启动忠县文化创意产业园滨江运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忠县文化创意产业园天子山民俗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忠县文化创意产业园大型山水实景演艺项目基础设施工程,3个项目共获得三峡后续项目补助资金近4000万元。
各个文化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完工后,景区可进入性增强、景区环境大变样、游客体验感大幅提升,文化旅游产业持续升温并实现了深度融合发展。2019年,忠县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1.3亿元,分别增长42.9%、46.6%,其中,《烽烟三国》游客人数突破11万人次。(谢国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