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和谐重庆

重庆潼南:做好农村“水文章” 百姓喝上“放心水”

发布时间: 2020-10-30 09:56:13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朱杨 | 责任编辑: 郭颖慧

image.png

美丽青云湖。

image.png

农户用上自来水笑逐颜开。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龙头打开,清水自来,在城市居民生活中,这是普通得不值一提的事,但在一些农村地区,能吃上干净安全的自来水,是人们无比渴求的事。  

农村饮水安全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潼南区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为抓手,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供水保障能力和供水水质,有效解决各类饮水问题,打通农村供水“最后一公里”。

如今,农村群众从喝水难到有水喝,从挑水饮到用上自来水,逐步实现从“喝上水”到“喝方便水”、再到“喝放心水”的转变,从根本上破解了长期以来村民的饮水安全问题,为脱贫攻坚注入源源动力,彻底改善村民的生活状态,滋润了村民的心田。

“集中供水”让老百姓喝上方便水

“现在有了干净的自来水,拧开水龙头,随时都可以用,特别方便。”家住花岩镇花岩社区的建卡贫困户范绍清再也不用担心用水问题了。  

近年来,花岩镇不仅场镇区域家家户户都用上安全洁净的自来水,山村居民也纷纷告别“靠天吃水”的日子,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花岩镇位于潼南区西北部,全镇幅员面积25.3平方千米,平均海拔约300米,是潼南区内地势较高的地方之一,大多数为浅丘地,因境内无河流湖泊,也是典型的易旱地区。2016年前,该镇不少贫困户的生活用水全部依靠山泉水及自打井取水,非常不方便。  

“在自来水没安装入户之前,家里吃饭、喝水、洗衣服等都基本靠山里留下来的泉水。用上自来水后,方便得不止一点点。”正值中午,范绍清正准备淘米做饭,看着清澈的自来水喷涌而出,心里顿时乐开了花。

“那个时候每天都要去挑水,一天挑上四五次,至少要花上两个小时。有时候下大雨,山泉水就浑浊,挑回家里还要放一放才敢喝。要是碰上天干,就要去更远的地方找水,有时候还不见得找得到。”回忆起挑水的那段岁月,村民范庆感叹万分。  

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能用上自来水,得益于镇上的水厂改造升级。“以前的水厂净化设备不齐全,而且水池容量小,一下雨就会有大量浑水进入水池管网,造成水池淤积,管路堵塞,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清理疏通,也不便于消毒,对水质有一定影响,群众用水极其不便。”花岩镇自来水厂工作人员付清和介绍,2016年,区水利局在原水厂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升级,配备了沉淀、消毒、净化等相关设备,扩充了水池容量,水质水量得到极大改善,同时解决了花岩社区、龙怀社区、水桥村、石庙村的安全用水问题。

“我到现在都还记得水管入户后那个激动的心情,以后终于不用再挑水了!”范庆表示,再也不用担心没水用了,每次打开水龙头,用着干净的自来水淘米、洗菜,就觉得特别幸福。  

与范庆一家有着相同欣喜体验的,还有潼南千千万万户生活方式因水而有了翻天覆地变化的农村家庭。

近年来,潼南区通过管网延伸、改扩建、改造配套、更新配套管网等方式,全面提升了全区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水质达标率,确保让每一位村民都能喝上优质、安全、洁净的放心水。

“人饮工程”让老百姓喝上甘甜水

“滴水贵如油、年年为水愁”,这是昔日五桂镇东南村村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如今,在区水利局、五桂镇党委政府、驻村工作队等帮助下,“人饮工程”不仅将涓涓清泉送到了39户农家,更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了老百姓的心头。  

“水龙头一拧,水哗哗地就来了,真方便,再也不用跑大老远的找水了。”东南村6社村民李建华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与李建华同时喝上自来水的还有该村的38户村民。这样的场景,以前是让人无法想象的。

东南村是五桂镇一个贫困村,由于地质原因,该村长期受饮水问题困扰,缺水时,经常需要到很远的沟底担水吃。  

“原来有一些自建水井,可以满足村里的基本生活用水,但由于年久失修,出现干枯现象,一些村民又面临饮水问题。”东南村6社村民李建华说。

饮水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生活大计。了解情况后,五桂镇党委政府、东南村驻村工作队与区水利局进行了沟通联系,决定建设“人饮工程”,彻底解决39户村民的用水问题。  

“人饮工程”指的就是“小型集中式人饮供水工程”,是利用地势在高山出泉水的地方,用砖和混泥土,人工做成“水井”,把水蓄起来,从山的高处,用管子把水引至一个位置较低的“储水罐”里,再从“储水罐”安装管子到村民一家一户饮用。利用坡的高度,形成泉水自流,一个“人饮工程”就可供10余户农户解决饮水问题。

“我们通过走访,发现东南村村民缺水问题后,积极与区水利局协调沟通,多次与村两委开会磋商,通过努力该村现已建成3处‘人饮工程’,解决了39户159人缺水村民的用水问题。现在东南村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干净、方便的‘自来水’,煮饭洗澡,喂鸡喂猪,再也不用愁了。”五桂镇东南村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张银说。  

“自从家门口有了‘人饮工程’,我洗菜、做饭不用去担心了,家人的健康也有了保障。”李建华满意地说,水源相当好,很清洁、卫生,给我们老百姓减轻了负担,现在只要把龙头开起就有水,生活很方便。

“通过建设‘人饮工程”,实实在在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进一步改善贫困群众的生活条件,以帮助他们脱贫致富,促进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区水利局局长邓元洪表示。

“分散式打井”让老百姓喝上干净水

分散式打井供水工程是对居住分散、地势较高、基础设施较差以及地下水能保证的群众解决用水困难的重要方式。  

家住梓潼街道火盆村的建卡贫困户刘绍秀,由于地势相对偏僻,原来的老井只有不到1.2米深,水质也得不到保证。去年下半年,区水利局免费为刘绍秀家打了一口深25米的水井,还通过PE管将井水接通到了她家里。

“原来吃的是土井的水,浑得很,打起来要放到第二天才能吃,有时候还有异味,做饭都不好吃。”刘绍秀说,现在政策好了,打了井就吃井水,又方便又干净,煮饭来吃起都香,淘菜也清亮了。  

据介绍,火盆村居民因居住分散,集中供水不仅管网建设和维护成本高,而且水费也贵,自来水的使用率反而比较低,不能从根本上保障村民饮水安全,因此区水利局因地制宜选择了分散式供水方式。

一直以来,潼南区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先急后缓、普遍受益,因户施策、精准到户”的原则,对全区行政村贫困对象的饮水安全状况逐户调查摸底,分年度精准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采取“一延、二建、三打、四改”的方式,即由水厂向周边村延伸供水,在人口密集的地方新建联村集中供水工程,在边远、分散村庄农户家门前打小型深水井,对供水规模小、水质不达标的镇街老水厂进行改造扩容,提高供水能力、扩大供水范围。通过多层次的项目实施,全力破解农村饮水难题。  

饮水安全事关脱贫攻坚的质量,事关人民群众的生活大计和生命健康。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潼南区始终坚持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投入资金6700万元,采取“管网延伸、小型集中供水、分散式供水”等方式,建成各类供水工程2068处,解决15.16万人饮水问题;同时,按照《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准则》规定对“水量、水质、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4项评价指标,制定脱贫攻坚饮水安全保障动态清零方案,一月一排查,发现一户解决一户,确保实现饮水保障动态清零。(朱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