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卫,催生巴南城市品质蝶变
中国网1月27日讯 寒冬时节,漫步于巴南区街头,一片片花草掩映的绿地,一座座风景如画的公园,一条条干净整洁的街道,让整座城市生机勃勃、美不胜收,也让生活在这里的百姓幸福感、获得感油然而生……这些看得见的城市品质提升,见证了巴南区创建国家卫生区走过的路程。
2017年4月10日,巴南区创建国家卫生区工作全年启动。四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立足综合整治、长效管理和群众满意,做到白天和晚上一个样,晴天和雨天一个样,检查和不检查一个样,全面提升了城市品质。2021年1月12日,巴南区迎来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正式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国家卫生区”。
茶花广场
市容市貌之变:角落“大变脸”环境“颜值高”
一个个农贸市场的改建或新建,一座座老旧院落的改造和提升,一条条背街小巷的规范与整洁,都事关一座城市的靓丽“颜值”,也事关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在李家沱街道年近七旬的老人刘兴海眼中,巴南创卫,给像他一样的普通市民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以前小区里时不时有乱扔的垃圾也没人清扫,还有楼道里随处粘贴的小广告,让人很是闹心。现在,通过创卫工作,小区环境变好了,大家的心情也舒畅了。”
创卫工作开展以来,巴南区坚持从小处着眼、从问题入手,以背街小巷、老旧居民区、农贸市场、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等为重点,实施环境卫生整治。2017年以来,区财政安排创卫及创卫相关项目资金27.72亿元,全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人居环境不断优化,涌现出东南亚农贸市场改造、乌洋街社区管理、其龙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整治等示范典型,以点带面助推整体环境水平提升。
四年艰辛,几多收获,齐了人心,美了环境,高了素质,更让城市发生由表及里的蜕变。如今的巴南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居民幸福触手可及。朝阳里,蓝天白云、碧空如洗;华灯下,光影如虹、焕彩夺目,来往游人感叹于巴南的清雅宁静、迷人景致,常住居民则享受着城市的优美环境、生态宜居。
城市管理之变:管理像“绣花”一样精细
现在,在巴南滨江路老街公园段,下水道井盖内侧和路灯杆上都安装上了一个无线的小型监测装置,每一个井盖、灯杆都有属于自己的编码,如同人的身份证号码一样,一旦有井盖损坏、被盗,或者是路灯杆倾斜等情况发生,巴南区城市管理局市政指挥平台便会第一时间收到讯息,并能通过相应编码,迅速锁定具体位置,调动工作人员及时处置,消除安全隐患。
龙洲湾新城
不止井盖、路灯,“智慧城管”融入城市每个细节,让城市管理更高效更“聪明”。创卫工作开展以来,巴南区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通过深化“大城智管”“大城细管”“大城众管”,利用大数据平台加强城市管理,将城市管理预警、监测和监控端口进一步前移,推进城市管理智能化、精细化、人性化。
“全区综治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智慧城管综合管理系统”“医疗健康大数据”“数字图书馆云平台”“社会安全事件应急联动指挥系统”……如今,随着一批信息化项目的筹建和投入使用,“智慧”服务体现在了巴南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创卫工作中,巴南区还率先成立了全市首个爱国卫生工作专业服务机构——巴南区爱国卫生服务中心,初步构建爱国卫生创新发展“1+2体系”。同时,创新建设了共享晾衣架、餐厨垃圾收纳箱、废弃大件物品堆放点等一系列便民设施;施划车辆和摩托车停车位2万余个,采取错时、限时停车缓解群众“停车难”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的突出难题。
市民素质之变:人人参与营造美好家园
“老爷爷,您慢一点,我扶您过去吧”“您靠路边等候,在路中央等红绿灯很危险”“从这里往右转,不远处就是您要找的地方了”……在重庆市第24届菊花艺术展期间,300余万(人次)市民游客来到巴南打卡,1000余名“花仙子”志愿者参与到服务活动中,帮忙拍照、展区讲解、线路指引、维持秩序。“花仙子”们用热情、耐心和细致服务八方游客,成为向外推介巴南、宣传巴南的一张张靓丽“名片”。
“人人都是志愿者、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人人都是巴南形象”。市民良好的素质折射出的不仅是城市形象之美,更成就了城市内涵之美。城市品质的提升,是一项持续性的系统工程,需要人人参与,更需要长效机制。为此,巴南区在创卫过程中,着力建机制促参与,让更多人参与到创卫中来,共建共享创卫成果。
花溪街道红光社区强化党建引领,党员主动巡查卫生、维护秩序;龙洲湾街道龙海社区建立道德积分银行,营造了“做好人有好报、讲道德有回报”的氛围;“老班长”志愿服务队自发组织退伍军人,开展入户宣传、环境整治等创卫和疫情防控工作。
“城市品质的提升离不开巴南广大市民的大力支持和参与。”巴南区创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全民参与、共建共享,让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这是巴南创卫成功的经验所在,也是贯彻群众路线的最生动实践。(巴南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