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大关帝庙
太原建有多座关帝庙,据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阳曲县志》记载,关帝庙在城共有二十七座。其中,大关帝庙规模最大、形制最完整。
太原大关帝庙创建年代不详,院内建筑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占地面积3260余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崇宁殿、春秋楼,两侧为钟鼓楼、东西廊房、厢房、配楼等共计十一座建筑。除主体建筑崇宁殿为明代遗存,余皆为清代所建。前院各建筑以甬道相连,后院春秋楼、东西配殿以凌空架设的木廊桥相贯,是一组布局完整的典型北方建筑群。关公被崇为“武圣”,其忠义形象名扬海内外。关帝庙作为传承关公文化的重要场所,承载着民众的精神寄托,也是晋商的“心灵家园”。晋商是万里茶道的开拓者和主力军。太原作为万里茶道中国段“中转站”,位于明清太原府城中心区域的大关帝庙便成为太原地区万里茶道申遗的唯一提名点。
2013年,太原大关帝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万里茶道”的遗产提名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