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科教文卫

潼南区教育扶贫全面解决贫困生失学辍学问题

发布时间: 2020-10-28 15:58:05 | 来源: | 作者: | 责任编辑: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脱贫攻坚,教育为先。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让每一个孩子享有公平受教育的权利,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这是潼南区委、区政府的庄严承诺。近年来,全区教体系统以决胜脱贫攻坚为目标,把教育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优先任务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攻坚克难、精准发力、完善机制、强化保障,坚决打赢教育扶贫“攻坚战”。


控辍保学一个不少


“我终于又可以上学了!”2020年5月,玉溪中学学生小茹(化名)带着对知识的渴求回到了校园。此前,由于家庭贫困,小茹父亲打算让小茹辍学,跟着家人到镇上打工。班主任得知后,多次到小茹家找小茹父亲谈心劝说。在村干部和家里亲戚的协助下,小茹父亲被说动,改变了想法,小茹也如愿所偿地返回了课堂。

近年来,潼南区教委成立教育扶贫办、出台资助政策、创新机制、责任制;开展“送政策进万家”“送政策进农户”活动,组织6700余名干部职工进村入户,宣传义务教育入学、学生资助等扶贫措施,圆满完成义务教育控辍保学目标。去年底,潼南区在接受各级巡视巡察、检查考核以及“回头看”中,均未发生一例建卡适龄贫困儿童少年因贫而失学辍学。

同时,区教委按照“一人档”“一人一案”,共建立失辍学学生档案67份:因身体原因确实无法到校学习的残疾适龄建卡学生送教上门档案120余份,累计开展送教上门近4500节次,解决了教育扶贫“九龙治水”“散乱漫灌”问题,做到了信息链条的全覆盖。

患有智力障碍的周菊菊家住龙形镇丁坝村,无法接受正常的义务教育。龙形中学了解情况后,指派有爱心、有能力的教师承担“送学上门”任务,进行“一对一”帮扶。老师为她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除语文、数学等常规课程,还开设智力启发、能力培养等针对性课程,努力增强她的学习和生活能力。现在小周逐渐变得开朗起来,最近她顺利完成初中学业,学校给她颁发了初中毕业证。

送教老师带着记者去看小周时,小周不仅写了很多字,还在本子上画出了她心里的小伙伴们。“没想过她能学到这么多东西,生活上也变得爱笑了,特别感谢老师们来教周菊菊,老师和学校对我们真是太好了!”周继明拉着送教老师的手说。

据了解,潼南区就读的建卡贫困户义务教育阶段学生3847人,所有义务教育建卡失学辍学贫困生“一个不少”的回到学校,失学辍学学生全部清零。全区小学入学率、初中入学率以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子女和残疾儿童入学率均达100%。


资助政策一项不少


邱柳华是潼南一中高一年级的学生,父母离异,她和妹妹、弟弟由外公和外婆抚养,解决邱柳华三姐弟上学生活费成了老两口最大难题。

潼南区在积极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为建卡贫困户等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安全、卫生、营养、可口的“爱心午餐”。邱柳华家庭因学致贫,在学校和老师的帮助下,初中时就享受到这一政策。

现在已升入高中的她,生活费用也增加了,给家里带来的压力日渐增大。学校在了解到她的情况后,不仅让她享受了免费“爱心午餐”,还为她购置床上用品,解决了她上学期间生活费用。“一直以来,学校给了很多帮助,解决了我上学中的实际困难,老师和同学们也对我关爱有加,让我感觉就在家里一样温暖。”邱柳华说。

“我在学校享受了爱心午餐和住校生生活补助,减轻了家庭经济压力,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回报社会。”龙形中学学生陈佳馨说。“学校老师经常到我们家了解情况,解决困难,给予帮扶,现在我们家的生活比以前好多喽!”小陈父亲陈章贵高兴地说。现在小陈家在政府帮助下进行了危房改造,母亲也被安排在村里的公益岗位工作,全家的小日子越过越红火。

像邱柳华、陈佳馨一样生活困难,却受到资助关爱的学生还有很多。

今年,区教委修订印发和出台了《潼南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重庆市潼南区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规范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通知》,确保贫困学生认定有章可循,统一了义务教育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和非寄宿贫困生生活补助标准。

2020年春季学期,潼南区在学前教育、义教学校、普高学校、中职学校等开设资助项目14个,实现了贫困生应助尽助,惠及学生20262人,资助金额达1751.7225万元。其中,建卡对象学生5807人,资助金额641.975万元。


办学条件一样不少


近年来,全区各类学校教室、桌椅、实验仪器、运动场等教学设施配备全部达标,学生宿舍、食堂(伙房)、饮水、取暖等生活设施提档升级,留守儿童学习和寄宿需求得到满足,实现了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

曾经的上和小学离城区远,教育设施设备和人才都很匮乏,艺体课都由其他老师兼职,基本的课程量也很难保证。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区的创建和推动,现在该校无论在教学设施设备的增添,还是教学质量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现在上和小学教室都配上了一体机,黑板、幻灯片教学等功能应有尽有,让孩子们学习起来更投入,更有兴趣;操场上也铺上了绿色的草皮,音乐、美术等功能室一应俱全,孩子们的学习条件得到了很大提升,与城里孩子教学条件一样,做到了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

“我和孩子目睹了学校的发展变化,学生们生活学习也丰富多彩,比如剪纸、美术、音乐,学校老师教学质量也是相当好,真的感觉现在镇上小朋友学习,跟城里小朋友相比没有什么差距了”。学生家长周君容说。

目前,潼南区为补齐短板,进一步加强学校基础建设,实施了实验中学初中部扩建、宝龙益海学校学生公寓改造;独立建制龙形、群力、崇龛、五桂、别口镇等7所中心幼儿园;持续推进建设龙形小学等8所学校运动场。

据了解,潼南区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实施,城乡携手、联盟办学、送教下乡、支教走教和走访名校影子研修等,集中开展中小学教师素养提升自主选学公益培训4000余人,通过全区中小学教育大数据云平台培训学科教师6000余人,破解了“教、学、考、评、管和学习空间、家校共育”等方面应用的难题。城乡间、校际间差距明显缩小,教育质量明显提高,教育现代化明显加快,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

“近年来,区教委聚焦发展教育脱贫目标,着眼义务教育有保障的工作要求,全面推进教育脱贫一体化工作,做到了控辍保学一个不少、学生资助一个不少、办学条件一样不少,有力有效地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区教委负责人介绍,教育扶贫的“总攻令”发出后,教育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的理念深入人心。潼南区编织起了一张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因贫辍学的“防护网”,保障了家庭贫困孩子的公平求学机会。

当下,从贫困村走出了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希望之光在一个个贫困家庭升腾,教育扶贫的美好图景正在潼南区全面展现。(关羽 张峻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