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忠县:过去5年“三农”工作成就显著,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
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一角。 资料图片
每亩收入3000元!2020年,赵丽让稻田产出了“金娃娃”。
赵丽是忠县晨帆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2016年,她在200亩稻田里开展“稻鱼共生”“稻虾共生”技术实践,投入50多万元在田间安装10个物联网视频采集箱,建立物联网农产品追溯体系和“智慧农场”管理系统。2017年起,她采取“苕子+有机肥”绿色生态施肥方式,实现水稻种植无污染、无农药残留。去年,她又推广水稻钵毯苗育秧技术。技术不断更新,亩产值不断增长。
赵丽是忠县新型职业农民代表之一。新农民、新技术、新产业,促进现代农业加速发展。
“十三五”期间,忠县累计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295个,家庭农场1000户,农民合作社750家,高素质农民6150人,农村承包地流转面积占总面积的40%。新型职业农民成为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的中坚力量。
“十三五”期间,忠县大力推广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发展稻鱼、稻虾、稻蛙养殖面积约3000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12万亩左右,粮食年产量稳定在40万吨左右;蔬菜种植面积约22万亩,年产量35万吨;年出栏生猪54万头。全县“米袋子”“菜篮子”供给充足、总体稳定,全国粮油生产大县和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地位更加稳固。
“十三五”期间,忠县特色农产品走俏线上线下,忠县入列“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名单,实现农产品电商销售收入4.8亿元;柑橘产业大数据建设稳步推进,“柑橘网”线上用户38070个,累计交易额突破26亿元。
截至2020年底,忠县累计产生品牌农产品252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17个、绿色食品88个、有机农产品3个、重庆名牌农产品42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个。鲜果集NFC橙汁、忠味堂“忠薯1号”粉丝参加全国第22届农产品加工业博览会获优质产品奖,“石宝寨”牌忠州豆腐乳参加第20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获金奖,重庆派森百橙汁有限公司获评中国“最美绿色食品企业”。
2019年,忠县成功创建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5.5%,主要农作物良种实现全覆盖;累计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305家、鲜活农产品产地初加工400多家、家庭农场7000多个,农产品加工产值达32亿元。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出口农产品(柑橘)质量安全示范区,品牌农业影响力逐渐扩大。
“十三五”期间,忠县围绕乡村旅游化,做好“旅游+”“+旅游”文章,忠县被评为中国十大乡村旅游目的地,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顺利开园,马灌镇获评“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重庆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乡镇”,拔山镇杨柳村获评“重庆十大最美特色乡村”,全县乡村休闲农业累计接待1001.15万人次,营业收入15亿元。
农村面貌一新。忠县启动农村旧房整治工程,完成危房改造8000户;建设入户道路200公里,30户以上村民小组通达率达到100%,行政村客运通车率达到100%;巩固提升饮水保障水平,全县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0%;打造20个“一村一品”文化活动品牌,形成户户争创“美丽庭院”、村村争创“美丽乡村”的美好局面。
完善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忠县累计完成农村改厕1.35万户,新建公共厕所24座,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行政村240个,农村清扫保洁和垃圾收运覆盖率达100%,实现常住人口1000人以上的村聚居点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十三五”时期,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2015年的32.90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72.96亿元,实现了翻番目标。第一产业增加值由33.97亿元增加到47.53亿元,年均增长8.76%;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3.52%。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5年的15.3:50.7:34.0优化为2019年的12.0:43.6:44.4,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10700元增长到16207元,年均增长10.94%,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44:1调整为2.37:1,差距逐步缩小。(杨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