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多少 | 全国爱耳日听力残疾在大幅减少

发布时间:2021-03-03 13:34:2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颖
分享到:
20K

   2021年3月3日,是第22个全国爱耳日,也是国际爱耳日。

1998年3月,在第九次全国政协会议上,邓朴方、张海迪等16位全国政协委员递交了《关于建立确立全国爱耳日宣传活动》的第2330号提案。原卫生部、教育部、民政部、中国残联等10部委对提案给予高度重视,经认真研究论证,一致同意确定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

2007年,由中国残联、原卫生部及世界卫生组织主办的首届国际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发表《北京宣言》,发出建立国际爱耳日的倡议。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确立每年3月3日为国际“爱耳日”。中国残联负责人表示,国际爱耳日的设立是中国对全球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

我国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数最多的国家,有听力残疾人2780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格外关心残疾人这个特殊困难的群体,“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

其中,听障儿童又是其中更为特殊的一个群体。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让每一名少年儿童都能茁壮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心愿。

2018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意见》(国发〔2018〕20号),决定自2018年10月1日起全面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

2019年中国残联开发启用全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信息管理平台系统,为残疾儿童家长网上申请康复救助提供条件;汇总、公布全国3200余家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经办机构和5100余家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康复机构信息,推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全面落地。

在党和政府的关爱下,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通过实施多个国家规划和相关政策,出生缺陷、传染性疾病、药物中毒等造成的听力残疾大幅减少。在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的救助下,越来越多的听障儿童免费实施了人工耳蜗手术和术后康复训练。截至目前,我国各级听力语言康复机构达848家,每年近2万听障儿童得到康复救助。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