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中国教育明德论坛2020年年会暨第十九届全国基础教育学习论坛(以下简称“论坛”)于北京景园假日酒店会议厅举行。本届论坛由中国教育明德论坛主办、世纪明德承办,以“聚焦教育改革,共话未来教育”为主题,聚焦教育前沿动态,解读教育改革政策。现场嘉宾及线上观看的业界同仁深入探讨了后疫情时代的教育重塑、面向未来的科学教育等问题,携手共绘未来教育的新蓝图。
论坛邀请了行业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们,就中国教育改革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论坛结束后,湖南省第二届乡村好校长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太芝庙镇中学校长陈掌政接受了专访。
遇见好老师是人生幸事
到今年为止,陈掌政已经在家乡——湖南省太芝庙镇从事教育工作二十二年了。在这二十二年中,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教育理念,立志将家乡的教育质量不断提升,为家乡孩子创造优质的教育环境,帮助他们打通教育难关,成人成才。
就任校长后,陈掌政立刻明确了学校的奋斗目标,即落实教育部的核心素养,培养德才兼备,有家国情怀,能为国家和家乡做贡献的人才。
为了缩短城乡教育资源差距,留住优质教师资源,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减轻贫困学生压力,陈掌政多次联系爱心助学平台,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困难,逐年提升着学校办学质量,中考成绩已连续三年进入全县前三名,特别是2019年夺得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
“人生有三大幸事,其一就是上学时能够遇到一个好老师。好老师可以为学生撑起一片明朗的天空,好老师能够用教育家的执着呵护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陈掌政说:“我对自己就是这样要求的,因此我也要求我校老师做到这一点。”
规范化教育改革
由于学校里贫困学生较多,县里因父母外出务工而留守的学生也很多,大部分学生没有良好的居家学习氛围,自制力较差的学生更是无法专心投入学习。因此,陈掌政决定在学校进行规范化教育改革,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着手,制定相关制度。
开学初,陈掌政会对学生进行为期一周入学教育培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正式上课后,每天早晨,陈掌政要求各班组织课前十分钟经典诵读,由学校老师制作读本;中午则会组织学生用十分钟的时间进行唱歌等娱乐活动;一天的课程结束后,师生会共同总结和反思当天的学习生活情况。
除此之外,陈掌政还要求学生在晚自习前拿出十分钟练习钢笔字,鼓励学生利用午餐排队等碎片化时间背诵经典诗词,并在校内举办艺术体育节、演讲比赛等丰富活动。
陈掌政表示:“我想以这种方式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养成会影响其一生的良好习惯。”
建设教师培养体系
“要办好一个学校,老师是非常关键的,因为老师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陈掌政说。
当下,教师队伍流动性大是乡村学校面临的普遍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陈掌政决定建设教师培养体系,为学校输送素质高、能力强的教师资源。
与此同时,他还会在学校定期举办面向教师的节假日主题活动、生日会、评选等活动,以人文关怀为辛苦的教师们送去温暖,把学校变成师生共同成长的大家庭。
“做好教育,尤其是做好乡村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总要有人承担起这份责任。”陈掌政说,“未来,我也会继续努力把乡村教育做出自己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